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八公山上鸣鹤
 
心胆闻风折
 
晋家风鹤
 
淮鹤
  
鸣鹤
 
相关人物
苻坚


《晋书》卷七十九〈谢安列传·(奕子)谢玄〉~2082~
及苻坚自率兵次于项城,众号百万,而凉州之师始达咸阳,蜀汉顺流,幽并系至。先遣苻融、慕容炜、张蚝、苻方等至颍口,梁成、王显等屯洛涧。诏以玄为前锋、都督徐兖青三州扬州之晋陵幽州之燕国诸军事,与叔父征虏将军石、从弟辅国将军琰、西中郎将桓伊、龙骧将军檀玄、建威将军戴熙、扬武将军陶隐等距之,众凡八万。玄先遣广陵相刘牢之五千人直指洛涧,即斩梁成及成弟云,步骑崩溃,争赴淮水。牢之纵兵追之,生擒坚伪将梁他、王显、梁悌、慕容屈氏等,收其军实。坚进屯寿阳,列阵临肥水,玄军不得渡。玄使谓苻融曰:「君远涉吾境,而临水为阵,是不欲速战。诸君稍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坚众皆曰:「宜阻肥水,莫令得上。我众彼寡,势必万全。」坚曰:「但却军,令得过,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杀之。」融亦以为然,遂麾使却阵,众因乱不能止。于是玄与琰、伊等以精锐八千涉渡肥水。石军距张蚝,小退。玄、琰仍进,决战肥水南。坚中流矢,临阵斩融。坚众奔溃,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胜计,肥水为之不流。馀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获坚乘舆云母车,仪服、器械、军资、珍宝山积,牛马驴骡骆驼十万馀。诏遣殿中将军慰劳,进号前将军、假节,固让不受。赐钱百万,䌽千匹。

简释

风声鹤唳:指因兵败而惊惧。清黄景仁《寿阳》:“地经白马青丝后,山在风声鹤唳中。”

典故
句践胆
   
握火
 
会稽耻
 
卧薪
   
相关人物
勾践


《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句践世家〉~742~
吴既赦越,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吴越春秋》卷八〈勾践归国外传·勾践七年〉~95~
越王念复吴雠非一旦也,苦身劳心,夜以接日。目卧则攻之以蓼,足寒则渍之以水,冬常抱,夏还握火,愁心苦志,悬胆于户,出入尝之,不绝于口。

简释

饮胆:喻失败后刻苦自砺,奋发用强,报仇雪耻。唐刘驾《姑苏台》:“勾践饮胆日。吴酒正满杯。”


例句

句践胆未尝,夫差心已误。 于濆 经馆娃宫

越王尝胆安可敌,远取石田何所益。 刘长卿 登吴古城歌

勾践饮胆日,吴酒正满杯。 刘驾 姑苏台

感恩身既许,激节胆犹尝。 张九龄 钱王尚书出边

思焦面如病,尝胆肠似绞。 李贺 春归昌谷

即事须尝胆,苍生可察眉。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

猛将宜尝胆,龙泉必在腰。 杜甫 寄董卿嘉荣十韵

报雠只是闻尝胆,饮酒不曾妨刮骨。 王维 燕支行

典故
尝胆权谋


《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句践世家〉~742~
吴既赦越,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典故
一斗之胆
 
胆大姜伯约

相关人物
姜维


《三国志》卷四十四〈蜀书·姜维传〉~067~
会厚待维等,皆权还其印号节盖。会与维出则同舆,坐则同席,谓长史杜预曰:「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会既构邓艾,艾槛车徵,因将维等诣成都,自称益州牧以叛。欲授维兵五万人,使为前驱。魏将士愤怒,杀会及维,维妻子皆伏诛。南朝宋·裴松之注引《世语》曰:「维死时见剖,胆大斗大。」

简释

胆大姜伯约:喻有胆量、勇猛。唐韩捆《送刘将军》:“胆大欲期姜伯约,功多不让李轻车。”


