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应酬(應酬)  拼音:yìng chóu
1.交际往来。宋。陆游 晚秋农家诗:「老来万事懒,不独废应酬。」《红楼梦》第五五回:「王夫人吊贺迎送,应酬不暇,前边更无人。」
2.勉强应付。《老残游记》第七回:「若是大头目,就须尽力应酬。」《文明小史》第五七回:「那些同门的,今天借五十,明天借一百,冲天炮好不应酬他们吗?」
《國語辭典》:奔命  拼音:bēn mìng
1.为完成某件事情而奔走忙碌。《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吴于是伐巢,取驾、克棘、入州来,楚罢于奔命。」
2.传达紧急命令。《汉书。卷七四。丙吉传》:「此驭吏边郡人,习知边塞奔命,警备事。」
《國語辭典》:奔命  拼音:bèn mìng
快速的跑。《左传。成公七年》:「吴始伐巢、伐徐,子重奔命。」《金瓶梅》第四三回:「头儿也不回,一直奔命往屋里去了。」
《國語辭典》:无措(無措)  拼音:wú cuò
张皇失所措置。如:「手足无措」。《水浒传》第一二回:「只有祖上留下这口宝刀,从来跟著洒家,如今事急无措,只得拿去街上货卖得千百贯钱钞,好做盘缠。」《醒世恒言。卷二五。独孤生归途闹梦》:「虽则家事荒凉,衣食无措,犹喜白氏女工精绝,翰墨傍通。」
《國語辭典》:应世(應世)  拼音:yìng shì
1.顺应世运。《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刑人也」句下汉。何休。解诂:「三王肉刑揆渐加,应世黠巧奸伪多。」
2.与世周旋。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吾见世中文学之士……不知有劳役之勤,故难可以应世经务也。」《三国演义》第三八回:「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
3.佛的出世。隋。炀帝〈宝台经藏愿文〉:「仰惟如来应世,声教被物。」
《國語辭典》:将就(將就)  拼音:jiāng jiù
勉强牵就不满意的环境或事物。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孩儿,你也不比在我跟前,我是你亲爷,将就的是你」《文明小史》第五○回:「倘然辞了他,跑到香港,一定被人耻笑,不如将就将就罢。」
《漢語大詞典》:应事(應事)
处理世务;应付人事。列子·说符:“投隙抵时,应事无方,属乎智。” 汉 贾谊 新书·傅职:“不见礼义之正,不察应事之理。” 唐 韩愈 《与冯宿论文书》:“时时应事作俗下文字,下笔令人慙。”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那三更时分空空静静的只是存天理,即是如今应事接物的心。”
《國語辭典》:应制(應制)  拼音:yìng zhì
1.应诏,奉皇帝的诏命。明。屠隆《䌽毫记》第六出:「小人们闻皇上爷今日便殿开宴,召诸学士应制赋诗,小人们在此伺候供应。」也作「应诏」。
2.应皇帝之命而作的诗文。如唐王维的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元张翥的西内应制即事诗等。
《國語辭典》:应敌(應敵)  拼音:yìng dí
抵抗敌人。《三国演义》第一回:「贼兵众,我兵寡,明公宜作速招军应敌。」
《國語辭典》:应命(應命)  拼音:yìng mìng
接受命令。《南史。卷六九。虞荔传》:「及文帝平彪,武帝及文帝并书招之,迫切不得已,乃应命至都。」《三国演义》第四回:「卓命徵之,邕不赴。卓怒,使人谓邕曰:『如不来,当灭汝族。』邕惧,只得应命而至。」
《漢語大詞典》:应官(應官)
(1).犹当官。 唐 李商隐 《韩翃舍人即事》诗:“通内藏珠府,应官解玉坊。” 冯浩 笺注引 李养浩 曰:“应官,犹云当官,是 唐 人口语。”
(2).应付官府的赋税、徭役等。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人穷至坏屋卖瓦木,贷麦苗以应官。” 唐 李涉 《竹枝词》:“渡头少年应官去,月落西陵望不还。”
《國語辭典》:卖弄(賣弄)  拼音:mài nòng
1.玩弄。《后汉书。卷五四。杨震列传》:「骄溢踰法,多请徒士,盛修第舍,卖弄威福。」
2.处理、应付。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三折:「老三!你卖弄的好了,打酒请你。」
3.誇耀、显露本事。《后汉书。卷三三。朱冯虞郑周列传。朱浮》:「二十年,代窦融为大司空。二十二年,坐卖弄国恩免。」《红楼梦》第一三回:「那凤姐素喜揽事,好卖弄能干,今见贾珍如此央他,心中早已允了。」
《國語辭典》:防备(防備)  拼音:fáng bèi
防范、戒备。如:「气象局已发布陆上台风警报,大家要加强防备。」《后汉书。卷四。孝和帝纪》:「欲以防备不虞,宁安边境。」《西游记》第三二回:「教你们走路时,早晚间防备,你倒转赖在我身上。」
《漢語大詞典》:看杀(看殺)
亦作“ 看煞 ”。谓被人争看,忙于应付而疲劳致死。晋书·卫玠传:“ 玠 字 叔寳 ,年五岁,风神秀异……京都人闻其姿容,观者如堵。 玠 劳疾遂甚, 永嘉 六年卒,时年二十七,时人谓 玠 被看杀。”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十:“ 东坡 自海外归 毗陵 ,病暑,著小冠,披半臂,坐船中,夹 运河 岸,万千人随观之。 东坡 顾坐客曰:‘莫看杀 軾 否?’”
(1).指十分爱看。 清 王士禛 居易录卷七:“买得蜻蛉小如叶,推蓬看煞 九龙山 。”
(2).把人或事看死,看得一成不变。《解放日报》1982.8.20:“我一听,心一下子热了起来,瞧,领导就有这般风度,没有我看煞。”
《國語辭典》:应急(應急)  拼音:yìng jí
应付紧急的需要。《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就使题目不是他出的,请他多拟几款条对,也可应应急。」
《國語辭典》:达权(達權)  拼音:dá quán
通晓权宜,随机应付。《宋史。卷三七三。洪皓传》:「事闻,上语辅臣曰:『不谓书生能临事达权。』特迁敷文阁待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