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80,分99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灵草
向荣
野菜
芒角
小麦
黄独
压枝
白麻
燕麦
新秧
朝菌
草衣
兔丝
沙棠
成熟
《漢語大詞典》:灵草(靈草)
(1).仙草,瑞草。文选·班固〈西都赋〉:“於是灵草冬荣,神木丛生。” 李善 注:“神木、灵草,谓不死药也。”《文选·江淹〈杂体诗·效郭璞“游仙”〉》:“ 崦山 多灵草,海滨饶奇石。” 刘良 注:“灵草,芝草也。” 宋 苏轼 《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朱明洞里得灵草,翩然放杖凌苍霞。”
(2).对某些植物的美称。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人》:“天赋识灵草,自然钟野姿。”此指茶。 唐 皎然 《湛处士枸杞架歌》:“天生灵草生灵地,误生人间人不贵。”此指枸杞。 唐 苏拯 《药草》诗:“国忠在臣贤,民患凭药力,灵草犹如此,贤人岂多得。”此指药草。
《國語辭典》:向荣(向榮)  拼音:xiàng róng
1.植物繁荣茂盛。《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2.人名。(西元1782~1856)字欣然,清名将,四川大宁(今巫溪县)人。洪杨起事,建都南京,荣以提督为钦差大臣,攻之不克,卒于军,谥忠武。
《國語辭典》:野菜  拼音:yě cài
可供食用的野生草本植物。唐。杜荀鹤 山中寡妇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辽史。卷一。太祖本纪》:「时大军久出,辎重不相属,士卒煮马驹,采野菜以为食。」
《國語辭典》:芒角  拼音:máng jiǎo
1.棱角。南朝梁。武帝〈答陶弘景书〉:「运笔邪则无芒角,执手宽则书缓弱。」
2.光芒。宋。苏轼 夜泛西湖二绝诗:「苍龙已没牛斗横,东方芒角升长庚。」
《國語辭典》:小麦(小麥)  拼音:xiǎo mài
植物名。禾本科小麦属。茎秆直立,高三、四尺,中空有节。叶细长而尖,平行脉。穗状花序直立,小穗含三至九朵小花,无芒或具芒。品种多,有冬小麦和春小麦之别。与大麦同为栽培最古的作物,亦为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果实也称为「小麦」,多粉,可制造面粉,以供食用。
《漢語大詞典》:黄独(黄獨)
植物名。 唐 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之二:“黄独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脛。” 仇兆鳌 注:“又曰:黄独,状如芋子,肉白皮黄,蔓延生,叶似萝摩, 梁 汉 人蒸食之, 江 东谓之土芋。 陈藏器 《本草》:黄独,遇霜雪,枯无苗,盖蹲鴟之类。 蔡梦弼 引别注云:黄独,岁飢土人掘以充粮,根惟一颗而色黄,故谓之黄独。其説是也。” 宋 范成大 《古风送南卿》:“粱肉岂不珍,瀹雪煮黄独。” 清 赵翼 《连日无蔬菜至平戞买得萝卜大喜过望而纪以诗》:“可怜老饕穷,何处得新蔌。每行林壑间,輒思劚黄独。”
《國語辭典》:压枝(壓枝)  拼音:yā zhī
将植物枝条的一部分埋入土中,或用泥土包裹起来,促进生根后,再将新枝条与母株分离,使成为独立新个体的繁殖方法。也称为「压条」。
《國語辭典》:白麻  拼音:bái má
1.植物名。锦葵科茼麻属,亚灌木。茎高五、六尺,叶互生,圆心形。夏季开黄花。蒴果短圆柱形,似磨盘。种子及全草入药,味苦性平,皮可造绳。也称为「茼麻」、「冬葵子」。
2.唐诏书以麻纸誊写,麻纸则有黄、白二种。举凡立后、建储、讨伐,及拜免将相等大事,皆用白麻诏书,制敕则用黄麻诏书。唐。李肇《翰林志》:「凡赦书、德音、立后、建储、大诛、讨免三公宰相命将曰制,并用白麻纸,不用印。」宋。王溥《唐会要。卷五七。翰林院》:「凡将相出入,皆翰林草制,谓之白麻。」
《漢語大詞典》:白麻纸(白麻紙)
