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家府
(1).指自己家里。《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今言无得发取诸官,殆谓 未央宫 不属妾,不宜独取也。言妾家府亦不当得,妾窃惑焉。”
(2).称自己的父亲。朱子语类卷九十:“无爵曰‘府君’、‘夫人’, 汉 人碑已有,只是尊神之辞,府君如官府之君,或谓之‘明府’,今人又谓父为‘家府’。”
《國語辭典》:管事  拼音:guǎn shì
1.管理事务。《红楼梦》第六二回:「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閒了替你们一算计。」
2.地位较一般仆人高,负责管理家事或庶务的人。《老残游记》第一八回:「这是魏家的一个管事、两个长工。」
3.管用、有用。如:「没想到他介绍的这药方,倒挺管事的。」
《漢語大詞典》:任可
宁可,情愿。如:大伙儿等着稻草织袋,你家里有,不让卖,任可烧火,对吗?
《漢語大詞典》:寓食
寄食。寄居在别人家里生活。南史·王镇恶传:“年十三而 苻 氏败,寓食 澠池 人 李方 家。”新唐书·李泌传:“ 泌 因收其公廨钱,令二人寓食中书舍人署。” 宋 曾巩 《金华县君曾氏墓志铭》:“夫死,寓食於 潁 ,以勤俭积日大其家,以诱教不倦成其子。”
《國語辭典》:寄养(寄養)  拼音:jì yǎng
1.将子女暂时托人抚养。《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秋胡变文》:「寄养十五年,终有离心之意。」
2.暂时安置某处供养。《朱子语类。卷一三○。自熙宁至靖康用人》:「太祖初定天下,将诸军分隶州郡,特寄养耳。」
《漢語大詞典》:家鬼
(1).迷信者指家人死后的魂灵。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丧出之日,门前然火,户外列灰,祓送家鬼,章断注连。”
(2).喻指家里暗中做坏事的人。 清 李渔 《凰求凤·悟奸》:“只道讐家起祸因,谁知家鬼弄家人。”
《漢語大詞典》:落屋
回到家里。 王西彦 《老太婆伯伯》:“他变得更加勤勉:起身很早,也落屋很黑。” 周克芹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郑百如 从 连云场 上急急忙忙奔回 葫芦坝 ,没有落屋,先闯进 郑百香 的家。”
分類:到家家里
《国语辞典》:不著家  拼音:bù zhuó jiā
不肯待在家里。《醒世恒言。卷一四。闹樊楼多情周胜仙》:「范二郎閒时不著家,从下了定,便不出门。」
《國語辭典》:招亲(招親)  拼音:zhāo qīn
1.招女婿。如:「比武招亲」。
2.入赘。《儒林外史》第六回:「你向奶奶说,我在家不多时耽搁,就要同二相公到省里去周府招亲。」
《國語辭典》:屋里人(屋裡人)  拼音:wū li rén
1.对妻子的俗称。也称为「家里的」、「屋里的」。
2.妾、姨太太。《程乙本红楼梦》第一六回:「说话时问姨妈,才知道是打官司的那小丫头子叫什么香菱的,竟给薛大傻子作了屋里人。」也称为「旁边人」、「跟前人」。
分類:家里方言
《漢語大詞典》:宗伴
犹言家里人,族人。 宋 范成大 《大暑舟行含山道中雨骤至霆奔龙挂可骇》诗:“駢头立妇子,列舍望宗伴。” 周汝昌 注:“宗伴,犹如説家人,族人。”
《漢語大詞典》:扎窝(扎窩)
(1).谓飞鸟归巢。 李瑛 《月色如银》诗:“拍着翅膀的野山雀扎窝了,一座一座毡房子关上了门。”
(2).比喻躲在家里,不思有所作为。红楼梦第四五回:“还有那大老爷,虽然淘气,也没像你这扎窝子的样儿,也是天天打。”
《漢語大詞典》:文化买办(文化買辦)
指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里贩卖外国资本主义文化,为帝国主义文化侵略服务的反动文人。
《漢語大詞典》:送货上门(送貨上門)
(1).把货物送到顾客家里,以方便用户。《新华月报》1965年第2期:“在送货上门、送货下乡工作中,很多单位实行了三固定,就是定人员、定地点、定时间。”
(2).比喻女子主动接近男子。多用于贬义。 老鬼 《血色黄昏》五九:“团部学校一女教师看上了他,常往连里跑,送货上门。”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九:“这些小玩艺,放在一个碰也没有碰过一下女人的四十六岁的跑腿子的炕上,引得他整宿没有睡…… 侯长腿 骂起来了:‘操她小妈的,送上门来了,什么玩艺?’”《中篇小说选刊》1988年第2期:“好呀,你这破货!原来你早跟 秋寡公 勾搭,一起害 牯苟 。骚到家了!送上门了。”
《国语辞典》:清理门户(清理门户)  拼音:qīng lǐ mén hù
原指抛弃家里不必要的物品。门户,借指门派。「清理门户」指清除整顿损辱门派名誉的人事。如:「师父决定清理门户,驱逐劣徒,重振本派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