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中道
合乎道义。《礼记·中庸》:“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孔颖达 疏:“从容閒暇而自中乎道。”汉书·董仲舒传:“万民皆安仁乐谊,各得其宜,动作应礼,从容中道。” 明 杨慎 丹铅总录·人品·尹和靖对宋高宗:“儒者对君之言,从容中道若此,所养可知矣!”
分類:中道道义
《國語辭典》:中道  拼音:zhōng dào
1.道路的中央。《礼记。曲礼上》:「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
2.中正的大道。《孟子。尽心下》:「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獧乎!」唐。柳宗元〈时令论下〉:「圣人之为教,立中道以示于后。」
3.半路、中途。《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徂。」唐。孟郊〈审交〉诗:「结交若失人,中道生谤言。」
4.中年。《三国演义》第五四回:「人若无妻,如屋无梁,岂可中道而废人伦!」
5.佛教用语:(1)不落入苦行和纵欲两种极端的修行方法。也就是八正道。《中阿含经》卷五六:「五比丘!舍此两边,有取中道。」(2)对现象的观察不落入实有或虚无两种思想的极端。《中论》卷四:「离有无两边,故名为中道。」
《国语辞典》:个中道理(个中道理)  拼音:gè zhōng dào lǐ
这里面的道理。如:「没有吃过苦的人,很难体会个中道理。」
分类:里面道理
《国语辞典》:中道而废(中道而废)  拼音:zhōng dào ér fèi
事情尚未完成,就停止不做了。《论语。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废。」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但恐立志不坚,中道而废。」也作「中途而废」。
《分类字锦》:按辔中道(按辔中道)
宋史礼志仁宗猎于城南东韩村自玉津园去辇乘马分骑士数千为左右翼节以鼓旗合围场径十馀里部队相应帝按辔中道亲挟弓矢屡获禽焉是时道傍居人或蓄狐兔凫雉驱场中帝谓田猎以训武事非专所获也悉纵之免围内民田一岁租仍召父老劳问
分类:蒐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