用苘麻制造的纸。 唐 制,由翰林学士起草的凡赦书、德音、立后、建储、大诛讨及拜免将相等诏书都用白麻纸。因以指重要的诏书。 唐 白居易 《杜陵叟》诗:“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三:“学士制不自中书出,故独用白麻纸而已。” 瞿蜕园 《历代职官简释·翰林学士》:“凡詔书皆用黄麻纸,概由中书省颁布,惟翰林学士所撰以上各种詔书则用白麻纸。”亦省称“ 白麻 ”。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白麻云色腻,墨詔电光粗。”新唐书·百官志一:“凡拜免将相,号令征伐,皆用白麻。” 宋 张孝祥 《浣溪沙·刘恭父席上》词:“万旅云屯看整暇,十眉环坐却娉婷。白麻早晚下天庭。” 清 钱谦益 《六月廿七日舟发潞河书事感怀寄中朝诸君子》诗之二:“紫阁虚传闻禁漏,白麻遽欲下 延英 。”
《國語辭典》:燕麦(燕麥)  拼音:yàn mài
植物名。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草本。叶细长,秆直立,高四十至一百八十公分。圆锥花序长二十至四十公分;小穗长二十至三十公厘,具芒。颖果淀粉可供食用,秆可织帽,北方多有种植。也称为「野麦」。
《漢語大詞典》:新秧
(1).新插的稻秧。 宋 刘子翚 《怀新亭》诗:“寂寂农家春,新秧满田緑。” 宋 杨万里 《过百家渡》诗:“远草平中见牛背,新秧疏处有人踪。”
(2).泛指新插的可移植的各种植物的幼苗。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九花山子》:“盖京师之菊种亟繁,有陈秧、新秧、粗秧、细秧之别。”
《國語辭典》:朝菌  拼音:zhāo jùn
朝生暮死的菌类。《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唐。韩偓 小隐诗:「灵椿朝菌由来事,却笑庄生始欲齐。」
《國語辭典》:草衣  拼音:cǎo yī
1.用草编制的衣服。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贾充初定律令」句下刘孝标注引王隐《晋书》:「有核练才,清虚寡欲,喜论经史,草衣缊袍,不以为忧。」唐。张籍 夜到渔家诗:「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2.隐者、隐士。唐。景云 溪叟诗:「潇洒尘埃外,扁舟一草衣。」
《國語辭典》:兔丝(兔絲)  拼音:tù sī
1.菟丝的别名。参见「菟丝」条。
2.比喻妻室。因兔丝缠绕依附别种植物而生长,故用以比喻妻子。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一三出:「俺自有正兔丝,亲瓜葛,是谁人无端调引,谩劳饶舌。」
《漢語大詞典》:沙棠
(1).木名。木材可造船,果实可食。山海经·西山经:“﹝ 昆仑之丘 ﹞有木焉,其状如棠,黄华赤实,其味如李而无核,名曰沙棠;可以御水,食之使人不溺。”吕氏春秋·本味:“果之美者,沙棠之实。” 晋 郭璞 《沙棠》诗:“安得沙棠,制为龙舟,汎彼沧海,眇然遐游。” 清 吴兆骞 《同陈子长坐毡帐中话吴门旧游歌》:“沙棠之桨云母舟,美人玉袖搊箜篌。”
(2).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南朝 宋 傅亮 《芙蓉赋》:“岂呈芬於芷蕙,将越味於沙棠。” 谭作民 噩梦诗:“餐沙棠,饮沆瀣。”
(3).传说中的一种玉名。《淮南子·墬形训》:“上有木禾,其修五寻。珠树、玉树、璇树、不死树在其西;沙棠、琅玕在其东。” 高诱 注:“沙棠、琅玕皆玉名也,在木禾之东也。一説,沙棠,木名也。”
《國語辭典》:成熟  拼音:chéng shú
1.植物的果实长到可以收穫的程度。《汉书。卷二一。律历志上》:「商之为言章也,物成熟可章度也。」
2.事机酝酿已达完善的程度。如:「事情尚未成熟,不便对外公布。」汉。王充《论衡。量知》:「学士简练于学,成熟于师,身之有益,犹谷成饭,食之生肌腴也。」
3.心理学上指个体的行为或心智功能发展,不是经由学习,而是透过生理的成长所造成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