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抛持
抛弃。 元 王伯成 《哨遍·赠长春宫雪庵学士》套曲:“浮云世态将人赚,识破也诚何以堪……抛持尽雀巢燕垒,虎窟龙潭。” 元 白贲 《醉花阴》套曲:“正欢娱谁想便离合,白日且由闲。到晚来冷清清独卧,他,抛持杀人也呵。”
分類:抛弃
《漢語大詞典》:捐放
弃逐;抛弃。孔丛子·儒服:“昔君子之於酒食,有啐尝之义,无捐放之道。假其可食,上下何择,假令不洁,其下滋甚。”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今国事已危,祸害在速,虽捐放於外,言足憎尤,犹贪极所怀,以尽餘忠。”
分類:抛弃
《漢語大詞典》:揪撇
抛弃。 元 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便小生也土培了砚臺,揪撇下诗才。”
分類:抛弃
《漢語大詞典》:摽弃(摽棄)
抛弃。 清 方苞 《赫氏祭田记》:“有义田以养其族人,故宗法常行,无或敢犯。余尝以风并世士大夫,閒有慕效者,不再世而子孙族人,瓜分其义田而摽弃之。”
分類:抛弃
《國語辭典》:摒弃(摒棄)  拼音:bìng qì
排除、舍弃。如:「一切陋习,都应摒弃。」
《國語辭典》:丢弃(丟棄)  拼音:diū qì
丢掉、抛弃。如:「在公共场所不可随意丢弃纸屑。」
《國語辭典》:丢搭(丟搭)  拼音:diū dā
废弃。《金瓶梅》第九六回:「自从你爹下世,没人收拾他。如今丢搭的破零二落,石头也倒了,树木也死了。」
《漢語大詞典》:辍弃(輟棄)
抛弃。 清 吴敏树 《与杨性农书》:“ 敏树 近以小祥在庐下,未遂輟弃文史也。”
分類:抛弃
《國語辭典》:撇弃(撇棄)  拼音:piē qì
丢开、抛弃。如:「撇弃糟粕,留取精华。」
分類:抛弃丢开
《國語辭典》:撇闪(撇閃)  拼音:piē shǎn
抛弃、甩掉。《金瓶梅》第六回:「负心的贼,如何撇闪了奴,又往那家另续上心甜的儿了。」
分類:抛弃
《漢語大詞典》:屏掷(屏擲)
抛弃。 明 袁宗道 《封知县刘公墓志铭》:“屡试遭躓,遂屏掷帖括。”
分類:抛弃
《漢語大詞典》:攘弃(攘棄)
犹抛弃。庄子·胠箧:“削 曾 史 之行,钳 杨 墨 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
分類:抛弃
《國語辭典》:遗爱(遺愛)  拼音:yí ài
把德惠遗留给后代。多指有德政的人而言。《左传。昭公二十年》:「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汉书。卷一○○。叙传下》:「淑人君子,时同功异,没世遗爱,民有馀思。」
《國語辭典》:弃置(棄置)  拼音:qì zhì
扔在一旁、废弃不用。三国魏。曹丕〈杂诗〉二首之二:「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文选。刘琨。扶风歌》:「弃置勿重陈,重陈令心伤。」
分類:弃置抛弃
《国语辞典》:尽去(尽去)  拼音:jìn qù
完全清除、完全抛弃。如:「尽去陈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