例句

一斗之胆撑脏腑,如磥之筋碍臂骨。 施肩吾 壮士行

胆大欲期姜伯约,功多不让李轻车。 韩翃 送刘将军

典故

《三国志》卷四十四〈蜀书·姜维传〉~067~
会厚待维等,皆权还其印号节盖。会与维出则同舆,坐则同席,谓长史杜预曰:「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会既构邓艾,艾槛车徵,因将维等诣成都,自称益州牧以叛。欲授维兵五万人,使为前驱。魏将士愤怒,杀会及维,维妻子皆伏诛。南朝宋·裴松之注引《世语》曰:「维死时见剖,胆如升大。」
典故 
熊丸助读
 
胆作丸


《新唐书》卷一百六十三〈柳公绰列传·仲郢〉~5023~
仲郢字谕蒙。母韩,即皋女也,善训子,故仲郢幼嗜学,尝和熊胆丸,使夜咀咽以助勤。
典故
肝胆成楚越

相关人物
孔子


《庄子集释》卷二下〈内篇·德充符〉~87~
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仲尼曰:「夫子,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丘将以为师,而况不若丘者乎!奚假鲁国!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与庸亦远矣。若然者,其用心也独若之何?」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常季曰:「何谓也?」仲尼曰:「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视丧其足犹遗土也。」唐·成玄英疏:「万物云云,悉归空寂。倒置之类,妄执是非,于重玄道中,横起分别。何异乎肝胆附生,本同一体也,楚越迢递,相去数千,而于一体之中,起数千之远,异见之徒,例皆如是也。」
典故
咸阳镜
 
方镜
  
照胆清
 
照胆镜
 
秦台镜
 
秦家镜
 
秦明镜
 
秦台破心胆
 
秦台镜
  
秦镜照胆
 
肝胆难隐
 
见胆明镜
 
镜照胆


《西京杂记》卷三
高祖初入咸阳宫、周行库府、金玉珍宝不可称言、其尤惊异者有青玉五枝灯、高七尺五寸、作蟠螭以口衔灯。灯燃。……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冑五脏历然无。人有疾病在内则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高祖悉封闭以待项羽。羽并将以东。后不知所在。

简释

秦镜:咏镜。唐刘长卿《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何辞向物开秦镜,却使他人得楚弓。”


例句

诠材秉秦镜,典乐去齐竽。 刘禹锡 奉和吏部杨尚书太常李卿二相公策免后即事述怀赠答十韵

且喜礼闱秦镜在,还将妍丑付春官。 刘长卿 温汤客舍

方寸抱秦镜,声名传楚材。 刘长卿 硖石遇雨宴前主簿从兄子英宅

何辞向物开秦镜,却使他人得楚弓。 刘长卿 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

宝镜凌曙开,含虚净如水。独悬秦台上,万象清光里。 刘长卿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春镜

