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56,分1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四境
四起
群后
方隅
四表
四合
省方
四角
四路
游方
土中
方岳
四塞
四达
方志
《國語辭典》:四境  拼音:sì jìng
四方国境。《孟子。梁惠王下》:「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之二》:「幸四境无虞,三秋式稔。」
《國語辭典》:四起  拼音:sì qǐ
由四方兴起。如:「群雄四起」、「风云四起」。
《國語辭典》:群后  拼音:qún hòu
公卿诸侯。《书经。舜典》:「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汉书。卷七三。韦贤传》:「庶尹群后,靡扶靡卫,五服崩离,宗周以队。」
《國語辭典》:方隅  拼音:fāng yú
部分区域。《晋书。卷四二。列传。唐彬》:「广武将军唐彬受任方隅,东禦吴寇,南临蛮越,抚宁疆场,有绥禦之绩。」
《國語辭典》:四表  拼音:sì biǎo
四方之外。《书经。尧典》:「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文选。陆机。豪士赋序》:「嗟乎!光于四表,德莫富焉。」
《國語辭典》:四合  拼音:sì hé
四面围聚。《文选。班固。西都赋》:「红尘四合,烟云相连。」《聊斋志异。卷二。婴宁》:「有草舍三楹,花木四合其所。」
《漢語大詞典》:省方
巡视四方。《易·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孔颖达 疏:“省视万方,观看民之风俗。” 汉 班固 《东都赋》:“乃动大輅,遵皇衢,省方巡狩。” 唐 杨炯 《送徐录事》诗序:“圣人以叶时同律,义在於省方;皇储以守器承祧,任隆於监国。”清史稿·礼志八:“皇帝省方观民,特举时巡盛典。”
《漢語大詞典》:四角
(1).指方形物的四个角。礼记·檀弓上“蚁结于四隅” 汉 郑玄 注:“画褚之四角,其文如蚁行,往来相交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老爷下车一看,好一座大庄院,只见週围城砖砌墻,四角有四座更楼。”
(2).指建筑物顶四方的四个飞檐。 唐 岑参 《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诗:“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3). 东汉 时 匈奴 左贤王、左谷蠡王、右贤王、右谷蠡王的合称。后汉书·南匈奴传:“其大臣贵者左贤王,次左谷蠡王,次右贤王,次右谷蠡王,谓之四角。”
《漢語大詞典》:四路
(1).指军队进、退、左、右的运动路线。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善者》:“故兵有四路、五动:进,路也;退,路也;左,路也;右,路也。”
(2).四方道路。 唐 汪遵 《杨柳》诗:“ 亚夫 营畔柳濛濛, 隋主 堤边四路通。”
(3).引申指四方,各处。《泠眼观》第四回:“后来无法,只好遣派龟奴鳖腿,四路邀请那些酸秀才到家。”
《國語辭典》:游方(遊方)  拼音:yóu fāng
云游四方。唐。于武陵 访道者不遇诗:「及户无行迹,游方应未归。」《西游记》第四四回:「摇身一变,变做个游方的云水全真。」也作「游方」。
《漢語大詞典》:土中
(1).四方的中心地区。书·召诰:“王来绍上帝,自服于土中。” 孔 传:“言王今来居 洛邑 ,继天为治,躬自服行教化於地势正中。” 孙星衍 疏:“土中谓王城于天下为中也。”汉书·礼乐志:“ 世祖 受命中兴,拨乱反正,改定京师于土中。” 颜师古 注:“谓都 洛阳 。” 晋 潘岳 《西征赋》:“考土中于斯邑,成建都而营筑。”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夫九州之地, 洛阳 为土中,风雨之所交也。” 清 钱谦益 《河南河南府知府郭中宁授中宪大夫制》:“ 河南 故称土中,乃作 雒 。”
(2).地下。晋书·庾亮传:“ 亮 将葬, 何充 会之,叹曰:‘埋玉树於土中,使人情何能已。’”
《國語辭典》:方岳  拼音:fāng yuè
1.四方之岳。晋。王嘉《拾遗记》卷八:「达乃进其妹,权使写九州江湖方岳之势。」
2.人名。(西元1199~1262)字巨山,号秋崖,宋祁门人。绍定进士,南宋后期,诗名极大,可与刘克庄相伯仲。著有秋崖先生小稿。
《國語辭典》:方岳(方嶽)  拼音:fāng yuè
四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
《國語辭典》:四塞  拼音:sì sài
1.四方藩卫的国家。《礼记。明堂位》:「四塞世告至,此周公明堂之位也。」
2.四境均有要塞、天险,比喻险固。《史记。卷六九。苏秦传》:「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
3.充塞四方。《汉书。卷九八。元后传》:「其夏,黄雾四塞终日。」《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旁魄四塞,云布雾散。」
4.四方蔽塞。宋。文天祥〈正气歌序〉:「乍晴暴热,风道四塞。」
《國語辭典》:四达(四達)  拼音:sì dá
1.通达四方的道路。《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逵。」
2.通达四方,风行天下。《礼记。乐记》:「周道四达,礼乐交通。」
3.通晓事理。三国魏。嵇康 答向子期难养生论:「若比之于内视反听,爱气啬精,明白四达,而无执无为。」
《國語辭典》:方志  拼音:fāng zhì
记载一地的地理环境、气候、产物、史迹跟人文的书。《周礼。地官。诵训》:「掌道方志,以诏观事。」也作「地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