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10,分128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音书
寄书
书郎
藏书
尺书
书堂
遗书
简书
遗书
成书
书令
大书
家书
书画
书卷
《國語辭典》:音书(音書)  拼音:yīn shū
1.书信、消息。唐。沈佺期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诗:「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宋。欧阳修〈蝶恋花。腊雪初消梅蕊绽〉词:「望极不来芳信断,音书纵有争如见。」
2.关于音韵学的书籍,统称为「音书」。
分類:音讯书信
《國語辭典》:寄书(寄書)  拼音:jì shū
1.寄信。北周。庾信 竹杖赋:「亲友离绝,妻拿流转,玉关寄书,章台留钏。」清。张景祁〈双双燕。玳梁对语〉词:「怕负了深闺,寄书香缕。」
2.邮寄书籍。如:「委托书局代为寄书。」「他到邮局帮远在美国的朋友寄书。」
《骈字类编》:书郎(书郎)
白居易 重过秘书旧房诗 昔为白面书郎去,今作苍须赞善来。
《國語辭典》:藏书(藏書)  拼音:cáng shū
1.收藏书籍。《韩非子。喻老》:「书者言也,言生于知,知者不藏书。」《红楼梦》第四二回:「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
2.收藏的书籍。宋。赵抃 书院诗:「雨久藏书蠹,风高老屋斜。」
3.书名。明李贽撰。泛论古今,不以示人,故称为「藏书」。
《國語辭典》:尺书(尺書)  拼音:chǐ shū
1.书信。唐。杜甫 逢唐兴刘主簿弟诗:「分手开元末,连年绝尺书。」《太平广记。卷四一九。柳毅》:「尺书远达兮,以解君忧。」
2.简册。汉。王充《论衡。书解》:「秦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书,文篇具在。」
《漢語大詞典》:书堂(書堂)
(1).学堂。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上开府广饶公郑常墓志铭》:“就经黌舍,略见书当;习武兵栏,偏知剑术。”《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达生 辞了母亲,又到书堂中去了。”
(2).书房。 唐 赵嘏 《送权先辈归觐信安》诗:“小斋松岛上,重叶覆书堂。” 宋 陆游 《戏咏闲适》:“暮秋风雨暗江津,不下书堂已过旬。”
分類:学堂书房
《國語辭典》:遗书(遺書)  拼音:yí shū
1.前代散逸的书。《汉书。卷三○。艺文志》:「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
2.前人遗著,由后人替他刊行的,称为「遗书」。如船山遗书、章氏遗书。
3.死者所遗留的文字。《三国演义》第五七回:「公瑾有王佐之才,今忽短命而死,孤何赖哉?既遗书特荐子敬,孤敢不从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将及危急之际,写下遗书二纸,将一纸付与鲁氏。」
4.留下书信。如:「遗书出走」。
《國語辭典》:简书(簡書)  拼音:jiǎn shū
秦汉以前无纸,古人将文字书写于竹简上,称为「简书」。后泛指文书、信函。《诗经。小雅。出车》:「岂不怀归,畏此简书。」唐。李商隐 筹笔驿:「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國語辭典》:遗书(遺書)  拼音:wèi shū
寄信给人。《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备当遗书于曹操,劝令解和。」
《漢語大詞典》:成书(成書)
(1).完整的书。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八:“ 子容 又图其形制,著为成书,上之,詔藏於祕阁。”
(2).成为一部书。 鲁迅 《〈南腔北调集〉题记》:“便名之曰《南腔北调集》,准备和还未成书的将来的《五讲三嘘集》配对。”
分類:成书完整
《漢語大詞典》:书令(書令)
文书,命令。晋书·儒林传·孔衍:“﹝ 衍 ﹞避地 江 东, 元帝 引为安东参军,专掌记室。书令殷积,而 衍 每以称职见知。”
分類:文书命令
《國語辭典》:大书(大書)  拼音:dà shū
1.民间说唱艺术中一种说书。以说历史演义、英雄战争、扑刀赶棒之类的故事为主。与有说有唱、敷衍烟花粉黛、儿女私情的小书相对。
2.以大字书写。
3.特别记载或书写。如:「大书特书」。
《國語辭典》:家书(家書)  拼音:jiā shū
家属来往的书信。唐。杜甫 春望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三国演义》第三六回:「程昱赚得徐母笔迹,乃仿其字体,诈修家书一封。」也作「家信」。
《國語辭典》:书画(書畫)  拼音:shū huà
1.书法与绘画等艺术作品。《新唐书。卷八一。三宗诸子传。惠文太子范传》:「又聚书画,皆世所珍者。」唐。杜甫〈观薛少保书画壁〉诗:「惜哉功名忤,但见书画传。」
2.写字和画图。
《國語辭典》:书卷(書卷)  拼音:shū juàn
书籍。《南史。卷一八。臧焘传》:「孤贫勤学,行止书卷不离手。」北周。庾信 自古圣帝名贤画赞。高凤好书不知流麦:「麦流虽远,书卷犹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