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游咏(遊詠)
游乐歌咏。 唐 李乂 《兴庆池侍宴应制》诗:“潭鱼在藻供游咏,谷鸟含樱入赋歌。” 明 方孝孺 《全乐斋记》:“ 舜 之鼓琴, 颜子 之簞瓢, 曾晳 之游咏,会乎吾心者,如出於吾心也,况於君乎!” 清 张锡祚 《寒食日龙友于旦招集归愚书屋感旧述怀用昌黎寒日出游韵》:“忽逢朋辈遣长鬚,招我城南共游咏。”
《漢語大詞典》:舞咏(舞詠)
舞蹈歌咏。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夫方策既载,皇王之迹已殊;鐘石毕陈,舞咏之情不一。” 南朝 陈 徐陵 《孝义寺碑》:“谨勑丰碑,陈其舞咏。”
分類:舞蹈歌咏
《漢語大詞典》:猎碣(獵碣)
指石鼓文。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因内容为歌咏 秦 国君游猎情况,故也称“猎碣”。 宋 董逌 《石鼓文辩》:“世传 岐山 周 篆,昔谓猎碣,以形製考之,鼓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方物:“ 苏勗 载记亦言:‘石鼓文,谓之猎碣,共十鼓,其文则史籀大篆。’” 元 马臻 《金台文庙石鼓》诗:“猎碣鐫功事惘然,摩挲坏石卧寒烟。” 清 朱彝尊 《赠许容》诗:“相邀硬笔写猎碣,夫岂不如 薛尚功 ?”参见“ 石鼓文 ”。
《國語辭典》:石鼓文  拼音:shí gǔ wén
东周时秦人刻在鼓形石上的刻石文字。唐朝时在天兴三畤原出土(今陕西省宝鸡市),共有十块,每面环刻一首四言诗,内容多为歌颂田原之美和秦国国君的游猎情形。字体介于籀篆之间,其中一石字已磨灭,其馀九石也有残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也称为「秦刻石」。
《漢語大詞典》:遗咏(遺詠)
前人留下的诗歌。 宋 苏辙 《和子瞻次孙觉谏议韵题邵伯间上斗野亭见寄》:“昔游有遗咏,枯墨存高甍。”
(1).谓美好的东西留传下来,被人歌咏传诵。 晋 曹摅 《赠欧阳建》诗:“著名上代,千载遗咏。”《宋书·良吏传·王歆之》:“前 宋县 令 成浦 ,治政宽济,遗咏在民。”南齐书·明帝纪:“昔 中京 沦覆,鼎玉东迁, 晋 元 缔构之始, 简文 遗咏在民。”
(2).指留传下来的诗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洣水:“上有仙人及龙马跡,於其处得遗咏。” 南朝 齐 谢朓 《齐敬皇后哀策文》:“思寒泉之罔极兮,託彤管於遗咏。” 宋 苏辙 《次韵刘贡父省中独直》诗:“竹簟茅簷它日事,重因遗咏记君恩。”
《國語辭典》:合生  拼音:hé shēng
1.唐代的一种伎艺。表演时以歌咏为主,并穿插舞蹈。《新唐书。卷一一九。武平一传》:「始自王公,稍及闾巷,妖伎胡人,街童市子,或言妃主情貌,或列王公名质,咏歌蹈舞,号曰『合生』。」
2.宋代的一种说唱伎艺。艺人在表演当场指物赋诗。宋。洪迈《夷坚支志乙。卷六。合生诗词》:「江浙间路岐伶女,有慧黠知文墨,能于席上指物题咏,应命辄成者,谓之『合生』。」也称为「合笙」、「唱题目」。
《漢語大詞典》:鸣舷(鳴舷)
犹叩舷。古人叩船舷以为歌咏的节拍。 明 张居正 《舟泊汉江望黄鹤楼》诗:“无限沧洲渔父意,夜深高咏独鸣舷。”
《漢語大詞典》:依永
