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846,分19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敢自
二事
早已
连理
一端
散花
程子
通明
上水
学生
不照
拔地
二水
送人
黄牛
《國語辭典》:敢自  拼音:gǎn zì
当然。《官话指南。卷三。使令通话》:「挨著洗澡房的西边儿,向阳儿的那一间閒屋子,叫他住怎么样。那敢自很好了。」《红楼梦》第六四回:「敢自好,只是怕你婶子不依。」
《漢語大詞典》:二事
(1).两种事务;两件事。《周礼·天官·内宰》:“妇职之灋教九御,使各有属,以作二事。” 郑玄 注:“二事,谓丝,枲之事。”左传·襄公十年:“女成二事而后告余。” 杜预 注:“二事,伐 偪阳 ,封 向戌 。”
(2).谓事不专一。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劝民耕农利土,一室无二事。”后汉书·文苑传上·傅毅:“二事败业,多疾我力。” 李贤 注:“二事,谓事不专一也。”
(3).方言。犹闲事。 欧阳山 《高干大》第二一章:“谁愿意做这号‘二事’!”
《國語辭典》:早已  拼音:zǎo yǐ
早就已经。南朝宋。谢灵运〈南楼中望所迟客诗〉:「圆景早已满,佳人殊未适。」《文明小史》第四三回:「胡道台迸了半天,知道迸不过,一时发急头上,把藩台教导他的话早已忘了。」
《國語辭典》:连理(連理)  拼音:lián lǐ
1.两棵树的枝叶连生在一起。旧以为吉祥之兆。《后汉书。卷六○下。蔡邕列传》:「有菟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孤本元明杂剧。灵芝庆寿。第一折》:「连理木生于后园,合欢花开在内苑,皆因中国雨顺风调,民安物阜。」
2.比喻夫妻。五代十国。牛希济 生查子。新月曲如眉词:「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宋元戏文辑佚。刘盼盼》:「天为比翼,地谐连理,真个永不抛离。」
《國語辭典》:一端  拼音:yī duān
1.长形物体的一顶点。《淮南子。说林》:「钧之缟也,一端以为冠,一端以为絑。」
2.事情的一点或一方面。汉。王充《论衡。实知》:「夫术数直见一端,不能尽其实。」
3.半匹布。《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以币锦二两」句下晋。杜预。注:「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所谓匹也,二两二匹。」《文选。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漢語大詞典》:散花
(1).使花朵飘散。 南朝 梁简文帝 《应令诗》:“远烟生兮含山势,风散花兮传馨香。”
(2).谓为供佛而散撒花朵。魏书·释老志:“ 世祖 初即位,亦遵 太祖 、 太宗 之业,每引高德沙门,与共谈论。於四月八日,舆诸佛像,行於广衢,帝亲御门楼,临观散花,以致礼敬。”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景明寺:“尚书祠部曹録像凡有一千餘躯。至﹝四月﹞八日,以次入 宣阳门 ,向 閶闔宫 前受皇帝散花。” 唐 宋之问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散花多宝塔,张乐布金田。”儒林外史第四回:“﹝众和尚﹞行香放灯,施食散花,跑五方,整整闹了三昼夜,方纔散了。”
(3).指散花天女。 宋 张元干 《西江月·和苏庭藻》词:“ 维摩 丈室久空空,不与散花同梦。”参见“ 散花天女 ”。
(4).佛教称经之散文为散花。参见“ 散华 ”。
(5).舞曲名。隋书·音乐志下:“行曲有《单交路》,舞曲有《散花》。”
(6).楼名。在 四川 成都 。 唐 李白 《登锦城散花楼》诗:“日照 锦城 头,朝光 散花楼 。” 王琦 注:“ 散花楼 ,在 摩訶池 上, 蜀王 秀 所建。”
《漢語大詞典》:散花天女
佛经故事里的人物。语本《维摩经·观众生品》:“时 维摩詰 室,有一天女,见诸天人闻所説法,便现其身,即以天花散诸菩萨大弟子上,花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説甚么出水 洛神 ,还疑作散花天女。”
