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22,分4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调度
会计
使用
兵力
行子
罢免
信使
邮传
仙吏
乐生
引水
桂籍
兵书
武官
先遣
《國語辭典》:调度(調度)  拼音:diào dù
安排配置。如:「调度有方」。《花月痕》第一四回:「走进垂花门,见堂中正乱腾腾的摆设,谡如却坐在炕上调度。」
《國語辭典》:会计(會計)  拼音:kuài jì
1.记录与衡量政府或企业经营绩效与财务状况的职务。《周礼。天官。司会》:「以逆群吏之治,而听其会计。」《孟子。万章下》:「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
2.担任会计职务的人。
《國語辭典》:会稽(會稽)  拼音:guì jī
1.地名。浙江省旧县名,今与山阴县合并为绍兴县。
2.山名。位于浙江省绍兴县东南。参见「会稽山」条。
《國語辭典》:使用  拼音:shǐ yòng
1.运用、利用。《西游记》第三二回:「我这里还有八戒、沙僧,都是徒弟,凭你调度使用。」
2.钱财的花费。《红楼梦》第五五回:「一年学里吃点心,或者买纸笔,每位有八两银子的使用。」
《國語辭典》:兵力  拼音:bīng lì
军队的实力,包括人员和武器装备。《后汉书。卷八七。西羌传。论曰》:「朝议惮兵力之损,情存苟安。」《儒林外史》第一回:「若以兵力服人,浙人虽弱,恐亦义不受辱。」
《國語辭典》:行子  拼音:háng zi
1.帝王出巡时随从的警卫人员。《宋史。卷一四四。仪卫志二》:「编排禁卫行子一十人,执从物御龙直三十人,执伞扇天武一十人,崇政殿亲从拦前一十人。」
2.称呼不喜欢的人或物。《儿女英雄传》第三回:「谁想到了次日早上,等到日出,也不见赶露儿来,华忠抱怨道:『这些小行子们,再靠不住。』」也作「行行子」。
《國語辭典》:罢免(罷免)  拼音:bà miǎn
1.罢黜官阶或免除官职。《旧唐书。卷九四。列传。李峤》:「中宗以峤昌言时政之失,辄请罢免,手制慰谕而不允,寻令复居旧职。」
2.公民对民选的公职人员,如总统、立法委员、直辖市长、县(市)长、地方议员等,在其法定任期届满前,依法以投票方式使其去职。
3.在各级人民团体中,团体成员对其选举出之理事长、理监事等,在其任期届满前,依法或组织章程以投票方式使其去职。
《國語辭典》:信使  拼音:xìn shǐ
奉命传递讯息、信函的使者。《南史。卷六四。徐文盛传》:「文盛深德景,遂密通信使,都无战心,众咸愤怨。」《文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故遣信使,晓谕百姓以发卒之事。」
《漢語大詞典》:邮传(郵傳)
(1).传舍,驿馆。 宋 王禹偁 《商於驿记后序》:“ 吴 、 越 、 江 、 淮 、 荆 、 湘 、 交 、 广 ,郡吏上计,皇华宣风,憧憧往来,皆出是郡,盖半天下矣。故邮传之盛,甲於它州。” 元 周权 《宵征》诗:“野路无邮传,迢迢第几程。” 清 赵翼 《送邑侯高松亭调任宿迁》诗:“邮传连三省,漕渠过万艘。”
(2).借指驿丞、驿吏等人员。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此等朝辞禁门,情态即异,暮宿村县,威福便行,驱追邮传,折辱守宰,公私劳扰,民不聊生。”
《漢語大詞典》:仙吏
仙界、天庭的职事人员。《西游记》第五回:“那 齐天府 下二司仙吏,早晚伏侍,﹝ 大圣 ﹞祇知日食三餐,夜眠一榻,无事牵萦,自由自在。”《西游记》第五回:“祇见 蟠桃园 土地、力士同 齐天府 二司仙吏,都在那里把门。” 明 陈梦璧 《寻幽珠玑岩饮甘泉》诗:“几许鮫人泣得出,但凭仙吏袖将归。”
《漢語大詞典》:乐生(樂生)
谓以生为乐。列子·杨朱:“可在乐生,可在逸身,故善乐生者不窶。”《汉书·董仲舒传》:“穷急愁苦而上不救,则民不乐生;民不乐生,尚不避死,安能避罪。” 宋 曾巩 《叙盗》:“方且结草苇以自託於坏隄毁垾之上,士有飢饿之迫,无乐生之情,其屡发而为盗,亦情状之可哀者也。” 巴金 《生》:“他们并非对于生已感到厌倦,相反的,他们倒是乐生的人。”
分類:乐生为乐
《國語辭典》:引水  拼音:yǐn shuǐ
1.导引水流。《三国志。卷二八。魏书。邓艾传》:「宜开河渠,可以引水浇溉。」唐。韩愈〈招杨之罘〉诗:「洒扫县中居,引水经竹间。」
2.船舶进出港口或在江河、内海一定区域内航行时,经由熟悉航道的人员或有驾驶船舶经验的人引领进出,以确保船舶的航行安全。也称为「引航」。
《國語辭典》:桂籍  拼音:guì jí
科举考试登第人员的名籍。宋。徐铉 庐陵别朱观先辈诗:「桂籍知名有几人,翻飞相续上青云。」
《國語辭典》:桂林一枝  拼音:guì lín yī zhī
桂林,月中的桂树。桂林一枝比喻才能优异、出类拔萃。《晋书。卷五二。郤诜传》:「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國語辭典》:兵书(兵書)  拼音:bīng shū
古代军事著作的统称。如《孙子》、《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等均属之。《汉书。卷三○。艺文志》:「至于孝成,命任宏论次兵书为四种。」《三国演义》第六一回:「操心中郁闷,閒看兵书。」
《國語辭典》:武官  拼音:wǔ guān
1.武职官员。相对于文官而言。
2.专指驻外使馆的武职官员。多由三军军官中选派,担任军事性职务。
《漢語大詞典》:先遣
行动前先派出去担任联络、侦察等任务的(队伍或人员)。如:先遣队;先遣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