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师弟(師弟)  拼音:shī dì
1.师父和徒弟,老师和学生。如:「师弟二人下棋。」《西游记》第二六回:「镇元子正与唐僧师弟闲叙,闻报,即降阶奉迎。」
2.同一师门比自己年纪小或受业晚的男子。《水浒传》第五回:「我有一个师弟,见在东京大相国寺住持。」
3.指年龄比自己小的,老师的儿子。
《國語辭典》:慈父  拼音:cí fù
慈祥、和蔼的父亲。《文选。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儿女英雄传》第三回:「有了安老爷这样一个慈父,自然就养出安公子这样一个孝子。」
《國語辭典》:五服  拼音:wǔ fú
1.五等丧服。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以亲疏为差等。
2.古代王城外围,每五百里为一区画,共分侯、甸、绥、要、荒五等,称为「五服」。《书经。益稷》:「弼成五服。」
3.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礼服的合称。《书经。皋陶谟》:「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
《漢語大詞典》:老凤(老鳳)
(1). 唐 宋 时称丞相。 明 杨慎 《小凤小仪》:“ 唐 人谓中书舍人为小凤,翰林学士为大凤,丞相为老凤,盖以中书省有凤池也。”《三朝名臣言行录》卷六:“ 曾鲁公 自 嘉禄 秉政,至 熙寧 中尚在中书,年虽甚高,而精力不衰,故臺諫无非之者。惟 李復圭 以为不可,作诗曰:‘老凤池边蹲不去,饥乌臺上噤无声。’”参见“ 凤凰池 ”。
(2).对别人父亲的誉称。 唐 李商隐 《寄酬韩冬郎兼呈畏之员外》诗:“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於老凤声。”
《國語辭典》:凤凰池(鳳凰池)  拼音:fèng huáng chí
古代禁苑中池沼,为中书省所在地。唐。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诗:「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唐。岑参〈和贾至舍人早期大明宫之作〉诗:「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也称为「凤池」。
《國語辭典》:大母  拼音:dà mǔ
1.指祖母。《墨子。节葬下》:「其大父死,负其大母而弃之。」
2.尊称年老辈高的女丧者。如:「四代大母」、「五代大母」。
3.旧时庶子称父亲的嫡妃。
《國語辭典》:严亲(嚴親)  拼音:yán qīn
父母。《荀子。礼论》:「一朝而丧其严亲,而所以送葬之者不哀不敬。」《南史。卷五九。任昉传》:「奉世叔父母不异严亲,事兄嫂恭谨。」
分類:父母父亲
《国语辞典》:王季  拼音:wáng jì
人名。名季历,生卒年不详,周文王的父亲。兄泰伯、虞仲出奔荆蛮,让位于季。太王卒,立为公季,修太王之业,传位文王,武王时追尊为王季。
《國語辭典》:中表  拼音:zhōng biǎo
1.里和外。《抱朴子。内篇。黄白》:「且夫作金,成则为真物,中表如一,百炼不减。」
2.父亲的姊妹之子为外兄弟,母亲的兄弟姊妹之子为内兄弟,合称为「中表」。《后汉书。卷七○。郑太传》:「又明公将帅,皆中表腹心,周旋日久,恩信淳著,忠诚可任,智谋可恃。」晋。庾亮 让中书监表:「臣于陛下,后之兄也,姻娅之嫌,实与骨肉中表不同。」
《國語辭典》:叔祖  拼音:shú zǔ
称谓。称父亲的叔父。也称为「叔公」。
《國語辭典》:父执(父執)  拼音:fù zhí
语本《礼记。曲礼上》:「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父亲一辈的朋友。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诗:「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幼学琼林。卷二。朋友宾主类》:「父所交游,尊为父执。」
分類:父亲朋友
《國語辭典》:尊公  拼音:zūn gōng
1.称谓。对他人父亲的敬称。《晋书。卷八二。陈寿传》:「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
2.对年长者的敬称。《西游记》第六○回:「蟹介士初入瑶宫,不知王礼,望尊公饶他去罢!」
《國語辭典》:伯祖  拼音:bó zǔ
称谓。用以称父亲的伯父。
分類:父亲伯父
《国语辞典》:父丧(父丧)  拼音:fù sāng
父亲过世。如:「他遭父丧,悲痛逾恒。」
《國語辭典》:姑嫜  拼音:gū zhāng
称谓。旧称丈夫的父母。唐。杜甫〈新婚别〉诗:「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因为思念甥女,故此欲接他姑嫜夫婿,一同赴京中相会。」
《漢語大詞典》:祖姑
(1).丈夫的祖母。《礼记·丧服小记》:“妇祔於祖姑。祖姑有三人,则祔於亲者。” 郑玄 注:“谓舅之母死,而又有继母二人也。亲者,谓舅所生。”祔,附祭。舅,丈夫的父亲。 清 戴名世 《李烈妇传》:“烈妇既归 检 ,其姑已殁,而其祖姑尚存。”
(2).祖父的姐妹。后汉书·来歙传:“父 仲 , 哀帝 时为諫大夫,娶 光武 祖姑,生 歙 。” 宋 张嵲 《陈公资政墓志铭》:“公之母与某同六世祖,视之为叔祖姑。”《剪灯新话·秋香亭记》:“ 商氏 ,即生之祖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