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252 【介绍】: 即吴大帝。三国吴皇帝,吴郡富春人,字仲谋。东汉末,继其兄孙策据有江东六郡。汉献帝建安十三年,连结刘备,大破曹操于赤壁,据有江表。又在彝陵之战中,打败刘备。曹丕称帝,策为吴王。黄龙元年,称帝于武昌,国号吴,旋迁都建业。在位时曾遣船航海,至夷洲(台湾)。又在山越地区设郡县,促进江南开发。设农官,行屯田。但赋役繁重,用刑残酷,人民反抗者多。在帝位二十四年,卒谥大皇帝。
黄鹤楼志·人物篇
孙权(182—252) 即(三国)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也是古代江夏城和黄鹤楼的始创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据《元和郡县图志》载:吴黄武二年(223年),孙权出于军事战略需要,“城江夏以安屯戍地也”,“西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黄鹤楼景区内原有“磨剑池”,相传孙权曾在此磨剑。
全三国文·卷六十三
帝讳权,字仲谋,坚次子。建安五年,曹公表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十四年,刘先主表为车骑将军,领徐州牧。二十四年,曹公表为骠骑将军,领荆州牧,封南昌侯。魏黄初二年封吴王,改元黄武。太和三年称尊号,改元黄龙。后又改元三:嘉禾、赤乌、大元。在位二十四年。谥曰大皇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8—683 【介绍】: 唐朝皇帝。字为善。太宗第九子。太宗贞观五年,封为晋王。十七年,立为太子。即位后,多承太宗旧制。曾出兵击平西突厥,又命李绩率六总管兵攻高丽。后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在位三十四年,卒谥天皇大帝。
全唐文·卷十一
帝讳治。太宗第九子。贞观二年生。五年封晋王。十七年四月册为皇太子。二十三年六月即位。年二十二。咸亨五年八月称天皇。在位三十四年。年五十六。谥曰天皇大帝。庙号高宗。追尊天皇大圣大宏孝皇帝。集八十六卷。
《漢語大詞典》:凯撒大帝
(公元前100—前44) 古罗马统帅、政治家。公元前46年在罗马建立独裁统治。凯撒,又译作“恺撒”
《漢語大詞典》:老大帝国(老大帝國)
古老的大国。常指古老积弱的旧 中国 。《文明小史》楔子:“老大帝国未必转老还童。” 杨度 《〈游学译编〉叙》:“今日外人之訶我 中国 也,不曰老大帝国,则曰幼稚时代。”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七章:“我们 中国 是老大帝国,积弱已极,正值上下一心,兢兢图存时候,怎还闹得民气!” 毛泽东 《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过去说 中国 是‘老大帝国’,‘东亚病夫’,经济落后,文化也落后……但是,经过这六年的改革,我们把 中国 的面貌改变了。”
《國語辭典》:横塘(橫塘)  拼音:héng táng
1.三国吴时所兴建的古堤,在今南京市西南,秦淮河南岸。
2.泛指水塘、池塘。唐。温庭筠 池塘七夕诗:「万家砧杵三篙水,一夕横塘似旧游。」
《國語辭典》:大帝  拼音:dà dì
天帝。《文选。张衡。西京赋》:「昔者大帝说秦缪公而觐之,飨以钧天广乐,帝有醉焉。」《文选。左思。魏都赋》:「亿若大帝之所兴作,二嬴之所曾聆。」
《国语辞典》:中元节(中元节)  拼音:zhōng yuán jié
农历七月十五日。本来是道教的三官大帝中的「地官大帝」的诞辰。道教会在这一天举行普渡,祈请为亡灵赦罪。佛教传入后又以此日为「盂兰盆节」。相传到了这一天,阎罗王会打开地狱之门「鬼门关」,让关押的鬼类出来自由活动。因此,民间盛行为死去的亲人举行超渡法事,以消灾祈福,化解怨气。并有如放河灯、抢孤等习俗,也称为「盂兰盆节」、「鬼节」。
《漢語大詞典》:御亭
三国 吴大帝 孙权 所建的亭子,后即以为地名。 南朝 梁 庾肩吾 《乱后行经吴御亭》诗:“ 御亭 一回望,风尘千里昏。” 唐 王维 《送元中丞转运江淮》诗:“东南 御亭 上,莫使有风尘。” 赵殿成 笺注:“太平寰宇记:‘ 御亭驛 在 常州 东南一百三十里。’《舆地志》云:‘ 御亭 在 吴县 西六十里, 吴大帝 所立…… 开皇 九年置为驛,十八年改为 御亭驛 。 李袭誉 改为 望亭驛 。’”
《漢語大詞典》:罗酆山(羅酆山)
道教传说中的山名。传为 酆都大帝 统领的鬼所。后附会为 四川省 丰都县 的 平都山 ,指为冥府所在之地。 晋 葛洪 《枕中书》:“ 张衡 、 杨云 为北方鬼帝,治 罗酆山 。”亦省作“ 罗酆 ”。 唐 李白 《访道安陵遇盖寰》诗:“下笑世上士,沉魂北 罗酆 。” 王琦 注:“真誥:‘ 罗酆山 在北方癸地……山上有六洞,洞中有六宫,輒周围千里,是为六天鬼神之宫也。’註云:‘此即应是北 酆 鬼王决断罪人住处。’”
《国语辞典》:三界公  拼音:sān jiè gōng
闽台一带称玉帝以下的天、地、水三官大帝为三界公。分别于上元(正月十五日)、中元(七月十五日)、及下元(十月十五日)祭祀之。
《漢語大詞典》:富浪
中古时, 法兰克 王 查理大帝 统一 欧洲 西部, 阿拉伯 人因称 西欧 为 法兰克 。 富浪 是 法兰克 的译音。见元史·郭侃传。也译作“佛郎”。 明 人相沿称 葡萄牙 、 西班牙 人为佛郎机。参阅明史·佛郎机传
《国语辞典》: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  拼音:bài zhàn tíng dì guó
东罗马帝国。西元三二四年君士坦丁大帝在博斯普鲁斯海峡旁建立新首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古名拜占庭,所以东罗马帝国也称为「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在宗教上信奉希腊正教,文化上不仅继承了希腊文化,更创造了拜占庭文化。其帝国于一四五三年被鄂图曼土耳其人灭亡。
《国语辞典》: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拼音:yà lì shān dà dì guó
国名。由亚历山大大帝统治,领土包括希腊本土原来的波斯帝国,东至印度河西岸。疆界广大,文化差异又深。在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后分裂为托勒密、塞流卡斯、安提哥内等三国。
《漢語大詞典》:青华帝君(青華帝君)
即 东极青华大帝 ,道教称 太乙救苦天尊 。宋史·方技传下·林灵素:“ 神霄玉清王 者,上帝之长子……其弟号 青华帝君 者,主东方,摄领之。”亦省称“ 青华 ”、“ 青华君 ”。太平广记卷四一引 前蜀 杜光庭 《仙传拾遗·刘无名》:“功满三千,然后黑籍落名, 青华 定籙。” 宋 陆游 《步虚》之一:“半醉骑一鹤,去謁 青华君 。”宋史·方技传下·林灵素:“浸浸造为 青华 正昼临坛、及火龙神剑夜降内宫之事。”
酆都大帝
【佛学大辞典】
(传说)相传即地藏王菩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