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化人汉文帝

相关人物
刘恒(汉文帝)


《汉书》卷四〈文帝纪〉~34~
赞曰: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身衣弋绨,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帐无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南越尉佗自立为帝,召贵佗兄弟,以德怀之,佗遂称臣。与匈奴结和亲,后而背约入盗,令边备守,不发兵深入,恐烦百姓。吴王诈病不朝,赐以几杖。群臣袁盎等谏说虽切,常假借纳用焉。张武等受赂金钱,觉,更加赏赐,以愧其心。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断狱数百,几致刑措。呜呼,仁哉!

例句

以德化人汉文帝,侧身修道周宣王。 杜牧 皇风

《漢語大詞典》:化人
(1).有幻术的人。列子·周穆王:“ 周穆王 时,西极之国有化人来,入水火,贯金石;反山川,移城邑;乘虚不坠,触实不硋。” 张湛 注:“化幻人也。” 清 赵翼 《〈小仓山房集〉中有〈咏物诗〉戏用其韵镜》诗:“谁从对面偷描我,忽漫分身作化人。”
(2).指有道术的人。《关尹子·四符》:“譬如化人,若有厌生死心、超生死心,止名为妖,不名为道。”
(3).佛教谓佛、菩萨变形为人,以化度众生者。翻译名义集·寺塔坛幢:“ 周穆王 时, 文殊 、 目连 来化, 穆王 从之。即列子所谓化人者是也。” 宋 苏轼 《同正辅表兄人游白水山》诗:“因随化人履巨迹,得与仙兄躡飞鞚。” 王十朋 注:“ 自水巖 有大足迹,世谓之佛迹。今‘化人’,则借以言佛耳。”
(4).仙人。 前蜀 杜光庭 《温江县招贤观众斋词》:“歷代化人,随机济物,大惟邦国,普及幽明,俱赖神功,咸承景貺。” 金 雷琯 《龙德宫》诗:“綵仗竟无金母降,仙裾犹忆化人携。” 清 吴伟业 《海市》之二:“灝气空濛万象来,非烟非雾化人裁。”
(5).劝化人;教化人。 唐 黄滔 《丈六金身碑》:“夫帝王之道,理世也;释氏之教,化人也。理世之与化人,盖殊路而同归。” 宋 王禹偁 《柳府君墓碣铭》:“有 唐 以武勘乱,以文化人。”
《漢語大詞典》:化人宫
(1).仙人所居之处。语本列子·周穆王:“化人之宫构以金银,络以珠玉;出云雨之上,而不知下之据,望之若屯云焉。” 谭作民 噩梦诗:“举足又入化人宫,屈指太一与泰鸿。”
(2).指寺庙。 明 高启 《孤园寺》诗:“欲问 南朝 常侍宅,已为西域化人宫。”《剪灯馀话·武平灵怪录》:“厌见阎浮劫火红,荒山独守化人宫。”
《國語辭典》:文化人  拼音:wén huà rén
深受文化影响,或对文化方面有所贡献的人。
《漢語大詞典》:化人厂(化人廠)
火葬场。红楼梦第七八回:“他哥嫂听了这话,一面得银,一面催人立刻入殮,抬往城外化人厂上去了。”
分類:火葬
《國語辭典》:化人场(化人場)  拼音:huà rén cháng
火葬场,焚化尸体的地方。《水浒传》第二六回:「那妇人带上孝,一路上假哭养家人,来到城外化人场上,便叫举火烧化。」《金瓶梅》第二七回:「被宋仁走到化人场上,拦著尸首,不容烧化。」也作「化人厂」。
分類:火葬
《漢語大詞典》:不言
(1).不说。《书·说命上》:“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禀令。” 晋 孙绰 《天台山赋》:“恣语乐以终日,等寂默於不言。”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九:“空堂黄昏暮,我坐默不言。”
(2).不依靠语言。谓以德政感化人民。老子:“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管子·心术上:“故必知不言无为之事,然后知道之纪。”南史·王俭传:“所以得厝私怀,实由禀明公不言之化。”
(3).不料。 唐 宋之问 《桂阳三日述怀》诗:“愚谓嬉游长似昔,不言流寓歘成今。”
《國語辭典》:无为(無為)  拼音:wú wéi
1.不从事人为干预,而任万物自然生长之意。《老子》第三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2.以德化民,不采政刑。《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宋。王安石 赠上元宰梁之仪承议诗:「民欺自不忍,县治本无为。」
3.勿、不要、不必。《文选。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无为守穷贱,轗轲长苦辛。」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丞相主簿欲检校帐下。公语主簿:『欲与主簿周旋,无为知人几案閒事。』」
4.县名。位于安徽省芜湖县西。三国时曹操攻孙权,筑城于此,师老无功,因称无为城。宋置无为县,明时省县入州,清仍之,至民国改州为县。
5.佛教用语。非造作,非条件构成的。如:「虚空是无为法。」
《國語辭典》:无为而治(無為而治)  拼音:wú wéi ér zhì
以德化民,不施加刑罚,而能平治天下。《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唐。张谓〈虞帝庙碑铭。序〉:「于斯之时,君明于上,人化于下,山川鬼神,亦莫不宁,鸟兽鱼鳖,众乎咸若,无为而治,其圣也欤。」
《國語辭典》:治化  拼音:zhì huà
治理教化。《庄子。缮性》:「及唐虞,始为天下,兴治化之流。」《魏书。卷三三。李先传》:「三皇五帝治化之典,可以补王者神智。」
《國語辭典》:化度  拼音:huà dù
教化众生,使渡越脱离苦海。唐。薛戎 游烂柯山诗四首之二:「只今成佛宇,化度果难量。」
《漢語大詞典》:狐妖
旧谓狐能化人作祟,故称“狐妖”。 清 唐甄 潜书·丑奴:“ 汴 人为之语曰:‘狐妖犹可,人妖杀我。’”
《国语辞典》:伊秉绶(伊秉绶)  拼音:yī bǐng shòu
人名。(西元1754~1815)字组似,号墨卿,清福建宁化人。乾隆进士,官至扬州知府。工诗词古文,尤精翰墨,根柢于汉碑,所作清劲古拙,体势独出,复以隶法入楷、行、草诸体,兼得颜鲁公笔意,遂独树一帜,卓然名家。著有《留春草堂集》。
《漢語大詞典》:讹心(訛心)
感化人心。 唐 陈鸿 《庐州同食馆记》:“以通知政术为 合肥郡 太守,质平讹心,风俗丕变,民知敬道,吏不敢欺。”
《漢語大詞典》:褒化
谓以褒奖来教化人。 汉 荀悦 申鉴·政体:“惟稽五赦以绥民中,一曰原心,二曰明德,三曰劝功,四曰襃化,五曰权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