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破琴绝弦(破琴絕絃)  拼音:pò qín jué xián
毁琴断弦。表示无知音,不在鼓琴。《吕氏春秋。孝行览。本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国语辞典》:韶光似箭  拼音:sháo guāng sì jiàn
形容时光像箭一样飞逝不再。明。黄元吉《流星马》第一折:「端的是韶光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趱少年。」
《國語辭典》:绝版(絕版)  拼音:jué bǎn
出版品不再印行出版。如:「这本书已经绝版了,所以必须善加保存。」
《國語辭典》:噤若寒蝉(噤若寒蟬)  拼音:jìn ruò hán chán
蝉嘶于夏秋,不久即死。古人不察,以为蝉到寒天,不能发声,乃以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语本《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如:「自从被上司数落之后,他便噤若寒蝉,再也不敢发表意见了。」
《國語辭典》:解甲归田(解甲歸田)  拼音:jiě jiǎ guī tián
脱下铠甲,回家种田。指军人退伍后回乡务农。如:「他跟著部队东奔西跑许多年,心里最盼望的是能早日解甲归田。」
《國語辭典》:解甲投戈  拼音:jiě jiǎ tóu gē
卸下盔甲,放下武器。比喻休战、不再战争。汉。扬雄 解嘲:「叔孙通起于枹鼓之间,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仪,得也。」三国魏。钟会 蜀平上言:「群寇困逼,知命穷数尽,解甲投戈。」也作「解甲倒戈」。
《國語辭典》:解甲休士  拼音:jiě jiǎ xiū shì
卸下盔甲让士兵休息。比喻休战、不再战斗。汉。张昶〈西岳华山堂阙碑铭〉:「遂解甲休士,阵而不战。」也作「解甲休兵」。
《漢語大詞典》:马入华山(馬入華山)
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 华山 之阳,放牛于 桃林 之野,示天下弗服。”后因以“马入华山”表示天下太平,不再打仗。 北周 庾信 《贺平邺都表》:“当今 鹿臺 已散, 离宫 已遣,兵藏武库,马入 华山 。”亦作“ 马放南山 ”。《说岳全传》第一回:“其时天下太平已久,真个是: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五穀丰登,万民乐业。”
《漢語大詞典》:免验
本应检验的因某原因不再检验。例如:免验报关的商品。
《國語辭典》:撂开手(撂開手)  拼音:liào kāi shǒu
1.撇开、不再过问。《红楼梦》第二八回:「我知道你不理我,我只说一句话,从今以后撂开手。」
2.手放得开。比喻经济宽裕。程乙本《红楼梦》第五九回:「这几年著实宽绰了,如今挪进来,也算撂开手了,还只无厌。」
《國語辭典》:醴酒不设(醴酒不設)  拼音:lǐ jiǔ bù shè
不设美酒。语出《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初,元王敬礼申公等,穆生不耆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及王戊即立,常设,后忘设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比喻主人待客之礼渐衰。《幼学琼林。卷三。饮食类》:「待人礼衰,曰醴酒不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