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凶怪  拼音:xiōng guài
不吉利而怪诞。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二折:「晚间得了一梦,十分的凶怪,今日行船,须索仔细也。」
分類:悖逆怪诞
《漢語大詞典》:乖诡(乖詭)
奸滑怪诞。 汉 蔡邕 《释诲》:“於是智者骋诈,辩者驰説,武夫奋勇……变诈乖诡,以合时宜。”
分類:奸滑怪诞
《漢語大詞典》:查语(查語)
怪诞或不拘礼度的话。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予别著 郑涉 好为查语,每云:‘天公映冢,染豆削棘,不若致余富贵。’至今以为奇语。”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近代流俗:呼丈夫妇人纵放不拘礼度者为查。又有百数十种语,自相通解,谓之查语。大抵多近猥僻。”一本作“ 查谈 ”。
《国语辞典》:它嚣(它嚣)  拼音:tuō xiāo
人名。荀子尝讥其纵放情性、行为怪诞,但其却振振有辞,欺惑愚众,以假乱真。《荀子。非十二子》:「纵情性,安恣睢,禽兽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它嚣、魏牟也。」
《漢語大詞典》:妖忌
怪诞的忌讳。 三国 魏 嵇康 《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俗之时日,顺妖忌而逆事理。时名虽同,其用适反。”后汉书·张奂传:“其俗多妖忌,凡二月、五月产子及与父母同月生者,悉杀之。”
分類:怪诞忌讳
《國語辭典》:好奇心  拼音:hào qí xīn
喜欢注意新奇事物的心理。如:「不要忽略孩子的好奇心,因为这往往是创造力的来源。」
《漢語大詞典》:诡越(詭越)
谓行事怪诞,超越常理。南史·张融传:“至 融 风止诡越,坐常危膝,行则曳步,翘身仰首,意制甚多。” 唐 刘知几 史通·书事:“至於《方术》篇及诸蛮夷传,乃録 王乔 、 左慈, 、 廩君 、 槃瓠 ,言唯迂诞,事多诡越。”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家居既久,思得禄为养,亟办装,将诣吏曹謁选。至 天津县 ,覊滞数月,意忽不可,浩然而返,竟未入国门也。其诡越又多类此。”
《漢語大詞典》:峣溪(嶢嵠)
奇怪,怪诞。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 朱熹 ﹞又曰:作诗不学 六朝 ,又不学 李 杜 ,只学那嶢嵠底,便学得十分好后,把作什么用!”
分類:奇怪怪诞
《漢語大詞典》:訞讹(訞訛)
怪诞虚妄。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诊訞讹於物类,占休咎於龟筴。” 清 恽敬 《吴城万寿宫碑铭》:“ 张角 、 宋子贤 、 刘鸿儒 妄作訞讹,毒流无既。”
《漢語大詞典》:訞诬(訞誣)
怪诞诬罔。大戴礼记·保傅:“故今日即位,明日射人,忠諫者谓之诽谤,深为计者谓之訞诬。” 卢辩 注:“昔 伊尹 諫 夏桀 , 桀 笑曰:‘子为訞言矣。’ 庄辛 諫 襄王 , 襄王 曰:‘先生为 楚国 訞与!’是也。”
分類:怪诞诬罔
《国语辞典》:神奇荒怪  拼音:shén qí huāng guài
奇异、怪诞。宋。洪迈〈夷坚丁志。序〉:「顾以三十年之久,劳动心口耳目,琐琐从事于神奇荒怪,索墨费纸。」
《国语辞典》:迂怪不经(迂怪不经)  拼音:yū guài bù jīng
迂曲怪诞不合常情。《隋书。卷六九。王劭传》:「劭在著作,将二十年,专典国史,撰隋书八十卷。多录口敕,又采迂怪不经之语及委巷之言。」
《漢語大詞典》:古今谭概
又名《谈概》《古今笑》。明代文言小说集。冯梦龙编。分迂腐、怪诞等三十六门。多取材正史,又夹杂稗官野史、笔记丛谈。其中不少故事为后来“三言”、“二拍”所取材。
《漢語大詞典》:乖歧
怪诞歧异。 清 恽敬 《文昌宫碑阴录》:“復举中土君臣之名迹,及丛祠淫鬼错入徵之,其説至后世益乖歧无可信考者。”
分類:怪诞歧异
《漢語大詞典》:诞幻不经(誕幻不經)
怪诞虚幻,不合常理。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三:“ 班 史《艺文》所志,大抵 春秋 、 战国 之作。 夏 商 以前,仅数十种,率皆诞幻不经,当时具悉其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