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31,分5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种松
松云
松石
松乔
双松
松月
杉松
松顶
松槚
松叶
松上
栽松
松山
松色
松籁
《分类字锦》:种松(种松)
陶宗仪 题许彦清松鹤轩诗 奕奕高轩结搆成,种松养鹤遂閒情。
分类:
《漢語大詞典》:松云(松雲)
青松白云。指隐居之境。南史·隐逸传上·宗测:“性同鳞羽,爱止山壑,眷恋松云,轻迷人路。” 唐 李白 《赠孟浩然》诗:“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分類:白云隐居
《漢語大詞典》:松石
(1).松与石。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松石峻垝,葱翠阴烟。” 唐 宋之问 《初至崖口》诗:“锦繢织苔苏,丹青画松石。” 唐 李白 《九日》诗:“地远松石古,风扬絃管清。”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 李德裕 在 洛阳 南置 平泉庄 。庄周围十余里,台榭百余所,有奇花异草与松石。”
(2).借指山林。 唐 宋之问 《使至嵩山寻杜回不遇》诗:“与君阔松石,於兹二十年。”
(3).松的化石。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异事:“ 婺州 金华山 有松石,又如核桃、芦根、鱼盐之类皆有成石者。”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三·不灰木﹝附录﹞引 苏颂 曰:“今 处州 出一种松石,如松干而实石也,或云松久化为石。”
(4).宝石。呈绿色,又称绿松石。《诗刊》1978年第5期:“草地里拾得 卓玛 的松石耳环。”
《國語辭典》:松乔(松喬)  拼音:sōng qiáo
1.神话传说中仙人赤松子和王子乔的合称。《文选。班固。西都赋》:「庶松乔之群类,时游从乎斯庭。」唐。杜甫〈哭王彭州抡〉诗:「新文生沈谢,异骨降松乔。」
2.比喻高寿,或借用为祝寿之词。如:「寿如松乔」。《后汉书。卷二八下。冯衍传》:「观览乎孔老之论,庶几乎松乔之福。」
3.比喻隐士。《南齐书。卷二八。刘善明传》:「今朝廷方相委待,讵得便学松乔邪?」唐。白居易〈早冬游王屋自灵都抵阳台上方望天坛偶吟成章寄温谷周尊师中书李相公〉诗:「若不为松乔,即须作皋夔。」
《骈字类编》:双松(双松)
唐 常建 第三峰 西山第三顶,茅宇依双松。
唐 白居易 新昌闲居招杨郎中兄弟 但有双松当砌下,更无一事到心中。
唐 皮日休 鲁望读襄阳耆旧传见赠五百言过褒庸材靡有称是然襄阳曩事历历在目夫耆旧传所未载者汉阳王则宗社元勋孟浩然则文章大匠予次而赞之因而寄荅亦诗人无言不詶之义也次韵 两鹤思竞闲,双松格争瘦。
宋 苏轼 别东武流杯 百年父老知谁在,惟有双松识使君。
《漢語大詞典》:松月
松间明月。多用以渲染幽然情景。 唐 孟浩然 《岁暮归南山》诗:“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唐 雍陶 《宿大彻禅师故院》诗:“竹房谁继生前事,松月空悬过去心。” 宋 戴复古 《题赵庶可山台》诗之二:“松月照今古,樵风送往还。”
《漢語大詞典》:杉松
(1).杉树与松树。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四:“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唐 韦应物 《对春雪》诗:“萧屑杉松声,寂寥寒夜虑。”
(2).树名。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叶线型,先端尖或钝,球果圆柱形。分布于 长白山 及 吉林 山区,为 东北 主要用材树种之一。也称沙松、东北杉松。
《骈字类编》:松顶(松顶)
唐 顾况 宿山中僧 尝想同夜禅,风堕松顶雪。
《漢語大詞典》:松槚(松檟)
(1).松树与槚树。 晋 葛洪 抱朴子·备阙:“擿齿则松檟不及一寸之筳,挑耳则栋梁不如鷦鷯之羽。” 唐 吴兢 贞观政要·礼乐:“贩鬻松檟,依托富贵。”
(2).松、槚二树常被栽植墓前,亦作墓地的代称。北史·隋纪上·文帝纪论:“坟土未乾,子孙继踵为戮;松檟纔列,天下已非 隋 有。” 唐 张说 《赠吏部尚书萧公神道碑》:“松檟虽幽,音徽不昧。” 宋 沈括 《谢谪授秀州团练副使表》:“罪出其身,不使废松檟之奉。” 清 吴伟业 《永和宫词》:“ 昭邱 松檟北风哀,南内春深拥夜来。”
《漢語大詞典》:松叶(松葉)
(1).松树的叶。 唐 王绩 《黄颊山》诗:“几看松叶秀,频值菊花开。” 唐 许浑 《重游飞泉观题故梁道士宿龙池》诗:“松叶正秋琴韵响,菱华初晓镜光寒。”
(2).指松叶酒。 唐 李商隐 《饮席戏赠同舍》诗:“唱尽《阳关》无限叠,半盃松叶冻颇黎。”参见“ 松叶酒 ”。
分類:松叶松树
《漢語大詞典》:松叶酒(松葉酒)
酒名。用松叶酿成。 北周 庾信 《赠周处士》诗:“方欣松叶酒,自和《游仙》吟。” 唐 王绩 《采药》诗:“家丰松叶酒,器贮参花蜜。”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松:“松叶酒,治十二风痹不能行……松叶六十斤,细剉,以水四石,煮取四斗九升;以米五斗,酿如常法,别煮松叶汁以渍米并饙饭,泥酿封头,七日发,澄饮之取醉。得此酒力者甚众。”
《骈字类编》:松上
唐 张九龄 林亭寓言 更怜篱下菊,无如松上萝。
唐 王维 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缙 解薜登天朝,去师偶时哲。岂惟山中人,兼负松上月。
唐 杜甫 潺潺石间溜,汩汩松上驶。
唐 杜甫 法镜寺 回回山根水,冉冉松上雨。
《韵府拾遗 冬韵》:栽松
金陵地记蒋山本少林木东晋令刺史罢还种松百株宋时诸州刺史罢职还者栽松三百株下至郡守各有差
《国语辞典》:松山  拼音:sōng shān
1.山名:(1)在辽宁省锦县南,明洪承畴被清兵围擒于此。(2)在河北省清苑县南北,山多松。(3)在河北省易县,产石煤。(4)在福建省霞蒲县东,下有松山港。
2.台北市的行政区域之一。
《骈字类编》:松色
唐 白居易 和荅诗十首 其七 和松树 岁暮满山雪,松色郁青苍。
唐 姚合 寄无可上人 多年松色别,后夜磬声秋。
唐 周贺 春日山居寄友人 带岩松色老,临水杏花繁。
《漢語大詞典》:松籁(松籟)
风吹松树发出的自然声韵。 唐 欧阳衮 《南涧寺》诗:“松籟泠泠疑梵唄,柳烟歷歷见招提。” 宋 林逋 《深居杂兴》诗之一:“隐居松籟细錚然,何独 微之 重碧鲜。” 清 陈步雷 《涌泉寺》诗:“风传松籟浑鐘响,云护山光失寺门。” 陈去病 《焦山中流遇急湍》诗:“謖謖疑松籟,淙淙响石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