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宿道
归于正道;持守道义。《荀子·王霸》:“若夫论一相以兼率之,使臣下百吏莫不宿道乡方而务,是夫人主之职也。” 杨倞 注:“宿道,止於道也。” 清 方苞 《檄济宁诸生会课》:“盖闻风教之兴,士能宿道,而民胥效焉。”
《漢語大詞典》:执道(執道)
遵守正道。《孔子家语·观周》:“吾比执道,而今委质以求当世之君,而弗受也,道於今难行也。”
《漢語大詞典》:务正(務正)
从事正道。红楼梦第十九回:“近来仗着祖母溺爱,父母亦不能十分严紧拘管,更觉放纵驰荡,任情恣性,最不喜务正。” 杨朔 《海罗杉》:“那癞狗原不是务正的农民。”
分類:从事正道
《漢語大詞典》:贞则(貞則)
谓符合正道的准则。 三国 魏 曹植 《赠丁仪王粲》诗:“欢怨非贞则,中和诚可经。” 唐 柳宗元 《杨氏子承之哀辞》:“葆醇熙兮承贞则,懿文章兮好循直。” 明 陈子龙 《送同年赵太史谪闽中》诗之二:“世人慕高位,君子贵贞则。”
《國語辭典》:老实(老實)  拼音:lǎo shí
内心诚挚、态度敬谨的人。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待嫁了一个老实的,又怕尽世儿难成对。」
《國語辭典》:老实(老實)  拼音:lǎo shi
1.诚实。如:「老实说,这篇文章十分枯燥乏味。」
2.胆小谨慎而不知变通。如:「这孩子太老实了,一说谎就脸红。」
3.行事规矩。《西游记》第三○回:「大圣爷爷,那猪八戒不大老实,他走走儿,骂几声。」《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我妹夫是个做客的人,也还少年老实,你跟了他也好。」
《漢語大詞典》:回行(迴行)
邪行,不走正道。后汉书·冯衍传下:“值兵革之际,不敢回行求时之利。”
(1).曲折的道路。行,指道路。文选·张衡〈东京赋〉:“迴行道乎 伊闕 ,邪径捷乎 轘辕 。” 薛综 注:“迴,曲也;捷,邪也。谓大道迂曲如在 伊闕 之外。”
(2).运行,循环而行。 汉 扬雄 《太玄·玄攡》:“天日迴行,刚柔接矣。”
《漢語大詞典》:率道
遵循正道。《左传·昭公十三年》:“ 叔向 曰:寡君有甲车四千乘在,虽以无道行之,必可畏也。况其率道,其何敌之有?”荀子·非十二子:“是以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侧,夫是之谓诚君子。”
犹领导。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本事:“ 越 伐彊 吴 ,尊事 周 室,行霸 琅琊 ,躬自省约,率道诸侯。贵其始微,终能以霸。”《汉书·成帝纪》:“朕既无以率道,帝王之道日以陵夷,意乃招贤选士之路鬱滞而不通与,将举者未得其人也?” 颜师古 注:“道,读曰导。”
《漢語大詞典》:邪辞(邪辭)
亦作“ 邪词 ”。 不合正道的言论。孟子·公孙丑上:“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一:“七国以前皆良史乎?而史墨之邪词,纪於《左氏》焉。”
《漢語大詞典》:五交
五种非正道的交友。指势交、贿交、谈交、穷交、量交。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凡斯五交,义同贾鬻,故 桓谭 譬之於闤闠, 林回 諭之於甘醴。” 隋 王通 中说·立命:“五交三衅, 刘峻 亦知言哉。”
《漢語大詞典》:叛道
背叛正道。《孔子家语·入官》:“万民之叛道,必於君上之失政。”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三:“有 庄子 者,著书自 尧 舜 以下无一不毁,毁 孔子 尤甚,诗、书、礼、乐、刑名、度数举以为可废,其叛道害教非 杨 墨 二氏比也。”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三》:“然为基督宗徒,则身被此名,正如 中国 所谓叛道,人羣共弃,艰于置身。”
分類:背叛正道
《漢語大詞典》:常违(常違)
谓屡背正道。《楚辞·离骚》:“ 夏桀 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 游国恩 纂义引 汪瑗 曰:“常违,谓屡背乎道也。”
分類:正道国恩
《國語辭典》:邪路  拼音:xié lù
邪道,不正当的行为或方法。唐。王建〈寄崔列中丞〉诗:「贪泉誓不饮,邪路誓不奔。」
《漢語大詞典》:迷徒
迷失正道的人。《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若非勤诱迷徒切,争得舟航嶮浪开。”《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上从诸佛求真法,下化迷徒出苦津。”
分類:迷失正道
《漢語大詞典》:乘正
依据正道。 南朝 梁元帝 《荐鲍几表》:“伏维陛下则天纬地,乘正驭才。”
分類:依据正道
《漢語大詞典》:大居正
以恪守正道为贵。大,尊尚。《公羊传·隐公三年》:“故君子大居正。 宋 之祸, 宣公 为之也。” 何休 注:“明修法守正,最计之要者。”东观汉记·下伾惠王衍传:“礼重嫡庶之序,春秋之义大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