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万邦(萬邦)
(1).所有诸侯封国。后引申为天下,全国。书·尧典:“协和万邦,黎民於变时雍。”《诗·大雅·文王》:“仪刑 文王 ,万邦作孚。” 郑玄 笺:“仪法 文王 之事,则天下咸信而顺之。” 三国 魏 曹植 《上责躬应诏诗表》:“君临万邦,万邦既化。” 唐 白居易 《贺雨》诗:“遂下罪己詔,殷勤告万邦。” 明 张居正 《恭励圣学诗》:“元后辅万邦,绥猷良不易。” 刘师培 《古书疑义举例补·虚数不可实指之例》:“古代邦国狭小, 虞 夏 之交,计有万国,而后世遂有万邦之语。”
(2).泛指众多的国家。 郭沫若 《新华颂·毛泽东的旗帜迎风飘扬》:“我们反抗侵略,睦邻万邦,要保卫世界和平,必须有力量。”
《漢語大詞典》:秦人
秦 代统一全国,开展对外交通,北方和西方的邻国往往称 中国 人为“秦人”。直至 汉 晋 ,仍沿用此称。史记·大宛列传:“闻 宛 城中新得 秦 人,知穿井,而其内食尚多。”汉书·匈奴传上:“穿井筑城,治楼以藏穀,与 秦 人守之。” 颜师古 注:“ 秦 时有人亡入 匈奴 者,今其子孙尚号 秦 人。”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二·汉人唐人秦人:“ 马永卿 引《西域传》言:‘ 秦 人,我匄若马。’註:‘谓中国人为 秦 人。’”
《國語辭典》:国人(國人)  拼音:guó rén
1.本国人。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谐讔》:「臧纥丧师,国人造侏儒之歌。」唐。韩愈 题楚昭王庙诗:「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间茅屋祭昭王。」
2.全国的人。《孟子。梁惠王下》:「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史记。卷四四。魏世家》:「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
3.路人。《荀子。性恶》:「且化礼义之文理,若是则让乎国人矣。」
《國語辭典》:兵部  拼音:bīng bù
古代官制六部之一。三国魏置五兵尚书,隋唐时设立兵部,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之政。
《國語辭典》:羲和  拼音:xī hé
1.称唐虞时掌历法之官羲氏及和氏。
2.神话传说中为太阳驾车的人。《广雅。释天》:「日御谓之羲和,月御谓之望舒。」
《國語辭典》:国论(國論)  拼音:guó lùn
1.有关国家重大事项的讨论、主张。《汉书。卷八三。薛宣朱博传。薛宣》:「其法律任廷尉有馀,经术文雅足以谋王体,断国论。」
2.全国的舆论。如:「自从这个事件发生以后,国论纷纷,民心愤慨,影响不少。」
《國語辭典》:倾国(傾國)  拼音:qīng guó
1.倾覆邦国。指亡国。《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此离树别党,倾国之道也。」
2.形容非常美丽。参见「倾国倾城」条。《二刻拍案惊奇》卷九:「眼角偷传倾国貌,心苗曾倩多情种。」后亦代指极美丽的女子。唐。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3.全国。比喻人数极为众多。唐。杜甫〈留花门〉诗:「胡为倾国至,出入暗金阙?」《聊斋志异。卷七。金和尚》:「当是时,倾国瞻仰,男女喘汗属于道。」
《國語辭典》:倾国倾城(傾國傾城)  拼音:qīng guó qīng chéng
使全城、全国的人都为之倾倒爱慕。语本《汉书。卷九十七。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形容女子极为美丽动人。《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子龙见妇人身穿缟素,有倾国倾城之色。」《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看那小姐已觉得倾国倾城,便道:『有如此绝色佳人,何怕不中姑娘之意!』」也作「倾城倾国」。
分類:女子美丽
《國語辭典》:度支  拼音:dù zhī
开支。唐。韩愈 送水陆运使韩侍御归所治序:「朝廷从其议,秋果倍收,岁省度支钱千三百万。」
《國語辭典》:一统(一統)  拼音:yī tǒng
1.全国由一个政府统治而不分裂。如:「大一统是《春秋》大义,就是强调一统的重要性。」
2.一齐。《老残游记》第一九回:「再赌一场,一统算帐。」
3.一座。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二折:「我久以后索与他盖一所设象的祠,建一统纪节的碑。」元。刘时中〈端正好。众生灵遭磨障套。尾声〉曲:「立一统碑碣字数行,将德政因由都载上。」
4.古代历法以一千五百三十九岁为一统。汉。王充《论衡。谰时》:「积日为月,积月为时,积时为岁,千五百三十九岁为一统。」
《國語辭典》:正统(正統)  拼音:zhèng tǒng
1.君主时代,嫡系相承的系统。宋。陆游 喜杨廷秀秘监再入馆诗:「呜呼大厦倾,孰可任梁栋,愿公力起之,千载传正统。」
2.学术、政治、宗教等从创建以来一脉相传的嫡派。
3.明英宗年号(西元1436~1449)。
《漢語大詞典》:十道
(1).指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的十个方面。尚书大传卷一下:“五作十道,孝力为右。” 郑玄 注:“十道,谓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恭、夫和、妻柔、姑慈、妇听者也。”
(2).十个行政区域。 唐 贞观 初,分全国为 关内 、 河南 、 河东 、 河北 、 山南 、 淮南 、 江南 、 陇右 、 剑南 、 岭南 等十道。
(3).十个行政区域。 元 代 江南 行台所辖十道: 江东 建康道 、 江西 湖东道 、 江南 浙西道 、 浙东 海右道 、 江南 湖北道 、 岭北 湖南道 、 岭南 广西道 、 海北 广东道 、 海北 海南道 、 福建 闽海道 。参阅元史·百官志二
(4).即十善。不犯十恶。见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六。
《漢語大詞典》:阖境(闔境)
边界以内的全部地方。有时指全国。 晋 刘琨 《劝进表》:“外以絶敌人之志,内以固闔境之情。”旧唐书·夏侯孜传:“帑稟空虚,军资窘竭,寃流闔境,寇逼连甍。” 宋 鲁应龙 《闲窗括异志》:“卒大恐引去,闔境获免。”
《國語辭典》:偏安  拼音:piān ān
封建王朝失去中原地区而偏处于部分领土,称为「偏安」。《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國語辭典》:大赦  拼音:dà shè
国家遇有特别情况时,由元首发布命令,赦免若干罪犯,或予以减刑。《三国演义》第八○回:「丕即传旨,大赦天下。」
《漢語大詞典》:皇居
(1).皇宫。亦指皇城。 汉 孔融 《荐祢衡表》:“钧天广乐,必有奇丽之观;帝室皇居,必畜非常之寳。” 南朝 宋 颜延之 《直东宫答郑尚书》诗:“皇居体寰极,设险祇天工。”旧唐书·牛徽传:“国步方艰,皇居初復。” 清 曹寅 《闻恢复长沙志喜》诗之一:“日高开彩仗,春色满皇居。”
(2).犹天下,全国。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七:“京师正得皇居之中, 黄 汴 环流,漕运储廪,可仰亿万。”原注:“皇居,一作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