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5,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对待
靡亢
称衡
抗美
耦国
抗席
亢衡
对抗
抗横
分庭抗礼
《國語辭典》:对待(對待)  拼音:duì dài
1.相对而互有所待。《新名词训纂。语属。对待》:「张宪诗:『万古晨昏常对待,两丸日月自双飞。』」
2.对付。如:「你放心,这人交给我去对待。」
3.待遇。如:「我一向待他像亲兄弟,想不到他会这样对待我。」
《漢語大詞典》:靡亢
谓不可抗衡。文选·扬雄〈赵充国颂〉:“料敌制胜,威谋靡亢。” 吕延济 注:“靡,无。亢,拒也。”
分類:不可抗衡
《漢語大詞典》:称衡(稱衡)
抗衡,不相上下。韩非子·亡徵:“轻其适正,庶子称衡,太子未定而主即世者,可亡也。” 陈奇猷 集释:“称衡,即提衡,又即抗衡也。”
《漢語大詞典》:抗美
抗衡媲美。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自序》:“暇日寄意之作,附録一二,非敢抗美昔贤,存以自镜而已。”
分類:抗衡媲美
《漢語大詞典》:耦国(耦國)
(1).谓大城足与国都相抗衡。左传·桓公十八年:“并后、匹嫡、两政、耦国,乱之本也。” 杜预 注:“都如国。” 王引之 经义述闻·左传上:“《閔公二年传》曰‘大都耦国’,即此所云‘耦国’也。”
(2).对等之国。 宋 王禹偁 《拾简牍遗事》:“吾又闻 宋 郑 耦国也,今 宋 飢, 郑 亦饥矣,唯俭者能存之。”
《漢語大詞典》:抗席
(1).古葬具。墓穴中加于抗木上的苇席,用以御土。仪礼·既夕礼:“抗木横三缩二,加抗席三。” 郑玄 注:“席,所以御尘。”
(2).并立,抗衡。 清 陈田 《明诗纪事丙籤·顾清》:“ 东江 虽法 西涯 ,实导源 东坡 。古歌喷薄,鬱盘,可与 匏菴 抗席。”
《漢語大詞典》:亢衡
抗衡,对抗。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虢 为小国,介 夏阳 之阸,怙 虞 国之助,亢衡于 晋 。”
分類:抗衡对抗
《國語辭典》:对抗(對抗)  拼音:duì kàng
1.对立、抗拒。如:「对抗到底不退缩」。
2.较量、比赛。如:「那两支球队的对抗,总是吸引众多球迷入场观赏。」
《漢語大詞典》:抗横
抗衡,对抗。镜花缘第二十回:“后来因见古书,才知鷫鷞乃西方神鸟,狻猊亦可算得毛羣之长,无怪要来抗横了。”《天雨花》第二三回:“爹爹怕那老狐,不敢抗横。”
强横。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武虚谷:“公督责之,捕役抗横无礼,公大怒,以大杖责数十。”
《國語辭典》:分庭抗礼(分庭抗禮)  拼音:fēn tíng kàng lǐ
彼此的关系对等,以平等的礼节相见。比喻平起平坐,地位相当。《儒林外史》第四○回:「但凡做的来,萧云仙就和他分庭抗礼,以示优待。」也作「分庭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