一日辞秦镜,千秋别汉宫。 司空曙 故郭婉仪挽歌

妾有秦家镜,宝匣装珠玑。 乔知之 定情篇

借取秦宫台上镜,为时开照汉妖狐。 徐夤 咏怀

秦镜无人拭,一片埋雾月。 应稹 谕宝二首

秦人失金镜,汉祖升紫极。 李白 商山四皓

秦帝沦玉镜,留侯降氛氲。 李白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

肝胆诚难隐,妍媸信易穷。 李益 府试古镜

旧是秦时镜,今来古匣中。 李益 府试古镜

照胆常悬镜,窥天自戴盆。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

秦台破心胆,黥阵惊毛发。 杜牧 池州送孟迟先辈

德业悬秦镜,威声隐楚郊。 杜牧 送牛相出镇襄州

梁狱书因上,秦台镜欲临。 杜甫 赠裴南部闻袁判官自来欲有按问

既有虚心鉴,还如照胆清。 卢纶 清如玉壶冰

一振声华入紫薇,三开秦镜照春闱。 蒯希逸 和主司王起

蛾眉不入秦台镜,鹢羽还惊宋国风。 钱起 送钟评事应宏词下第东归

典故

《全唐诗》卷三百九十五〈自问〉
自问彭城子,何人授汝颠。酒肠宽似海,诗胆大于天。断剑徒劳匣,枯琴无复弦。相逢不多合【相逢不得合】,赖是向林泉【颒手响秋泉】。
《國語辭典》:肝胆(肝膽)  拼音:gān dǎn
1.肝和胆。《庄子。大宗师》:「忘其肝胆,遗其耳目。」
2.比喻诚恳、忠诚。《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不任肝胆之切敬,因执事以闻。」
3.指人有血性。《儒林外史》第一四回:「有意气,有肝胆,相与了这样正人君子,也不枉了。」
《國語辭典》:肝胆楚越(肝膽楚越)  拼音:gān dǎn chǔ yuè
言肝胆虽近亦犹楚越之相远。《庄子。德充符》:「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也作「肝胆胡越」。
《國語辭典》:心胆(心膽)  拼音:xīn dǎn
心志胆量。《三国志。卷二八。魏书。钟会传》:「凡败军之将不可以语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心胆已破故也。」
《國語辭典》:尝胆(嘗膽)  拼音:cháng dǎn
比喻刻苦自励。参见「卧薪尝胆」条。《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吴既赦越,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唐。杜甫〈寄董卿喜荣十韵〉:「猛将宜尝胆,龙泉必在腰。」
《國語辭典》:尝胆卧薪(嘗膽臥薪)  拼音:cháng dǎn wò xīn
比喻刻苦自励。参见「卧薪尝胆」条。宋。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叙录》:「正当尝胆卧薪日,却作观山玩水时。」明。朱鼎《玉镜台记》第一二出:「我自愿漆身吞炭,尝胆卧薪,同心协力期雪耻。」
《國語辭典》:胆瓶(膽瓶)  拼音:dǎn píng
颈部细长,腹部圆满,形如悬胆将下坠之势的瓶子。宋。洪迈《夷坚丁志。卷一七。琉璃》:「徽宗尝以北,流离胆瓶十,付小珰,使命匠范金托其里。」《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三出》:「冬季赏雪,胆瓶簪梅数枝。」
《國語辭典》:胆气(膽氣)  拼音:dǎn qì
胆量气魄。《三国志。卷二六。魏书。牵招传》:「虏每犯塞,勒兵逆击,栈辄摧破,于是吏民胆气日锐,荒野无虞。」《三国演义》第四七回:「口才辨给,少有胆气。」
《國語辭典》:胆落(膽落)  拼音:dǎn luò
惊吓至极,勇气全失。《旧唐书。卷一六五。温造传》:「吾夜踰蔡州城擒吴元济,未尝心动,今日胆落于温御史。」
分類:丧胆恐惧
《國語辭典》:风声鹤唳(風聲鶴唳)  拼音:fēng shēng hè lì
东晋时秦主苻坚率众列阵肥水,谢玄等以八千精兵渡水还击,秦兵大败,溃兵听到风声和鹤鸣,皆以为王师已至。典出《晋书。卷七九。谢安传》。后形容极为惊慌疑惧。宋。李曾伯 醉蓬莱。问金城方略词:「见说棋边,风声鹤唳,胆落胡虏。」《红楼梦》第一○二回:「贾珍方好,贾蓉等相继而病。如此接连数月,闹得两府俱怕。从此风声鹤唳,草木皆妖。」也作「鹤唳风声」。
《國語辭典》:鹤唳风声(鶴唳風聲)  拼音:hè lì fēng shēng
形容极度的惊恐疑惧。参见「风声鹤唳」条。明。张景《飞丸记》第七出:「还是你鹤唳风声自惊慌。」
《國語辭典》:抱冰  拼音:bào bīng
比喻刻苦自励。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冬常抱冰,夏还握火,愁心苦志,悬胆于户,出入尝之。」
《漢語大詞典》:抱冰公事
