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像样(像樣)  拼音:xiàng yàng
达到尚能令人满意的水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这个潘甲虽是人物,也有几分像样。」
《國語辭典》:像话(像話)  拼音:xiàng huà
合乎情理。如:「既然承认错了,就应该向人道歉才像话。」《红楼梦》第一一九回:「莺儿听了前头像话,后头说的又有些不像了。」
分類:情理
《漢語大詞典》:象样
1.合乎情理。
2.体面好看。
3.有一定的水平,够一定的标准。
《漢語大詞典》:象话
谓合乎情理。
分類:情理
《国语辞典》:谬悠之说(谬悠之说)  拼音:miù yōu zhī shuō
不合事实、情理的空话。《庄子。天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
《国语辞典》:连劝带训(连劝带训)  拼音:lián quàn dài xùn
既劝又训,情理兼顾的教诲。有苦口婆心的意味。如:「他在师长们连劝带训地开导下,终于痛改前非了。」
《国语辞典》:说不下去(说不下去)  拼音:shuō bù xià qù
1.无法继续向下说。如:「他激动得只说了一半,就说不下去了。」
2.情理上有所亏欠,无法交代。如:「你这样办太说不下去了。」也作「说不过去」。
《国语辞典》:顺情顺理(顺情顺理)  拼音:shùn qíng shùn lǐ
合于情理。如:「他的要求顺情顺理,你就答应了吧!」
分类:合于情理
《国语辞典》:毛司里砖儿(毛司里砖儿)  拼音:máo si lǐ zhuān ér
(歇后语)又臭又硬。比喻人固执不通情理,不肯认错。《金瓶梅》第八五回:「那淫妇要了我汉子,还在我根前拿话儿栓缚人。毛司里砖儿──又臭又硬!」也作「毛厕里砖儿」。
《国语辞典》:判官还讲三分理(判官还讲三分理)  拼音:pàn guān hái jiǎng sān fēn lǐ
(谚语)比喻再不讲情理的人也会讲点情理的。如:「他既已改过,判官还讲三分理,你就别再为难他了!」
《国语辞典》:张天师吃鬼迷(张天师吃鬼迷)  拼音:zhāng tiān shī chī guǐ mí
(歇后语)出乎意料与情理之外。张天师,指张道陵的传人,相传能用符水禁咒等方法降服鬼魔。张天师吃鬼迷指专门制伏鬼的人反而被鬼迷住,意谓出人意料的失败。《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生好汉名头到今日弄坏,真是张天师吃鬼迷了。」
《国语辞典》:推情准理(推情准理)  拼音:tuī qíng zhǔn lǐ
按情理来推测衡量。《魏书。卷一○八。礼志二》:「假使八世,天子乃得事七;六世,诸侯方通祭五;推情准理,不其谬乎!」
《国语辞典》:天理人情  拼音:tiān lǐ rén qíng
自然法则和人之常情。泛指情理。《英烈传》第五四回:「吾岂不爱将军雄杰,但天理人情上,难以相款。」《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你道我所说的,可是天理人情的实话么?」
《国语辞典》:把弦儿(把弦儿)  拼音:bǎ xián ér
1.搭调、入调、有韵味。如:「他随口哼两句,想不到还挺把弦儿。」
2.言行上合乎情理。如:「这人喜欢信口开河,说话不把弦儿。」
《国语辞典》:不上路  拼音:bù shàng lù
1.不出发。如:「时间这么晚了,还不上路,什么时候才能到学校?」
2.不通情理、不给面子。如:「这个人这么不上路,很难沟通!」
3.不懂、不明白。如:「老师讲解很多遍,我就是不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