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永嘉县(永嘉县)  拼音:yǒng jiā xiàn
县名。在浙江省境东南,东临东海,滨瓯江南岸,输出以木材、瓯绸、药品及烟草等为主。
《国语辞典》:江阴县(江阴县)  拼音:jiāng yīn xiàn
县名。位于江苏省无锡县北,长江南岸。是位于长江与太湖间之锡澄运河的江防要地。农产以小麦、稻米为主。
《国语辞典》:蹄花  拼音:tí huā
猪的小腿及爪等部位,江南人爱食之。
《国语辞典》:石蒜  拼音:shí suàn
植物名。石蒜科石蒜属,多年生草本。原产于中国大陆江南和日本。地下有球形鳞茎,形似水仙;八至十一月自鳞茎抽出花茎,顶端开数朵有梗的红色花,呈伞形花序,雄蕊长为花被裂片之二倍。蒴果室背开裂。为有毒植物。因其叶细长如蒜,故称为「石蒜」。也称为「蒜头草」。
《國語辭典》:五通神  拼音:wǔ tōng shén
旧时江、浙民间所信仰的邪神。唐宋时已有流行,传为兄弟五人。也称为「五圣」。
《漢語大詞典》:五南
江南 、 湖南 、 岭南 、 海南 和 云南 的合称。泛指南方。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四折:“奉圣人的命,差老夫五南采访。”
《漢語大詞典》:夜航船
旧时江南地区城镇装载客货并代为传递信物而于夜间航行的船。 宋 龚明之 中吴纪闻·夜航船:“夜航船惟 浙 西有之,然其名旧矣,古乐府有夜航船之曲。”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夜航船:“凡篙师於城埠市镇人烟凑集去处,招聚客旅,装载夜行者,谓之夜航船。”
《國語辭典》:镇江市(鎮江市)  拼音:zhèn jiāng shì
城市名。江苏省省会,位于长江与运河的交点,有京沪铁路经过,水陆交通便利。旧称为「京口」、「京江」。
《国语辞典》:绝裾而去(绝裾而去)  拼音:jué jū ér qù
本指晋人温峤受刘琨之命,至江南奉表劝进,其母阻止,温峤便扯断衣襟,毅然而去。典出《晋书。卷六七。温峤传》。后用以形容决意离去。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温公初受刘司空使劝进,母崔氏固驻之,峤绝裾而去。」《聊斋志异。卷六。聂政》:「至于荆轲,力不足以谋无道秦,遂使绝裾而去,自取灭亡。」
《国语辞典》:桃花坞木版年画(桃花坞木版年画)  拼音:táo huā wù mù bǎn nián huà
中国江南一带著名的木版年画,以在江苏苏州桃花坞地方生产而得名。源于宋代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明代发展为民间艺术流派,清雍正、乾隆年间发展至鼎盛,后因石印术兴起而逐渐没落,与河南朱仙镇、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四川锦竹的年画并称中国五大民间木版年画。桃花坞与杨柳青木版年画更享有「南桃北柳」美名。桃花坞年画兼用著色和彩色套版两种印刷方法,构图对称、丰满,色彩绚丽,常以紫红色为主色调,表现欢乐气氛。刻工、色彩和造型兼具精细秀雅的江南民间艺术风格。
《国语辞典》:羊卓雍湖  拼音:yáng zhuó yōng hú
湖泊名。位于西藏拉萨西南,雅鲁藏布江南方的咸水湖。水深多鱼,周长约二百五十公里。
《国语辞典》:崔涂(崔涂)  拼音:cuī tú
人名。字礼山,江南人,生卒年不详。唐僖宗光启年间进士,工诗。穷年羁旅,壮客巴蜀,老游龙山,故多旅愁之作。
《国语辞典》:才当曹斗(才当曹斗)  拼音:cái dāng cáo dǒu
比喻才情高妙,学识渊博。参见「八斗之才」条。唐。陆龟蒙〈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诗:「才当曹斗怯,书比惠车盈。」
《国语辞典》:彭水县(彭水县)  拼音:péng shuǐ xiàn
县名。位于四川省东南,乌江支流郁江南岸。
《国语辞典》:江西省  拼音:jiāng xī shěng
省名。其地在唐代属江南西道,因而得名。东北临安徽,东临浙江,东南临福建,南临广东,西临湖南,西北临湖北,省界上大多有山岭和邻省相隔。全省地势自省界上山岭向境内渐降,成一周高中低的狭长形盆地。有昌、信、赣、修四水,航运便利。省内有著名的避暑胜地庐山、三大淡水湖之一的鄱阳湖及闻名中外的景德镇瓷器。省会为南昌市。简称为「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