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大家  拼音:dà jiā
1.世家望族。《左传。昭公五年》:「箕襄、邢带、叔禽、叔椒、子羽,皆大家也。」汉。桓宽《盐铁论。复古》:「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
2.著名的专家。如:「唐宋八大家」。《明史。卷二○五。唐顺之传》:「为古文,洸洋纡折有大家风。」
3.众人。《红楼梦》第八回:「又酽酽的沏上茶来,大家吃了。」
《國語辭典》:善人  拼音:shàn rén
1.善良的人。《论语。子路》:「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西游记》第一二回:「在长安城访察取经的善人,日久未逢真实有德行者。」
2.心地慈悲,常作好事的人。《红楼梦》第三九回:「我们老太太、太太都是善人,合家大小都好善喜舍,最爱修庙塑神的。」
《國語辭典》:童仆(童僕)  拼音:tóng pú
家童与仆役,后泛指仆人。也作「僮仆」。
《國語辭典》:平头(平頭)  拼音:píng tóu
1.一种短发发型,从脑后到两鬓的头发全部推光,上端头发稍长齐平。
2.仆隶所戴的头巾,引申作奴仆。南朝梁。萧衍〈河中之水歌〉:「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提履箱。」《西湖二集》卷一一:「收拾了细软物件,带领了平头、锅边秀,一径而来。」
3.平凡的、一般的。《负曝闲谈》第三回:「我们当老爷的都做了贼,那些平头百姓,不一个个都该做强盗么?」
4.不带零头的整数。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七出:「(旦)敢问师母尊年?(末)目下平头六十。」也作「齐头」。
5.诗歌声律的「八病」之一,南朝梁沈约所倡。谓五言诗第一字与第六字同声,第二字与第七字同声,如:「今日欢宴会,欢乐难句陈。」今、欢同属平声调,目、乐同属入声调。
《漢語大詞典》:平头小样巾(平頭小樣巾)
头巾名。新唐书·车服志:“文官又有平头小样巾,百官常服,同於庶人。”
《國語辭典》:平头奴子(平頭奴子)  拼音:píng tóu nú zǐ
称古代头戴平头巾的奴仆。南朝梁。萧衍〈河中之水歌〉:「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提履箱。」唐。李白〈梁园吟〉:「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
《國語辭典》:谒者(謁者)  拼音:yè zhě
1.通报与接待宾客的近侍。《韩非子。说林》:「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之以入。」
2.职官名。秦始置,替国君掌传达事宜。汉沿之,掌宾赞受事。唐时改称为通事舍人。见《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
3.星官名,属太微垣。《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左执法东北一星曰谒者,主赞宾客也。」
《國語辭典》:奚奴  拼音:xī nú
僮仆。《新唐书。卷二○三。文艺传下。李贺传》:「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聊斋志异。卷四。辛十四娘》:「从小奚奴,蹑露奔波,履袜沾濡。」也称为「奚童」。
《國語辭典》:家僮  拼音:jiā tóng
1.年幼的男仆。《三国演义》第一二回:「濮阳城中有富户田氏,家僮千百,为一郡之巨室。」《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只见两个家僮正和一个人,门首喧嚷。」
2.家中的婢妾。《汉书。卷五五。卫青传》:「季与主家僮卫媪通,生青。」
《國語辭典》:便了  拼音:biàn liǎo
1.就是了。语末助词。表示决定、允诺或让步的语意。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小衙内云:『这百姓每刁泼,拿那金锤来打他娘。』百姓云:『老爷不要打,我每再添上些便了。』」《水浒传》第五九回:「宿太尉道:『不争你将了御香等物去,明日事露,须连累下官。』宋江道:『太尉回京,都推在宋江身上便了。』」
2.奴仆代称。汉代王褒有一僮仆名唤「便了」,后遂用为奴仆代称。宋。杨万里〈答户部王少愚侍郎书〉:「去秋专遣便了走淮上,致奠于枢使。」
《國語辭典》:家奴  拼音:jiā nú
家中的仆役。《三国演义》第九回:「妾身已事贵人,今忽欲下赐家奴,妾宁死不辱!」《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那胡阿虎身为家奴,拿著影响之事,背恩卖主,情实可恨!」也作「家仆」、「家丁」。
《國語辭典》:胡子  拼音:hú zi
旧时东北各省对土匪的称呼。如:「村子里最近胡子闹得很厉害!」也称为「红胡子」。
《國語辭典》:胡子(鬍子)  拼音:hú zi
1.须的俗称。如:「他蓄著八字形的胡子。」
2.旧时对土匪的称呼。如:「那群胡子个个杀人不眨眼,令人闻之丧胆!」也称为「红胡子」。
《國語辭典》:胡匪  拼音:hú fěi
旧时东北各省对土匪的称呼。也称为「红胡子」。
《國語辭典》:胡匪(鬍匪)  拼音:hú fěi
旧时东北各省对土匪的称呼。也称为「红胡子」。
《國語辭典》:使长(使長)  拼音:shǐ zhǎng
元代奴仆对主人的称呼。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常言道:『一岁使长百岁奴』,我耽著利害放您,则要一路上小心在意者。」元。无名氏《货郎旦》第二折:「乞与你不痛亲父母行施恩厚,我扶侍义养儿使长多生受。」
《國語辭典》:厮役(廝役)  拼音:sī yì
供使役的人。《汉书。卷三二。张耳陈馀传。赞曰》:「张耳、陈馀,世所称贤,其宾客厮役皆天下俊桀。」
《國語辭典》:宫府(宮府)  拼音:gōng fǔ
皇宫官府。《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更始将北都洛阳,以光武行司隶校尉,使前整修宫府。」
《國語辭典》:婢仆(婢僕)  拼音:bì pú
旧时,家中供差遣使唤的女婢及童仆。唐。白居易〈续古诗〉一○首之七:「豪家多婢仆,门内颇骄奢。」《三国演义》第一○三回:「岂其智之不如婢仆哉。」
《漢語大詞典》:仆妾(僕妾)
媵妾。亦泛指奴仆婢妾。礼记·杂记上:“主妾之丧,则自祔。至於练祥,皆使其子主之,其殯祭,不於正室。君不抚僕妾。” 郑玄 注:“略於贱也。”战国策·秦策一:“卖僕妾,售乎閭巷者,良僕妾也。” 宋 苏轼 《留侯论》:“卒然相遇於草野之间,而命以僕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 秦始皇 之所不能惊而 项籍 之所不能怒也。”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二》:“然尝徧览人臣之家,有缓急之举,主人忧之,至戚忧之,僕妾之不可去者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