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有针线(有针线)  拼音:yǒu zhēn xiàn
比喻做事聪明,有步骤,有计画。《西湖二集》卷一六:「若是朱淑真的父母是个有针线的人,一去访问,便知细的。」
《國語辭典》:以珠弹雀(以珠彈雀)  拼音:yǐ zhū tán què
用珍珠当弹丸来打鸟雀。比喻行事轻重倒置,得不偿失。语本《庄子。让王》:「以随候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國語辭典》:优柔寡断(優柔寡斷)  拼音:yōu róu guǎ duàn
行事犹豫不决,不能当机立断。《官场现形记》第一二回:「这位胡统领最是胆小,凡百事情,优柔寡断。」
《國語辭典》:游刃有馀(遊刃有餘)  拼音:yóu rèn yǒu yú
好的厨师宰牛时刀刃在骨节间的空隙运转,觉得空隙还很大。语本《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閒,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閒,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馀地矣。」后以游刃有馀比喻对于事情能胜任愉快,从容而不费力。如:「这件工作对他而言,有如庖丁解牛,游刃有馀。」也作「游刃有馀」。
《漢語大詞典》:游刃(遊刃)
(1).运刀自如。语本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閒,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閒,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 南朝 梁 沈约 《牷雅》诗:“庖丁游刃, 葛卢 验声。” 金 王若虚 《真定县令国公德政碑》:“而 羿 之注矢,左右俯仰皆可以命中,而庖丁之游刃,批隙导窾无非理间之自然,何独至於为政者而疑之哉!” 明 徐渭 《自浦城进延平》诗:“以知庖丁者,游刃有餘歷。”
(2).比喻做事从容自如,轻松利落。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 晋 兴寧 中,沙门 竺法义 ,山居好学,住在 始寧 保山 ,游刃众典,尤善《法华》。” 明 王世贞 《二酉山房记》:“间以餘力游刃,发之乎诗若文,又以纸贵乎通邑大都,不脛而驰乎四裔之内。”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上》:“ 阮亭 謁选得 扬州 推官,游刃行之,与诸士游讌无虚日。” 孙犁 《澹定集·与友人论传记》:“ 司马迁 在写过一个人物之后,有‘ 太史公 曰’一小段文字,谈他对这一人物的印象和评价,也是在若即若离之间,游刃于褒贬爱憎之外。”参见“ 游刃有餘 ”。
典出庄子·养生主, 庖丁 为 文惠君 解牛,技艺精熟,受到称赞, 庖丁 云:“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於硎。彼节者有閒,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閒,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后以“游刃”谓观察事物透彻,技艺精熟,运用自如。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一·竺法义:“ 深 见其幼而颖悟,劝令出家,於是栖志法门,从 深 受学,游刃众典,尤善《法华》。” 唐 骆宾王 《秋日山行简梁大官》诗:“得性虚游刃,忘言已弃筌。” 唐 杨炯 《唐上骑都尉高君神道碑》:“四林游刃,八水忘筌,能祛有漏之因,早得无生之法。” 明 李贽 《与友朋书》:“ 周 善藏,非万全不发,故人但见其巧於善刀,而不见其能於游刃。”
《國語辭典》:有斤两(有斤兩)  拼音:yǒu jīn liǎng
比喻重要、有分量。如:「在艺坛上,他可是个有斤两的人物!」《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易》有云:「『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你只看他这『积』字、『馀』字、这『必』字,何等有斤两有把握!只可惜世人都把他作老生常谈,读过去了。」
《國語辭典》:抓挠(抓撓)  拼音:zhuā nao
1.搔。如:「猴子最会满身抓挠。」
2.抓取、获得。如:「别抓挠东西!」「不能为了多抓挠几个钱,做出丢脸的事。」
3.互相争斗。如:「他们两人抓挠起来了。」
4.比喻做事,料理事务。《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二人正在那里打点,只见安公子也跑来帮著抓挠。」
5.比喻依赖、凭靠。如:「先将活动的准备工作做好,到时才不会慌了手脚,没的抓挠。」
《漢語大詞典》:遮三瞒四(遮三瞞四)
谓说话、做事多方掩饰,不爽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三回:“你且告诉了我,我自有主意,可不要遮三瞒四的;説得明白,找出人来,你们也好脱累。”
《國語辭典》:知高识低(知高識低)  拼音:zhī gāo shì dī
应对进退,懂得人情世故。《二刻拍案惊奇》卷六:「金生是个聪明的人。在他门下,知高识低,温和待人。」《隋唐演义》第三○回:「你小小年纪,倒知高识低,晓得事务。」
《漢語大詞典》:驵侠(駔俠)
谓做事狡黠,带有侠气。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二·吕光:“其狱未结,而 高 去位, 徐 事尽化乌有矣。駔侠至此,可怖哉。” 明 沈德符 《敝帚轩剩语·类隽类函》:“ 吴 中 郑山人 虚舟 ,名 若庸 ,有嶲才,少駔侠,多作犯科事。”
《國語辭典》:择地而蹈(擇地而蹈)  拼音:zé dì ér dào
形容作事小心谨慎。《歧路灯》第五八回:「学生定要择地而蹈,宁可失之严,不可失之纵也!」
《國語辭典》:砸锅(砸鍋)  拼音:zá guō
比喻办事失败。如:「好好做,别砸锅!」
《國語辭典》:直截了当(直截了當)  拼音:zhí jié liǎo dàng
形容说话或做事乾净俐落,毫不拐弯抹角。《镜花缘》第六五回:「紫芝妹妹嘴虽利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的。」也作「直接了当」、「直捷了当」。
《國語辭典》:瞻前顾后(瞻前顧後)  拼音:zhān qián gù hòu
1.兼顾前后。比喻做事谨慎周密。《汉书。卷一○○。叙传下》:「放诞之徒,缘间而起,瞻前顾后,正其终始。」《红楼梦》第三七回:「既开社,便要作东。虽然是个顽意儿,也要瞻前顾后,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了人,然后方大家有趣。」也作「顾后瞻前」。
2.形容做事犹豫不决,顾虑太多。《朱子语类。卷八。总论。为学之方》:「且如项羽救赵,既渡,沉船破釜,持三日粮,示士必死,无还心,故能破秦。若瞻前顾后,便做不成。」
《漢語大詞典》:违天逆理(違天逆理)
做事残忍,违背天道伦理。周书·文帝纪上:“ 侯莫陈悦 违天逆理,酷害良臣,自以专戮罪重,不恭詔命,阻兵 水洛 ,彊梁 秦 陇 。”亦作“ 违天害理 ”、“ 违天悖理 ”。南齐书·魏虏传:“ 武帝 之胤悉被诛戮,初无报効,而反为今主尽节,违天害理。”《金瓶梅词话》第九一回:“当初这厮在日,专一违天害理,贪财好色,奸骗人家妻子。”明史·王直传:“今敌肆猖獗,违天悖理,陛下但宜固封疆,申号令,坚壁清野。”
《國語辭典》: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拼音:tóu tòng yī tóu,jiǎo tòng yī jiǎo
比喻只顾眼前,对问题不作通盘考虑,不从根本上解决。如:「真正好的医师,不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找出病源,予以诊治。」也作「头疼医头,脚疼医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