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7,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考文
闲雅
英辞
铭志
锻炼
祝文
投牒
清辞
犀利
春词
摛辞
饾饤
瑰伟
绮错
辞旨
《漢語大詞典》:考文(攷文)
考订古代典籍中或金石上的文字。 清 龚自珍 《与人笺》:“前四者旌校讎之功,后四者俟攷文之圣。”
(1).原指考正书名。礼记·中庸:“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 郑玄 注:“文,书名也。”后泛指考订文辞。 清 顾炎武 《答李子德书》:“愚以为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 清 龚自珍 《古史钩沉论三》:“将欲更定 姬周 之末之文章,不有考文之圣,其孰当之?”
(2).考试辞章。 唐 韩愈 《上考功崔虞部书》:“执事始考文之明日,浮嚣之徒已相与称曰:某得矣!某得矣!”新唐书·选举志上:“考文者以声病为是非,岂能知移风易俗化天下乎?”
《國語辭典》:闲雅(閑雅)  拼音:xián yǎ
从容安舒。《晋书。卷五五。张载传》:「载性闲雅,博学有文章。」《文选。陆机。文赋》:「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
《漢語大詞典》:英辞(英辭)
亦作“ 英词 ”。 美好的文辞。 汉 仲长统 《昌言》:“英辞雨集,妙句云来。”旧唐书·张说传:“精义探繫表之微,英辞鼓天下之动。” 宋 陈师道 《与寇赵约丁塘看花》:“坐无上客席虚左,赠有英词囊不空。” 宋 张淏 《云谷杂记·书侍郎徐公帖后》:“英辞琳瑯润金石,寒芒正色如明星。”
分類:美好文辞
《漢語大詞典》:铭志(銘誌)
犹碑志。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公尝答 孙察 为其伯 之翰 求铭志书,歷叙多年不为人作碑志。”
亦作“ 铭鋕 ”。 刻于墓石的文辞。 南朝 宋 颜延之 《还至梁城作》诗:“丘垄填郛郭,铭誌灭无文。” 明 唐顺之 《吴氏墓记》:“若其世系履歷子孙之详,则铭鋕具存。” 金松岑 《文学上之美术观》:“降及 南朝 ,復有铭誌,埋之土中。”
分類:碑志文辞
《國語辭典》:锻鍊(鍛鍊)  拼音:duàn liàn
1.在高温下反覆锤打金属,使其更加精纯。汉。王充《论衡。率性》:「冶工锻鍊,成为铦利。」也作「锻炼」。
2.历经反覆刻苦练习,使其不断精进。如:「锻鍊体魄」、「锻鍊字句」。明。胡应麟《诗薮。外编二。六朝》:「灵运诸佳句,多出深思苦索,如『清晖能娱人』之类,虽非锻鍊而成,要皆真积所致。」也作「锻炼」。
3.一再罗织罪状或严刑折磨,加罪于人。《汉书。卷五一。贾邹枚路传。路温舒》:「上奏畏却,则锻鍊而周内之。」《后汉书。卷二六。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韦彪》:「忠孝之人,持心近厚;锻鍊之吏,持心近薄。」《明史。卷三○六。阉党列传。田尔耕》:「尔耕广布侦卒,罗织平人,锻鍊严酷,入狱者率不得出。」也作「锻练」。
《國語辭典》:祝文  拼音:zhù wén
古代祭祀时祷告的文辞。《儒林外史》第三七回:「阶下与祭者,皆跪。读祝文。」也作「祝词」。
《漢語大詞典》:投牒
(1).呈递诉状。北齐书·魏收传:“众口諠然,号为‘秽史’,投牒者相次, 收 无以抗之。”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以 彦泽 之罪宣示百官,问应死否,皆言应死。百姓亦投牒争疏 彦泽 罪。”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董伯念:“ 彭 为令负清劲名,在西臺亦錚錚者,巡方入 苕 ,诸仇 董 者,争先投牒,填塞途巷。”
(2).呈递文辞。旧唐书·杨绾传:“自古哲后,皆侧席待贤;今之取人,令投牒自举,非经国之体也。”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典礼·宾兴考试》:“至于 隋 ,置进士科,专试文词,皆投牒自进。”
(3).投弃授官的簿录。借指弃官;辞职。 清 王夫之 《家世节录》:“投牒归隐,未尝岩栖谷饮;而盘桓斗室,竟岁不履城市。”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哲兄公祖竟未得一见,昨在 杭 ,知其已投牒欲归,不知还都下乎,抑竟归山也?”