谓乐声之高低抑扬依随歌咏而变化。《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孔颖达 疏:“‘声依永’者,谓五声依附长言而为之。” 孔星衍 疏:“声者, 高诱 注《淮南子·时则训》云:‘丝竹金石之声也。’”《史记·五帝本纪》:“声依永。” 裴骃 集解引 郑玄 曰:“声之曲折又依长言。” 刘师培 文说:“故和声依永,八音于焉克谐;六律五声,五言于焉出纳。”
《漢語大詞典》:咏仁(詠仁)
歌咏仁德。《文选·班固〈东都赋〉》:“是以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献酬交错,俎豆莘莘,下舞上歌,蹈德咏仁。” 张铣 注:“言四海既多学校,皆手舞足蹈,歌咏仁德。”
分類:歌咏仁德
《漢語大詞典》:缑山鹤(緱山鶴)
相传 王子乔 于 缑山 乘鹤成仙。后用作歌咏仙家之典。 唐 裴度 《唐享惠昭太子庙乐章·亚献终献》:“礼成神既醉,彷彿 緱山 鹤。” 唐 元稹 《别李三》诗:“苍苍 秦 树云,去去 緱山 鹤。”亦作“ 緱氏鹤 ”。 清 赵翼 瓯北诗话·各体诗二:“ 金 李俊民 有 王筹堂 《寿诗》,俱用 王 家典故二首:‘仙驭未来 緱氏 鹤,月明吹彻玉笙寒。’”参见“ 緱氏山 ”。
《漢語大詞典》:缑氏山(緱氏山)
山名。在 河南省 偃师县 。 汉 刘向 列仙传·王子乔:“ 王子乔 者, 周灵王 太子 晋 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 伊洛 之间,道士 浮丘公 接以上 嵩高山 。三十餘年后,求之於山上,见 桓良 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 緱氏山 巔。’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后因以为修道成仙之典。 唐 李白 《凤笙篇》:“緑云紫气向 函关 ,访道应寻 緱氏山 。”
《漢語大詞典》:遗叹(遺歎)
(1).前人留下的歌咏或感叹。 晋 潘岳 《寡妇赋》:“览寒泉之遗叹兮,咏蓼莪之餘音。” 唐 陈子昂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乐生》诗:“雄图竟中夭,遗叹寄 阿衡 。” 唐 元结 《系乐府·古遗叹》:“古昔有遗叹,所叹何所为。”
(2).泛指留下感叹。 晋 陆机 《感丘赋》:“於是徘徊 洛 涯,弭节 河 干,佇盻留心,慨尔遗叹。”
《漢語大詞典》:嘲咏(嘲詠)
谓歌咏以嘲讽。 唐 韩愈 《双鸟诗》:“自从两鸟鸣,聒乱雷声收,鬼神怕嘲咏,造化皆停留。” 宋 沈作哲 寓简卷十:“﹝ 邢俊臣 ﹞性滑稽,喜嘲咏。尝出入禁中,善作《临江仙》词,末章必用 唐 律两句为謔,以调时人之一笑。” 明 杨慎 《赋得刘郎浦送人》诗:“ 吴 蜀 成婚此水旁,至今江浦号 刘郎 。停橈送客休嘲咏,不是朝云惑 楚王 。”
分類:歌咏嘲讽
《漢語大詞典》:旧唱(舊唱)
昔时的歌咏。 宋 范成大 《次韵知郡安抚元夕赏倅厅红梅》之三:“来岁如今翻旧唱,五云丛里望三台。”
分類:昔时歌咏
《漢語大詞典》:优词(優詞)
指供教坊优伶歌咏之词。 宋 张邦基 墨庄漫录卷七:“优词乐语,前辈以为文章餘事,然鲜能得体。”
《漢語大詞典》:贝梵(貝梵)
梵呗。指佛教作法事时的赞叹歌咏之声。 宋 张孝祥 《乾龙节功德疏》:“骏驭追风,悵宸游之久滞;凤编纪日,欣穀旦之重临。恭祝鸿釐,载清贝梵。”
《漢語大詞典》:歌讽(歌諷)
歌咏吟诵。 唐 沈佺期 《伤王学士》诗:“目絶毫翰洒,耳无歌讽期。”
分類:歌咏吟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