旧时官场谓清苦的差事。 宋 陶谷 清异录·官志:“ 蒙州 立山县 丞 晁觉民 自中原避兵南来,因仕霸朝,食料衣服,皆市于邻邑,一吏专主之;既回,物多毫末,皆置诸狱。当其役者曰:‘又管抱冰公事也。’”
《國語辭典》:卧薪尝胆(臥薪嘗膽)  拼音:wò xīn cháng dǎn
越王句践战败后以柴草卧铺,并经常舔尝苦胆,以时时警惕自己不忘所受苦难的故事。见《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后用以比喻刻苦自励。《宋史。卷四三五。儒林传五。胡安国传》:「太上皇帝劫制于彊敌,生往死归,此臣子痛心切骨,卧薪尝胆,宜思所以必报也。」宋。苏轼 拟孙权答曹操书:「仆受遗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也作「悬胆」、「尝胆」、「尝胆卧薪」。
《漢語大詞典》:薪胆(薪膽)
(1).卧薪尝胆。比喻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元 王逢 《书无题后偶感燕太子丹事》诗之三:“几年薪胆泣孤婴,一夕南风马角生。” 明 张煌言 《上鲁国主启》:“臣焚香开读,知主上薪胆忧危,较昔倍甚。” 柳亚子 《明思文皇帝忌辰作》诗:“薪胆生涯惟此日,沧桑浩劫竟成灰。”
(2).引申为发愤图强的动力。 李大钊 《这一周》:“我们在这一天,应该回思过去一切的痛史,以作国民的薪胆。”
《漢語大詞典》:饮胆(飲膽)
同“ 尝胆 ”。 谓刻苦自励,志图复兴。语本史记·越王句践世家:“ 吴 既赦 越 , 越王 句践 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於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 会稽 之耻邪?’” 南朝 梁元帝 《答王僧辩等劝进令》:“枕戈饮胆,扣心泣血。”参见“ 尝胆卧薪 ”。
《國語辭典》:尝胆卧薪(嘗膽臥薪)  拼音:cháng dǎn wò xīn
比喻刻苦自励。参见「卧薪尝胆」条。宋。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叙录》:「正当尝胆卧薪日,却作观山玩水时。」明。朱鼎《玉镜台记》第一二出:「我自愿漆身吞炭,尝胆卧薪,同心协力期雪耻。」
《漢語大詞典》:胆如斗(膽如斗)
见“ 胆大如斗 ”。
《國語辭典》:胆大如斗(膽大如斗)  拼音:dǎn dà rú dǒu
人极有胆量。《艺文类聚。卷一七。人部一。胆》:「《世语》曰:『姜维死时见剖,胆大如斗。』」《孤本元明杂剧。单刀会。第二折》:「有一个赵子龙胆大如斗。」
分類:胆量极大
《國語辭典》:丸熊  拼音:wán xióng
以熊胆制成丸药。语本《新唐书。卷一六三。柳公绰传》:「母韩,即皋女也。善训子,故仲郢幼嗜学。尝和熊胆丸,使夜咀咽,以助勤。」后用以形容母教。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二出:「但愿题名玉署,通籍金闺,庶慰丸熊,更消织锦。」
《漢語大詞典》:照胆(照膽)
(1).相传 秦 咸阳宫 中有大方镜,能照见五脏病患。女子有邪心者,以此镜照之,可见胆张心动。见《南京杂记》卷三。后因以“照胆”为典,极言明镜可鉴。 北周 庾信 《镜赋》:“镜乃照胆照心,难逢难值。” 唐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照胆常悬镜,窥天自戴盆。” 宋 司马光 《留别东郡诸僚友》诗之三:“ 楚国 良金百鍊精,深藏求售价连城。岂徒 丰 狱吹毛利,兼有 秦 臺照胆明。” 明 刘基 《古镜词》:“百鍊青铜曾照胆,千年土蚀萍花黶。”
(2).剑名。 南朝 梁 陶弘景 古今刀剑录:“ 武丁 在位五十九年,以元年岁次戊午铸一剑,长三尺,铭曰照胆。”
《國語辭典》:秦镜(秦鏡)  拼音:qín jìng
传说秦宫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能照见人的五脏六腑,鉴别人心邪正。见《西京杂记》卷三。后用以指明镜,能分辨是非、善恶。唐。刘长卿 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诗:「何辞向物开秦镜,却使他人得楚弓。」唐。元稹〈谕宝〉二首之二:「秦镜无人拭,一片埋雾月。」
《漢語大詞典》:诗胆(詩膽)
诗人的胆识。 唐 刘叉 《自问》诗:“酒肠宽似海,诗胆大於天。” 清 厉鹗 《二月十六日吴尺凫招同袁舒雯沉栾城符幼鲁赵谷林意林杭大宗丁敬身包家山看桃花》诗:“岂如我辈诗胆顽,解使长云雨还阁。” 姚锡钧 《题大觉乡居百绝》:“ 王郎 诗胆诚奇絶,苦茗回甘耐我思。”
分類:诗人胆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