《漢語大詞典》:清辞(清辭)
清雅的文辞。 汉 陈琳《答东阿王笺》:“清辞妙句,焱絶焕炳。” 唐 岑参 《送弘文李校书往汉南拜亲》诗:“未识已先闻,清辞果出羣。”
分類:清雅文辞
《國語辭典》:犀利  拼音:xī lì
1.坚固锐利。多指武器而言。《汉书。卷七九。冯奉世传》:「然羌戎弓矛之兵耳,器不犀利,可用四万人,一月足以决。」
2.形容语辞、感觉、目光等敏锐锋利。唐。刘禹锡〈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序〉:「未几,改职方知制诰,词锋犀利,绝人远甚。」
《漢語大詞典》:春词(春詞)
(1).有关男女恋情的书信或文辞。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莺莺》:“ 鶯鶯 姓 崔氏 ,有 张生 者,託其婢 红娘 以春词二篇诱之。” 明 梁辰鱼 《七犯玲珑·遇妓》曲:“密语还重订,春词定几封, 巫阳 梦。”
(2).春天的歌。 鲁迅 《野草·秋夜》:“胡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
《漢語大詞典》:摛辞(摛辭)
亦作“ 摛词 ”。 铺陈文辞。 晋 郭璞 《〈方言〉序》:“类摛词之指韵,明乖途而同致。”晋书·陈寿虞溥等传赞:“ 彪溥 励节,摛辞综理。” 唐 孙樵 《与王霖秀才书》:“储思必深,摛词必高,道人之所不道,到人之所不到。” 清 陈梦雷 《寄答李厚庵百韵》:“何以酬嘉惠,摛词代篚筐。”《“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工商学界对外宣言》:“沥诚摛词,惟 欧美 诸友邦人士共鉴之。”
《國語辭典》:饾饤(餖飣)  拼音:dòu dìng
1.堆叠的食品。宋。郭应祥 好事近。今岁度元宵词:「客来草草办杯盘,饾饤杂蔬果。」也作「斗饤」、「饤饾」。
2.堆积。宋。王观〈庆清朝慢。调雨为酥〉词:「晴则个,阴则个,饾饤得天气,有许多般。」清。孔尚任《桃花扇。凡例》:「词中所用典故,信手拈来,不露饾饤堆砌之痕。」
《國語辭典》:饤饾(飣餖)  拼音:dìng dòu
供陈列、堆砌而不吃的食品。唐。韩愈〈喜侯喜至赠张籍张彻〉诗:「呼奴具盘餐,饤饾鱼菜赡。」也作「饾饤」、「斗饤」。
《漢語大詞典》:瑰伟(瑰偉)
亦作“瓌伟”。
(1).谓事物珍美奇异或雄伟。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若乃俶儻瑰伟,异方殊类,珍怪鸟兽,万端鳞萃,充仞其中者,不可胜记。” 明 郑真 《纪君师道文集序》:“椒崖岛屿之险怪瑰伟,晦冥变化,穷千万年而不息焉者,盖其深广而有本也。”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纬书论:“﹝纬书﹞ 哀 平 时始流布,谓其时所造,则其书苛碎凌杂,或乃瑰伟廓寥,不同乖异。” 黄秋耘 《黄山秋行》:“我觉得, 黄山 兼有 泰山 的瑰伟。”
(2).指珍美奇异的东西。拾遗记·前汉下附 南朝 梁 萧绮 录:“及乎飞走之类,神木怪草,见奇而説,万世之瑰伟也。”
(3).谓状貌魁梧美好。晋书·苻坚载记上:“﹝ 坚 ﹞侍 洪 侧…… 洪 每曰:‘此儿姿貌瓌伟,质性过人,非常相也。’”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补编·张遵言》:“遥见一塚上有三四人,衣白衣冠,人长丈餘,手持弓剑,形状瓌伟。” 宋 乐史 《广卓异记·申王异事》:“王性宽裕,仪形瑰伟,善於饮啖。” 清 袁枚 新齐谐·毁陈友谅庙:“﹝公﹞手铁锁繫神颈曳之,神像瑰伟,非掊击不能去。”
(4).谓性格才能卓异。 汉 蔡邕 《刘镇南碑》:“君膺期诞生,瑰伟大度。”晋书·郤詵传:“ 詵 博学多才,瓌伟倜儻,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宋 王安石 《上张太博书》之二:“伏惟执事之用心,持久而力行,则瓌伟閎廓自重之士,将皆愿缀於门阑之游。”
(5).谓文辞奇特怪异。 清 姚鼐 《述庵文钞序》:“因取异见骇闻之事与境,以发其瓌伟之辞,为古文人所未有。”
《漢語大詞典》:绮错(綺錯)
(1).谓如绮纹之交错。后汉书·班固传上:“周庐千列,徼道綺错。” 李贤 注:“綺错,交错也。” 唐 宋之问 《龙门应制》诗:“东城宫闕拟昭回,南陌沟塍殊綺错。”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张角置三十六方》:“屯坊列署,三十有二。星居宿陈,綺错麟比。” 梁启超 《新民说》六:“欧 洲 地形,山河綺错,华离破碎,其势自趋於分立。”
(2).形容文辞雕饰华丽。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卷上:“﹝ 陆机 ﹞尚规矩,不贵綺错,有伤直致之奇。”新唐书·上官仪传:“ 仪 工诗,其词綺错婉媚。” 清 黄宗羲 《谢莘野诗序》:“ 莘野 之诗,叙丧乱而悽戾,逢公燕而綺错,能备五声者也。”
《國語辭典》:辞旨(辭旨)  拼音:cí zhǐ
文辞意旨。《后汉书。卷二九。郅恽传》:「厉音正色,辞旨甚切。」《三国志。卷三八。蜀书。许靖传》:「昔在会稽,得所贻书,辞旨款密,久要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