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海流  拼音:hǎi liú
1.洋流的别名。参见「洋流」条。
2.泛指流动的海水。
《國語辭典》:洋流  拼音:yáng liú
大洋里大规模的海流,方向大多稳定不变。环绕大洋的主要洋流,是因风系的盛行风长期吹送而生。一般在大洋的西侧,洋流较强,例如黑潮。
《國語辭典》:浮浮  拼音:fú fú
1.盛多的样子。《诗经。小雅。角弓》:「雨雪浮浮,见晛曰流。」
2.气体上升的样子。《诗经。大雅。生民》:「释之叟叟,烝之浮浮。」
3.行走的样子。《楚辞。屈原。九章。抽思》:「悲秋风之动容兮,何回极之浮浮。」
《國語辭典》:流散  拼音:liú sàn
流离分散。《汉书。卷八五。谷永杜邺传。谷永》:「百姓失业流散,群辈守关。」《续汉书志。第一○。天文志上》:「米谷荒贵,民或流散。」
《國語辭典》:飘流(飄流)  拼音:piāo liú
1.在水上飘浮流动。如:「他的船只遇难,在海上飘流了好几天。」
2.流浪。唐。罗隐 感怀诗:「石径松轩亦自由,谩随浮世逐飘流。」《文明小史》第二五回:「这淹卿从小飘流上海,做了大亨洋行买办。」
《國語辭典》:行水  拼音:xíng shuǐ
1.行于水上。《周礼。冬官考工记》:「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
2.疏导水流、治水。《孟子。离娄下》:「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汉书。卷二九。沟洫志》:「令吏民勉农,尽地利,平繇行水,勿使失时。」
3.巡视水势。《战国策。秦策四》:「智伯出行水,韩康子御,魏桓子骖乘。」
4.流动的水。《黄帝内经素问。卷二○。五常政大论》:「地裂冰坚,少腹痛,时害于食,乘金则止水增,味乃咸,行水减也。」
《國語辭典》:凝滞(凝滯)  拼音:níng zhì
停滞不动。《文选。江淹。别赋》:「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
《漢語大詞典》:流丹
(1).流动着红色。形容色彩飞动。 唐 王勃 《滕王阁序》:“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明 何景明 《画鹤赋》:“徒流丹而暎緑,俱含意而论形。”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十六日》:“正厅七间,巡檐白石,鏤刻极工,楼上流丹错采,陈设富丽。”
(2).指流血。 清 钱谦益 《〈李忠文公文水全集〉序》:“为朋友,刚肠热血,流丹化碧。”
《漢語大詞典》:平流
(1).谓出身平常,不是世家门第。新唐书·韦嗣立传:“贵阀后生以徼倖升,寒族平流以替业去。”
(2).平缓地流动。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鲍丘水》:“山水暴发,则乘遏东下,平流守常,则自门北入,灌田岁二千顷。” 唐 白居易 《府中夜赏》诗:“白粉墙头花半山,緋纱烛下水平流。”
(3).平静的水流。 唐 上官仪 《奉和秋日即目应制》:“落叶飘蝉影,平流写雁行。” 明 宋濂 《燕书》之二:“夫 巫峡 之险不能覆舟,而覆於平流。”
《漢語大詞典》:迁流(遷流)
(1).流放;贬逐。《淮南子·泰族训》:“ 赵王 迁流於 房陵 ,思故乡,作为山水之謳,闻者莫不殞涕。”隋书·滕穆王瓒等传论:“唯 卫王 养於 献后 ,故任遇特隆,而诸子迁流,莫知死所,悲夫!” 宋 陆游 《黄州》诗:“局促常悲类 楚 囚,迁流还叹学 齐 优。” 王闿运 《丁文诚诔》:“吏闇弱而惶怖,士迁流而靡据。”
(2).变化,演变。《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现在现在生不停,念念迁流无住灭。” 清 顾炎武 《答李子德书》:“又从是而进之五经 三代 之书,而知 秦 汉 以下至於 齐 梁 歷代迁流之失,而三百五篇之,可弦而歌之矣。” 蔡元培 《世界观与人生观》:“世界之迁流,如是其繁变也,而吾人乃于其中占有少许之歷史。”
(3).谓时间迁移流动。 宋 陆游 《皇帝御正殿贺表》:“率礼无违,永叹岁月迁流之速;向明而治,勉答臣民爱戴之心。” 明 袁宏道 《述怀》诗:“岁月无停晷,迁流快织梭。”《歧路灯》第一回:“日月迁流,这 端福儿 已七岁了。” 毛泽东 《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如果他们不能事先看到,那他们就只会跟着时间迁流,虽然也在努力工作,却不能取得胜利。”
(4).谓河流改道。 元 姚燧 《平章政事忙兀公神道碑》:“ 河 水迁流无常,长泛退滩,连岁不絶。”
《國語辭典》:凡尔(凡爾)  拼音:fán ěr
一项活动的装置。为英语valve的音译。装设在管子的中间或末端,可以用来控制液体或气体流量的大小或全部关闭。也译作「凡而」、「瓦拉」、「瓦路」。
《國語辭典》:暗流  拼音:àn liú
潜伏在底部的潮水。唐。王勃 焦岸早行和陆四诗:「复嶂迷晴色,虚岩辨暗流。」也作「暗潮」。
《國語辭典》:潋潋(瀲瀲)  拼音:liàn liàn
1.水波动的样子。宋。苏轼〈宿望湖楼再和〉诗:「娟娟到湖上,潋潋摇空碧。」
2.迷漫的样子。晋。卢谌〈感运赋〉:「气潋潋而浸冷,霜微微而日华。」
《漢語大詞典》:流向
(1).水流动的方向。《人民日报》1970.7.12:“依照人们的意愿,﹝ 白塔河 ﹞改变了自己的流向,把害化为利。”
(2).货物、人员等流通的方向。《新华月报》1954年第8期:“实行这一办法……大体上规定物资流向,合理地使用各种运输工具,使铁路运输与水运配合起来,减轻部分铁路运输的负担。”
《漢語大詞典》:流潦
地面流动的积水。《韩诗外传》卷二:“高墙丰上激下,未必崩也,降雨兴,流潦至,则崩必先矣。” 宋 苏辙 《徐州汉高帝庙祈晴文》:“疏放流潦,改种秋稼。” 清 曹寅 《归舟和培山见答韵》:“碧荫盪流潦,萧索满孤听。”
《國語辭典》:行商  拼音:xíng shāng
1.经商、做买卖。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八:「行商之身,南州北县。」也作「行贩」、「行贾」。
2.往来各地贩售货品的商人。唐。韩愈〈祭湘君夫人文〉:「居民行商,不来祭享。」宋。范成大〈竹下〉诗:「道逢行商问,平生几芒屩?」也称为「行贩」、「行贾」。
《漢語大詞典》:坐商
在固定地点营业的商人。“行商”的对称。参见“ 坐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