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生狼  拼音:shēng láng
骂人不通世情、性情乖戾或手段毒辣。
《国语辞典》:不容物  拼音:bù róng wù
无法忍受与自己志趣、性情不相同的人或事物。唐。陆龟蒙〈和过祐处士丹阳故居诗序〉:「性狷介,不容物,辄自劾去。」
《国语辞典》:内敛(内敛)  拼音:nèi liàn
指人的性情沉稳自律。如:「他的性格内敛,处事谨慎。」
分类:性情沉稳
《漢語大詞典》:鄙夭
谓性情贪鄙,寿命不长。汉书·董仲舒传:“ 桀 紂 行暴,则民鄙夭。”
《漢語大詞典》:驯心(馴心)
驯顺的性情。南齐书·王融传:“慙犬马之驯心,同鹰虎之反目。”
分類:驯顺性情
《漢語大詞典》:高劲(高勁)
(1).谓品德高尚,性情刚直,超出凡俗。三国志·蜀志·杨戏传:“车骑(指 吴子远 )高劲,惟其泛爱,以弱制彊,不陷危坠。”
(2).高而挺拔。宣和画谱·刘梦松:“盖竹本以直为上,修篁高劲,架雪凌霜,始有取焉。”
《國語辭典》:拗性  拼音:niù xìng
个性固执、不顺从。如:「对他的拗性,我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分類:性情固执
《国语辞典》:駻马(駻马)  拼音:hàn mǎ
性情凶猛,不易驯服的马匹。《韩非子。五蠹》:「如欲以宽缓之政治急世之民,犹无辔策而御駻马。」
《国语辞典》:驯和(驯和)  拼音:xún hé
性情和善。如:「他秉性驯和,很少与人起争执。」
《國語辭典》:霹雳火(霹靂火)  拼音:pī lì huǒ
紧急的雷火。比喻性情急躁暴烈的人。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俺为甚么懒上凤凰台,羞对鸳鸯浦。则为那霹雳火无情的丈夫。」《水浒传》第三四回:「那人原是山后开州人氏,姓秦讳个明字。因他性格急躁,声若雷霆,以此人都呼他做霹雳火秦明。」
《漢語大詞典》:陶气(陶氣)
陶冶性情。 南朝 宋 颜延之 《又释何衡阳书》:“夫阴阳陶气,刚柔赋性。”
分類:陶冶性情
《國語辭典》:慢性  拼音:màn xìng
1.性情迟缓,做事不积极。《水浒传》第五八回:「都是你这般慢性的人,以此送了俺史家兄弟!」
2.渐进的、缓慢的。如:「慢性中毒」、「慢性自杀」。
《漢語大詞典》:忿隘
谓性情偏激。 宋 苏辙 《丐者赵生传》:“余观 赵生 鄙拙忿隘,非专自晦者也。”
分類:性情偏激
《漢語大詞典》:情质(情質)
(1).犹衷情。《楚辞·九章·惜诵》:“恐情质之不信兮,故重著以自明。” 姜亮夫 校注:“质, 王 注:‘性也。’非也。 朱熹 以为交质,义较佳,而仍未允。质,至也。情质,犹今言情之所衷矣。”
(2).性情与素质。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太和:“不知动静所生之阴阳,为寒暑、润燥、男女之情质,乃固有之藴。”
《漢語大詞典》:性趣
性情志趣。北史·外戚传·冯诞:“ 诞脩 虽并长宫禁,而性趣乖别。 诞 性淳篤, 脩 乃浮竞。” 郭沫若 《黑猫》一:“叔母是知道我的,我的性趣,我们家里的习惯,她当然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