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黄茅白苇(黄茅白葦)
连片生长的黄色茅草或白色芦苇。形容齐一而单调的情景。 宋 苏轼 《答张文潜县丞书》:“ 王氏 欲以其学同天下,地之美者,同於生物,不同於所生。惟荒瘠斥卤之地,弥望皆黄茅白苇,此则 王氏 之同也。” 宋 陈亮 《送王仲德序》:“最后 章 蔡 诸人以 王氏 之説一之,而天下靡然,一望如黄茅白苇之连错矣。” 王闿运 《〈湘雨楼词〉序》:“然观其所选,汗漫如黄茅白苇,其所作乃如嚼蜡。” 柳亚子 《胡寄尘诗序》:“后生小子,目不见先正之典型,耳不闻大雅之绪论,氓之蚩蚩,惟捫盘逐臭者是听;而黄茅白苇之诗派,遂遍天下矣。”
《國語辭典》:黑灯下火(黑燈下火)  拼音:hēi dēng xià huǒ
形容昏暗,没有灯火。如:「黑灯下火的怎么走啊?」也作「黑灯瞎火」。
《漢語大詞典》: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油画。尼德兰扬·凡·爱克作于1434年。描绘一对新婚夫妇在洞房里的情景:新郎阿尔诺芬尼举起右手宣誓,他将终生爱他的妻子;新娘伸出右手放在丈夫的左手上,表示永远忠实于他。人物的表情、服饰以及室内陈设的刻画十分细致、逼真。
《國語辭典》:杯盘狼藉(杯盤狼藉)  拼音:bēi pán láng jí
狼藉,散乱的样子。杯盘狼藉形容酒席完毕,杯盘散乱的情形。《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淳于髡传》:「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宋。苏轼〈赤壁赋〉:「肴核已尽,杯盘狼藉。」也作「杯盘狼籍」。
《國語辭典》:东方未明(東方未明)  拼音:dōng fāng wèi míng
《诗经。齐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东方未明,刺无节也。」首章二句为:「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漢語大詞典》:愁云惨淡
极言发愁、郁闷而凄凉悲惨的情景。例如:瀚海阑干百尺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漢語大詞典》:鸟哭猿啼(鳥哭猿啼)
泛指禽兽悲鸣。形容悲凉的情景。 唐 王维 《能禅师碑》:“山崩川竭,鸟哭猿啼。”
《漢語大詞典》:鸟啼花落(鳥啼花落)
形容凄凉的情景。 明 汪廷讷 《种玉记·促晤》:“惜鸞帷,孤玉绦,几度凄凉。断肠的鸟啼花落,满目心伤。”
分類:凄凉情景
《國語辭典》:喷云吐雾(噴雲吐霧)  拼音:pēn yún tǔ wù
形容抽烟时吞吐的样子。如:「一大群瘾君子在楼梯口喷云吐雾。」也作「吞云吐雾」。
《國語辭典》:人仰马翻(人仰馬翻)  拼音:rén yǎng mǎ fān
形容非常混乱骚动的样子。《负曝闲谈》第二五回:「这日是他散生日,没有大举动,不过唱唱戏,请请客罢了,已经闹得人仰马翻了。」《官场现形记》第一回:「赵家一门大小,日夜忙碌,早已弄得筋疲力尽,人仰马翻。」也作「马仰人翻」。
《漢語大詞典》:开国大典
油画。董希文作。画面为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情景。毛泽东手持讲演稿居中,左侧有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右侧可见天安门广场上举着红旗的人群。
《國語辭典》:酒绿灯红(酒綠燈紅)  拼音:jiǔ lǜ dēng hóng
形容夜晚寻欢作乐,淫靡腐化的生活。《孽海花》第三三回:「那些日军官刚离了硝烟弹雨之中,倏进了酒绿灯红之境,没一个不兴高彩烈,猜忌全忘。」也作「灯红酒绿」。
《國語辭典》:苦雨凄风(苦雨淒風)  拼音:kǔ yǔ qī fēng
比喻悲惨凄凉的境况。参见「凄风苦雨」条。《隋唐演义》第二八回:「黄昏长夜,挨了多少苦雨凄风;春昼秋宵,受了多少魂惊目断。」
《國語辭典》:苦雨  拼音:kǔ yǔ
久下成灾的雨。《左传。昭公四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晋。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二首之一:「凄风迕时序,苦雨遂成霖。」
分類:成灾
《國語辭典》:目眩神摇(目眩神搖)  拼音:mù xuàn shén yáo
眼花撩乱,心神摇荡。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儒林外史》第三三回:「这日杜少卿大醉了,竟携著娘子的手,出了园门,一手拿著金杯,大笑著,在清凉山冈子上走了一里多路。背后三四个妇女,嘻嘻笑笑跟著。两边看的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也作「目眩魂摇」、「目眩心花」、「目眩神迷」、「目眩神驰」、「神摇目眩」。
《漢語大詞典》:目乱精迷(目亂精迷)
眼花缭乱,神情迷惑。形容所见情景复杂纷繁或怪异多变,令人惊异。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乐寺:“异端奇术,总萃其中。剥驴投井,植枣种瓜,须臾之间皆得食。士女观者,目乱精迷。”精,一本作“ 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