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交货(交貨)  拼音:jiāo huò
将货物交付、转让给别人。如:「本公司销售的产品一向准时交货,商誉甚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二回:「我道:『不知要几天交货?』委员道:『二十天、一个月,都可以。』」
《漢語大詞典》:发爵(發爵)
付给酒爵。《礼记·祭统》:“古者於禘也,发爵赐服,顺阳义也。”孔丛子·巡狩:“天子先问百年者所在而亲见之,然后覲方岳之诸侯,有功德者则发爵赐服,以顺阳义。”
分類:付给
《國語辭典》:工资(工資)  拼音:gōng zī
劳工从事工作而由雇主以现金或实物等方式给付的报酬。
《漢語大詞典》:押春
旧时 华中 一带称农民佃田时预付给地主的押金。 江 南一带叫押板。
《國語辭典》:佣金  拼音:yòng jīn
买卖货物时,中间人或仲介人所得的金钱。也称为「用钱」。
《漢語大詞典》:事例钱(事例錢)
按例付给的薪给。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四:“﹝伍伯﹞乃曰:‘某每岁公税,享六十緡事例钱。苟无败闕,终身优渥。’” 清 顾炎武 日知录·俸禄:“‘事例钱’,盖如今之工食。”
《国语辞典》:挑钱(挑钱)  拼音:tiāo qián
付给帮忙搬运货物及行李者的钱,称为「挑钱」。《文明小史》第三九回:「话未说完,外面挑夫吵起来道:『快快付挑钱,我们还要去赶生意哩!』」
《國語辭典》:包银(包銀)  拼音:bāo yín
旧时戏院按时付给剧团或主要演员约定的酬劳。也作「包金」。
《漢語大詞典》:润笔资(潤筆資)
指付给作诗文书画的人的报酬。 宋 曾慥 高斋漫录:“ 欧公 作 王文正 墓碑,其子 仲仪 諫议送金酒盘醆十副,注子二把,作润笔资。” 清 赵翼 《稚存见题贱照有十万黄金之嘲走笔戏答》诗:“老年生计略可支,不过卖文钱、润笔资。”
《國語辭典》:信托(信託)  拼音:xìn tuō
1.信任委托。《文明小史》第二一回:「花清翁要是信托我,却须各事听我做主。」
2.依《信托法》规定,委托人依法律、契约或遗嘱之方式,将财产权移转或为其他处分,使受托人依信托本旨,为受益人之利益或为特定之目的,管理或处分信托财产之关系。
《國語辭典》:预付(預付)  拼音:yù fù
事先支付。如:「这次聚餐的费用已经预付了。」
《國語辭典》:稿费(稿費)  拼音:gǎo fèi
出版机构付给作者的酬劳。其种类包括文章、绘画、摄影等作品。如:「他除了教书,还写些文章,赚点稿费。」也作「稿酬」。
《漢語大詞典》:局钱(局錢)
付给侍宴妓女的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九回:“去年六月间, 唐玉生 代我叫过一个,我却连名字也忘了,并且那一个局钱还没有开发他呢。”
分類:付给妓女
《漢語大詞典》:质付(質付)
谓以抵押的方式付给。 清 焦循 《剧说》卷四:“询以旧袍,曰:‘已质付酒家矣。’”
分類:抵押付给
《漢語大詞典》:指付
将事情托付给指定的人。 唐 韩愈 《司徒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从舅氏学将兵数百人,悉识其材鄙怯勇,指付必堪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