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处州人。与弟章生二在龙泉各主一瓷窑,分别称哥窑、弟窑,或称琉田窑、龙泉窑。均系古代名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元之际严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时佐,自号知非子。方逢辰孙。以荐领教郡庠,未几退,隐富山,授徒讲学,学者称为富山先生。有《富山遗稿》。
元诗选
夔,一名一夔,字时佐,淳安人。生于宋季,尝从何潜斋游,究心义理之学。攻举子业,不利于有司。退隐富山之麓,扁其堂曰「绿猗」,授徒讲学其间,自号知非子,学者称富山先生。所著有《富山懒稿》。曾孙宗大编次,五世孙文杰刻之。明正统间,同邑周瑄为之序,谓其文词声容雅淡,不为体裁音节之所拘。商素庵曰:「富山诗纡馀浑厚,弗事雕刻,亦足以观先生冲雅之操矣。」今其集中所载《闵忠》诗云:「自郑有谋归华氏,舍湘无地托王琳。」谓文文山也。《诛奸》云:「尔身不恤无埋地,此耻奚容更戴天。」谓贾似道也。其忠义之感,凛然言外。他如:「春盘脆响供雷笋,夜焙芳鲜摘露芽。」「蚕老任眠催作茧,燕来新乳贺成家。」「画角吹残低戍火,暮鸦衡断远村烟。」「滴愁细雨惊秋暮,照睡青灯伴夜阑。」「月鹊自惊翻舞影,露蛩相吊洗啼痕。」亦多雅秀之句也。
全宋诗
方一夔,一作方夔,字时佐,号知非子,淳安(今属浙江)人。尝从何梦桂学,累举不第,后以荐为严州教授。宋亡,筑室富山之麓,授徒讲学,学者称富山先生。有《富山懒稿》三十卷,已佚,五世孙文杰辑为《富山遗稿》。事见本集卷首明商辂序,嘉靖《淳安县志》卷一七有传。 方一夔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十卷本为底本,校以旧抄《方时佐先生富山懒藁》十九卷(简称旧抄本,有清丁丙跋,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汪一龙 朝代:宋末元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0—1282 【介绍】: 宋元间徽州休宁人,字远翔,号定斋。宋度宗咸淳四年进士。授句容尉,摄县事。岁大饥,仿朱熹南康遗规,为便民十条,民无瘠殍。时京口、瓜洲失守,奉母南归。乡士民推为宰,不就。世祖至元中,起为紫阳书院山长,学者称定斋先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字景云,人称石室先生。度宗咸淳七年进士。累官秘书郎、崇政殿说书,终史馆检阅。性直谏,乐道人善。工古文。有《石室文集》。
全宋诗
林一龙,字景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度宗咸淳七年(一二七一)进士,授绍兴教授,未久,除史馆检阅,迁秘书郎兼说书。时称石室先生。事见清光绪《永嘉县志》卷一七。今录诗八首。
全宋文·卷八三二六
林一龙,字景云,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登咸淳七年进士第,累官秘书郎、崇政殿说书,官至史馆检阅。著有《石室文集》,时称石室先生。见《宋元学案补遗别附》卷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7—? 【介绍】: 宋元间徽州婺源人,字庭芳,号双湖。胡方平子。颖悟好读书,受父《》学。年十八,领宋理宗景定五年乡荐,试礼部不第,退而讲学,远近师之。有《周易本义附录纂疏》、《启蒙翼传》、《十七史纂》等。
全宋诗
胡一桂(一二四七~?),字庭芳,婺源(今属江西)人。方平子。理宗景定五年(一二六四)领乡荐,时年十八。试礼部不第,退而讲学,学者称双湖先生。事见《新安文献志》卷七○《胡玉斋传》附。今录诗二首。
《國語辭典》:压力锅(壓力鍋)  拼音:yā lì guō
即利用加热后产生的气体高压,使食物快熟的钢锅。是一种能用锅盖密封的锅具。透过液体在较高气压下沸点会升高的原理,使水可以达到较高温度而不沸腾,也称为「快锅」。
《国语辞典》:忙忙劫劫  拼音:máng máng jié jié
匆忙的样子。宋。曹组〈扑蝴蝶。人生一世〉词:「有人争奈,只知名与利,朝朝日日,忙忙劫劫地。」也作「忙劫劫」。
《国语辞典》:一念三千  拼音:yī niàn sān qiān
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基本思想之一。谓众生一个心念活动,就含括宇宙万有,轮回和解脱的一切总和。《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五之三》:「但以自他等观推于三假,并未云一念三千具足。」
《国语辞典》:鞭毛虫(鞭毛虫)  拼音:biān máo chóng
泛指鞭毛虫总纲的原生动物。体微小,一端生一或数条鞭毛,用以摄取食物及游泳。生活在淡水、咸水或寄生于动物体内。如眼虫(裸藻)、滴虫。
《漢語大詞典》:把酒持螯
手持蟹螯饮酒。古人视为人生一大乐事。语本晋书·毕卓传:“ 卓 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傅尃 《满江红·八月五日联句》词:“把酒持螯,问今日、不知何夕。”
出生一切如来法眼遍照大力明王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赵宋法护译。此明王能出生一切如来法眼遍照法界之大力,故名。明王者,陀罗尼之德名也。经中说陀罗尼及坛法。
生一切支分印
【佛学大辞典】
(印相)灌顶时加持弟子身分之印也。义释十曰:「次当作生一切支分印,而于弟子顶上灌之。凡灌顶时作此印,结已取瓶为灌也。若不以此印者,则法式不具也。」
往生一定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得一念归念之信,必定往生弥陀净土也。
能生一切法
【三藏法数】
生即发生也。谓此识既含藏善恶种子,则一切善恶诸法,从此出生,犹如大地,能发生草木万物也。
能生一切诸佛经
【三藏法数】
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三世诸佛,莫不由此而得成就大菩提果,故名能生一切诸佛经。(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梵语菩提,华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