分類:佛经人物
《漢語大詞典》:散华(散華)
(1).为供佛而散撒花朵。《无量寿经》卷下:“悬繒然灯,散华烧香,以此迴向,愿生彼国。”
(2).佛教语。佛教称经之散文为“散华”。华,花。 隋 智顗 《法华经文句·序品》:“佛赴缘作散华贯华两説,结集者按説传之,论者依经申之。” 隋 吉藏 法华义疏·序品之二:“一者随国法不同,如 震旦 有序铭之文, 天竺 有散华贯华之説也。”
《國語辭典》:程子  拼音:chéng zi
时日、时期。《红楼梦》第二六回:「你这一程子心里到底觉怎么样?依我说,你竟家去住两日,请一个大夫来瞧瞧。」
《國語辭典》:通明  拼音:tōng míng
1.十分明亮。如:「灯火通明。」
2.通晓事物之理。《孔子家语。卷一。五仪解》:「仁义在身而色无伐,思虑通明而辞不专。」《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传》:「知陛下有贤圣通明之德,仁孝子爱之恩。」
《國語辭典》:上水  拼音:shàng shuǐ
1.河川的上游。唐。白居易〈初到忠州登东楼寄万州杨八使君〉诗:「背春有去雁,上水无来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只见远远的一艘轮船,往上水驶来。」
2.船逆流而上。唐。王建〈水夫谣〉:「逆风上水万斛重,前驿迢迢后淼淼。」《文明小史》第五四回:「如能应允,就搭某日长江轮船上水。」
3.为火车、汽船等的发动机添水,称为「上水」。
《國語辭典》:学生(學生)  拼音:xué shēng
1.在学读书的人。如:「他是台湾师范大学的学生。」
2.师长对修业学艺者的称呼,或修业学艺者自称之辞。如:「学生因身体不适,想向老师请假一天。」
3.晚辈。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二。名臣》:「及溥为相,客或候祚,溥常朝服侍立,客不安席,求去,祚曰:『学生劳贤者起避耶?』」
4.读书人或从官者自称的谦辞。《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此老是诸暨一个极忠厚长者,与学生也曾相会几番过的。」《儒林外史》第一回:「我学生出门久了,故乡有如此贤士,竟坐不知,可为惭愧。」
《漢語大詞典》:不照
(1).不明了。东观汉记·明帝纪:“博观羣书,以助术学,无所不照。”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语助用不字例:“《卷阿》篇:‘矢诗不多’,传曰:‘不多,多也。’凡若此类,传义已明且晳矣。乃 毛公 亦偶有不照者,如《思齐》篇:‘肆戎疾不殄’,不,语词也。传曰,‘大疾害人者,不絶之而自絶也’,则以‘不’为实字矣。”
(2).方言。要不是。 孙芋 《妇女代表》:“唉!不照会写会看了,她哪来的这么大的胆子?”
《國語辭典》:拔地  拼音:bá dì
挺出于地面,形容超群绝伦。唐。吴融〈赴阙次留献荆南成相公〉诗:「拔地孤峰秀,当天一鹗雄。」《荡寇志》第一回:「左首将台上,竖著一枝冲霄拔地的黄漆旗竿,上有一面杏黄旗。」
《漢語大詞典》:二水
(1).指 漳河 上游的 浊漳河 、 清漳河 。 北周 庾信 《聘齐秋晚馆中饮酒》诗:“ 漳 流鸣二水,日色下三臺。” 倪璠 注:“汉书·地理志曰:‘ 浊漳水 出 长子 谷鹿山 东,至 鄴 ,入 清漳 。’此言二水,盖谓 浊漳 清漳 也。”
(2).方言。比喻重复的或不新鲜的事物。《扬州评话选·火烧博望坡》:“‘这件事呀!愚兄已知道了久矣。’原来 张飞 还是弄的个二水。”
《國語辭典》:送人  拼音:sòng rén
1.将物品馈赠他人。
2.送人远行。《红楼梦》第七回:「有了好差事就派别人,像这样黑更半夜送人的事就派我。」
3.佣工介绍所将工役送至雇主家,称为「送人」。
《國語辭典》:黄牛(黃牛)  拼音:huáng niú
1.动物名。哺乳纲偶蹄目。因其毛多呈黄色,故称为「黄牛」。
2.一种专门在车站或戏院等处垄断票据,再以高价售出而从中获利的人。如:「警方大力扫荡黄牛,以维护消费者的权利。」
3.替人贿赂关说而牟取利益的人。如:「司法黄牛」。
4.爽约,说话不算话。如:「这回原谅你,下次再黄牛的话,我就不理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