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船锚(船锚)  拼音:chuán máo
稳定船舶的铁制倒钩。一端有铁链与船身相连,抛到水底或岸上,可使船停住。如:「水手们拉起船锚,准备继续向前航行。」
《国语辞典》:钢凿(钢凿)  拼音:gāng záo
钢铁制的凿子。前端为锋利的刃口,另一端用锤子敲击,用来铲削各种材料的表面或凿洞。
《国语辞典》:棒状杆菌(棒状杆菌)  拼音:bàng zhuàng gǎn jùn
一种微生物,属于革兰氏阳性杆菌,因其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而得名。棒状杆菌无芽孢,大多数菌株无动力。此类菌体广泛存在人体与动物的黏膜及皮肤上,在人体可致病者为白喉杆菌。
《国语辞典》:竹竿舞  拼音:zhú gān wǔ
一种舞蹈表演。由两个表演者两手各持竹竿的一端,配合音乐节奏左右来回开合,其他表演者以单脚在竹竿间跳跃,避免被夹到。如:「这场竹竿舞十分精彩,连观众们都纷纷加入表演,一起同乐。」
《国语辞典》:墨水规(墨水规)  拼音:mò shuǐ guī
一种画图器具。一端用钢制成两片合并起来如鸦嘴形的尖片,用来画直线或圆形。如:「传统的师傅,常用墨水规划线取直。」
《国语辞典》:接物镜(接物镜)  拼音:jiē wù jìng
显微镜上用于接近观察物一端的透镜。镜头较短的为低倍镜,较长的为高倍镜。
《國語辭典》:浮签(浮簽)  拼音:fú qiān
附著而可以揭下的纸签。《福惠全书。卷四。莅任部。文移诸式》:「该房送印时,须贴浮签于当印处,注明斜正等式。」
《漢語大詞典》:割线
与曲线相交于两个或更多的点的直线
从圆心出发通过该圆某一圆弧一个端点到该弧另一端的切线画的直线
《漢語大詞典》:镦短
施压力于加热了的铁棒的一端,把它锻粗锻短(如用锤击)
《國語辭典》:火棒  拼音:huǒ bàng
一种表演用的短棒。在棒子的一端裹布,浇上酒精,点燃后在黑暗中挥舞,可呈现出各种曲线形的火光,非常美丽壮观。
《漢語大詞典》:刮板
一端有一横条的带柄工具,横条上装有皮革或橡胶片,用以在(如人行道、窗玻璃或甲板)面上布开、推开或拭去液体
用来修平新模制的砖的木板
《國語辭典》:拐棍  拼音:guǎi gùn
1.拐杖。《红楼梦》第八三回:「看见老婆子手中拿著拐棍,赶著一个不乾不净的毛丫头道:『我是为照管这园中的花果树木来到这里,你作什么来了!』」
2.流氓、坏蛋。《野叟曝言》第三六回:「那装幌子,支空头,偷天换日的拐棍,历任以来,也不知夹死了多少!」
《國語辭典》:拐杖  拼音:guǎi zhàng
支撑身体的手杖。《儒林外史》第一回:「敲了一会,里面一个婆婆,拄著拐杖,出来说道:『不在家了。』」
《國語辭典》:拐杖(枴杖)  拼音:guǎi zhàng
供人扶持的手杖。如:「爷爷的拐杖是用上好的木材做成的。」也作「拐棍」。
《国语辞典》:红缨枪(红缨枪)  拼音:hóng yīng qiāng
武器名。在长柄的一端装有尖锐的金属枪头,枪头和柄相连的部分装饰著红色缨带。也称为「扎枪」。
《國語辭典》:旱烟袋(旱煙袋)  拼音:hàn yān dài
1.一种吸旱烟的用具。参见「旱烟筒」条。
2.专指装烟丝的小袋。通常挂在旱烟管的一端,以皮或布等制成。
《漢語大詞典》:合欢梁(合歡梁)
旧时婚礼中新婚夫妇各执一端的锦带。以其相联如桥梁,故称。说郛卷三一引无名氏《戊辰杂钞》:“女初至门,壻去丈许逆之,相者授以红緑连理之锦,各持一头,然后入,俗谓之通心锦,又谓之合欢梁。言夫妇自此相通如桥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