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无遗(無遺)
没有脱漏或馀留。管子·版法解:“是故明君兼爱而亲之……如此则众亲上乡意,从事胜任矣,故曰兼爱无遗,是谓君心。”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玉英:“此亦春秋之义,善无遗也。” 宋 王谠 唐语林·方正:“明年, 懿宗 崩。京兆尹 薛逢 毁之(佛骨)无遗。” 周恩来 《关于目前国际形势和我国外交政策的报告》:“ 美国 提出‘艾森豪威尔主义’……已经遭到可耻的失败,它的侵略实质已经暴露无遗。”
分類:无遗脱漏
《漢語大詞典》:无遗类(無遺類)
不留一人。史记·高祖本纪:“ 项羽 尝攻 襄城 , 襄城 无遗类,皆阬之。”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吏部二·赝书:“﹝ 孙富平 ﹞云:‘此曹为谋,险毒至此,非尽芟之无遗类,祸不止也。’”参见“ 无噍类 ”。
《國語辭典》:无噍类(無噍類)  拼音:wú jiào lèi
噍类,活著嚼食的人。无噍类指不再有活著嚼食的人。《汉书。卷一。高帝纪上》:「项羽为人剽悍祸贼,尝攻襄城,襄城无噍类,所过无不残灭。」
分類:活着生物
《分类字锦》:问经无遗(问经无遗)
南史虞荔博幼聪敏有志操年九岁随促伯阐候太常陆倕倕问五经十事荔对无遗夫倕甚异之
分类:聪敏
《國語辭典》:算无遗策(算無遺策)  拼音:suàn wú yí cè
比喻计画周密,从不失策。《三国志。卷一○。魏书。荀彧等传。评曰》:「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金史。卷二。太祖本纪》:「太祖数年之间算无遗策,兵无留行,底定大业,传之子孙。」
《國語辭典》:野无遗才(野無遺才)  拼音:yě wú yí cái
政治清明,人尽其才。参见「野无遗贤」条。《周书。卷三八。苏亮等传。史臣曰》:「既焚林而访阮,亦榜道以求孙,可谓野无遗才,朝多君子。」
《國語辭典》:野无遗贤(野無遺賢)  拼音:yě wú yí xián
语出《书经。大禹谟》:「野无遗贤,万邦咸宁。」意指政治清明,人尽其材,民间没有遗漏不用的贤人。《陈书。卷一。高祖本纪》:「朝多君子,野无遗贤。」《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自汉以前,人才只是举荐征辟,故有贤良方正、茂才异等之名,其高尚不出,又有不求闻达之科,所以野无遗贤,人无匿才,天下尽得其用。」也作「野无遗才」。
《國語辭典》:野无遗贤(野無遺賢)  拼音:yě wú yí xián
语出《书经。大禹谟》:「野无遗贤,万邦咸宁。」意指政治清明,人尽其材,民间没有遗漏不用的贤人。《陈书。卷一。高祖本纪》:「朝多君子,野无遗贤。」《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自汉以前,人才只是举荐征辟,故有贤良方正、茂才异等之名,其高尚不出,又有不求闻达之科,所以野无遗贤,人无匿才,天下尽得其用。」也作「野无遗才」。
《國語辭典》:细大无遗(細大無遺)  拼音:xì dà wú yí
大小兼容并收,没有遗漏。宋。曾巩 祭亡妻晁氏文:「我扶我翼,共处穷羁,锄荒补漏,细大无遗。」
《國語辭典》:纤悉无遗(纖悉無遺)  拼音:xiān xī wú yí
形容非常详尽,连最微小的部分都没有遗漏。唐。李珏〈故丞相太子少师赠太尉牛公神道碑铭。序〉:「自婴疾至于捐馆,谭笑言语,宴居自若,口占理命,纤悉无遗。」《文明小史》第五一回:「厅上下电气灯点的雪亮,望到地下去,纤悉无遗。」也作「纤芥不遗」。
《分类字锦》:虚受无遗(虚受无遗)
烛孤申叔处囊锥赋囊之为物也虚受而无遗
《国语辞典》:谋无遗谞(谋无遗谞)  拼音:móu wú yí xǔ
谞,才智。谋无遗谞指计谋绝无疏漏,十分稳妥。《文选。陆机。辩亡论》:「骆统、刘基,彊谏以补过;谋无遗谞,举不失策。」也作「谋无遗策」。
《国语辞典》:死无遗忧(死无遗忧)  拼音:sǐ wú yí yōu
安心死去,无后顾之忧。《淮南子。泰族》:「使其君生无废事,死无遗忧,此异行而归于善者。」
《国语辞典》:噍类无遗(噍类无遗)  拼音:jiào lèi wú yí
无人存活。《清史稿。卷五二九。属国传四。廓尔喀传》:「天兵至此,本应灭尔部落,噍类无遗。」
分类:无人存活
《国语辞典》:一览无遗(一览无遗)  拼音:yī lǎn wú yí
一眼望去就看得很清楚,毫无遗漏。如:「登临山顶,俯瞰市区,全景一览无遗。」也作「一览无馀」。
《分类字锦》:动无遗妍(动无遗妍)
谢偃 观舞赋 止有馀态,动无遗妍。
分类:
《漢語大詞典》:策无遗算(策無遺算)
所出谋略周密准确,没有遗漏失算之处。北齐书·幼主纪:“﹝ 幼主 ﹞以策无遗算,乃益骄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