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修 → 脩修”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服道
谓潜心修道。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景林寺:“静行之僧,绳坐其内,飱风服道,结跏数息。” 唐 陆龟蒙 《游楞伽精舍》诗:“服道身可遗,乞閒心已诺。”宋史·晁迥传:“ 迥 善吐纳养生之术,通释 老 书……性乐易宽简,服道履正。”
分類:潜心修道
《漢語大詞典》:行门(行門)
(1).围棋法,隔一路叫行门。《围棋义例》:“门,闭也,闭之使不得出曰门。隔一路曰行门,二路曰大门。”
(2).佛教语。谓修道境界。 清 龚自珍 《礼龙树斋结鬘都序》:“行门七门:持少多戒第一门;半跏第二门;治阿那波那第三门;持名第四门;坐时歷别,观时不二第五门;行起解絶第六门;结不思议金色光世界第七门。”
《漢語大詞典》:黄箓(黄籙)
(1).指道士所做道场。道士设坛祈祷,所用符箓,皆为黄色,故称。 唐 康骈 剧谈录·崔道枢食井鱼:“ 韦 乃 道枢 之姑子也,数日后寄梦於母云:‘以杀鱼获罪,所至之地即水府,非久当受重谴,可急修黄籙道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老苏族谱记:“ 公济 虽得弗问,而愤愤不能堪,诉之於天,许黄籙十坛。” 明 徐复祚《投梭记·奠江》:“一壁厢去请 清真观 道官建黄籙大醮追荐他。”
(2).道家洁斋之法。隋书·经籍志四:“受者必先洁斋……其洁斋之法,有黄籙、玉籙、金籙、涂炭等斋。”后即指隐居修道。 唐 马戴 《失意书怀赠知己》诗:“直道何由启圣君,非才谁敢议论文。心存黄籙兼丹诀,家忆青山与白云。”
《國語辭典》:道号(道號)  拼音:dào hào
1.修道者的法号或别号。《三国演义》第三五回:「吾师覆姓司马,名徽,字德操,颍川人也。道号『水镜先生』。」
2.泛指别号。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下:「今日轻俊后生辈,乘酒纵笔,题识书画卷轴,有不著姓名,止题道号者,得不有愧于前辈乎?」
分類:修道隐逸
《漢語大詞典》:灵宅(靈宅)
(1).隐士或修道者的住所。 唐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禁山开祕宇,復户洁灵宅。”自注:“詔隶二十户免徭以奉洒扫。”云笈七籤卷一○四:“﹝太极真人 杜冲 ﹞闻 文始先生 登真,乃於兹灵宅栖玄学道。”
(2).兆域,墓地。 宋 苏辙 《东茔老翁井斋僧疏》:“右伏以先君太子太师,兆自 东山 ,躬卜灵宅。”
《漢語大詞典》:仙宗
修道求仙的要旨。 唐 孟郊 《求仙曲》诗:“仙教生为门,仙宗静为根。持心若妄求,服食安足论?”
《漢語大詞典》:鹤音(鶴音)
鹤的鸣叫声。比喻修道者、隐逸者的声音。 唐 孟郊 《投赠张端公》诗:“鸞步独无侣,鹤音仍寡儔。”
《漢語大詞典》:饵药(餌藥)
服药。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养生:“凡欲饵药, 陶隐居 《太清方》中总録甚备,但须精审,不可轻脱。” 宋 龚颐正 芥隐笔记·饵药:“人无故不应饵药。”特指修道服用养生长寿药。新唐书·成汭传:“﹝ 汭 ﹞晚喜术士,饵药滨死而苏。”宋史·方技传·丁少微:“ 少微 长服气,多饵药,年百餘岁,康强无疾。”
《漢語大詞典》:道念
(1).修道的信念。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五:“畴昔希道念,而今果天矜。” 明 李贽 《与曾继泉书》:“果生死道念真切,在家方便,尤胜出家万倍。”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杂记之三》:“女笑曰:‘儿非无益与君者,君道念已坚,成功可冀。’”
(2).表示怀念之情。《天雨花》第十四回:“榜后料理家务,即可起身,冬间必须到邸。各房戚族,可为我道念,亦无他嘱。”
《漢語大詞典》:灵期(靈期)
(1).死期。逸周书·度邑:“惟二神授朕灵期,予未致未休。” 朱右曾 校释:“灵读为零,落也。梦神示以徂落之期。”
(2).帝王登基之日。 唐 王勃 《梓州通泉县惠普寺碑》:“灵期肸蠁,龟龙负 河 洛 之图;帝绪氤氲,贤哲举乾坤之策。”
(3).指修道成仙或神灵降临之时。云笈七籤卷九六:“灵期自有时,携袂乃俱上。”《宋史·乐志八》:“灵期訢合,祠节齐庄。”
(4).发迹得意之期。 唐 王勃 《为人与蜀城父老第二书》:“及其攀穹运,接灵期,乘云雷而清八极,和阴阳而调万品。”
《漢語大詞典》:道室
寺观。亦指修道者专用于修道的房间。 晋 葛洪 神仙传·王远:“同郡太尉 陈耽 为 远 营道室,旦夕朝拜之。” 唐 贾岛 《赠温观主》诗:“弊庐道室虽隣近,自乐冬阳炙背闲。”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五:“先公晚在乡郡,但寝与食外,朝夕惟处道室中静默,有独坐至夜分者。”
《漢語大詞典》:鹤粮(鶴糧)
指隐居修道者的口粮。 唐 皮日休 《暇日独处寄鲁望》诗:“园蔬预遣分僧料,廩粟先教算鹤粮。” 明 曹学佺 《戊辰二日夜光堂及来江亭少憩》诗:“鹤粮资拾橡,僧菜学烧畬。”
《国语辞典》:女官  拼音:nǚ guān
1.在宫中执事的女子。《西游记》第一二回:「正嚷处,只见四五个女官,两三个太监,扶著他,直至殿上。」
2.女性道士,在道教门中修道的女道士。也作「女冠」、「女黄冠」。
《國語辭典》:正果  拼音:zhèng guǒ
修行者證道,获得成就,称为「正果」。后比喻美好的结局。《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谁知是老大一段姻缘,几乎把女子一生断送了!还亏得后来成了正果。」
《漢語大詞典》:托死
道教称修道者死去为魂魄升仙而去,遗下躯壳,并非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