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7,分33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典故
白日系长绳
采绳纤手
长绳缚
长绳系日
赤绳
赤绳系足
绳枢
一绳何系
词典
绳床
绳墨
玉绳
长绳
准绳
金绳
绳绳
典故
日中鸦
 
白日系长绳
 
系白日
 

《淮南子》卷七〈精神训〉~28~
古未有天地之时,惟像无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闵,澒濛鸿洞,莫知其门。有二神混生,经天营地,孔乎莫知其所终极,滔乎莫知其所止息,于是乃别为阴阳,离为八极,刚柔相成,万物乃形,烦气为虫,精气为人。是故精神,天之有也;而骨骸者,地之有也。精神入其门,而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是故圣人法天顺情,不拘于俗,不诱于人,以天为父,以地为母,阴阳为纲,四时为纪。天静以清,地定以宁,万物失之者死,法之者生。夫静漠者,神明之宅也;虚无者,道之所居也。是故或求之于外者,失之于内;有守之于内者,失之于外。譬犹本与末也,从本引之,千枝万叶莫不随也。夫精神者,所受于天也;而形体者,所禀于地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背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故曰一月而膏,二月而胅,三月而胎,四月而肌,五月而筋,六月而骨,七月而成,八月而动,九月而躁,十月而生。形体以成,五藏乃形,是故肺主目,肾主鼻,胆主口,肝主耳。外为表而内为里,开闭张歙,各有经纪。故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天有四时、五行、九解、三百六十六日,人亦有四支、五藏、九窍、三百六十六节。天有风雨寒暑,人亦有取与喜怒。故胆为云,肺为气,肝为风,肾为雨,脾为雷,以与天地相参也,而心为之主。是故耳目者日月也,血气者风雨也。日中有踆乌,而月中有蟾蜍。日月失其行,薄蚀无光;风雨非其时,毁折生灾;五星失其行,州国受殃。汉·高诱注:「踆,犹蹲也,谓三足乌。」
典故
半作帆
 
纹锦制帆
 
采绳纤手
  
锦帆龙舟
  
锦缆龙舟
 
长堤帆影
  
龙艘锦缆


《隋书》卷二十四〈食货志〉~686~
又造龙舟凤艒,黄龙赤舰,楼船篾舫。募诸水工,谓之殿脚,衣锦行?,执青丝缆挽船,以幸江都。帝御龙舟,文武官五品已上给楼船,九品已上给黄篾舫,舳舻相接,二百馀里。
《大业拾遗记》
大业十二年,炀帝将幸江都,命越王侑留守东都。宫女半不随驾,争泣留帝,言辽东小国,不足以烦大驾,愿择将征之。攀车留借,指血染鞅,帝意不回,因戏飞白题二十字,赐守宫女云:我梦都好,征辽亦偶然。但存颜色在,离别只今年。车驾既行,师徒百万前驱。大桥未就,则命云屯将军麻叔谋浚黄河入汴堤,使胜巨舰。叔谋禦命甚酷,以铁脚木鹅试彼浅深。鹅止,谓浚河之夫不忠,队伍死冰下。至今儿啼闻人言麻胡来,即止。其讹言畏人皆若是。帝离都旬日,幸宋何妥所进车。车前只轮高广,疏钉为刃。后只轮庳下,以柔榆为之,使滑劲不滞。使牛禦马(车名)自都抵汴郡。日进禦女车。车<车宪>垂鲛绡纲,杂缀片玉鸣铃,行摇玲珑,以混车中笑语,冀左右不闻也。长安贡禦车女袁宝儿,年十五,腰肢纤堕,骏憨多态,帝宠爱之,特厚。时洛阳进合蒂迎辇花,云得之嵩山坞中,人不知名,采者异而贡之。会帝驾适至,因以迎辇名之。花外殷紫,内素腻,菲芬粉蕊,心深红,跗争两花,枝干烘翠,类通草,无刺。叶圆长薄,其香气农芬馥,或惹襟袖,移日不散,嗅之令人不多睡。帝令宝儿持之,号曰司花女。时诏虞世南、草征辽指挥德音敕于帝侧,宝儿注视久之,帝谓世南曰:"昔传飞燕可掌上舞,朕常谓儒生饰于文字,岂人能若是乎?及今得宝儿,方昭前事。然多憨态,今注目于卿,卿才,人可便嘲之。"世南应诏为绝句曰:学画鸦黄半未成,垂肩亸袖太憨生。缘憨却得君王惜,长把花枝傍辇行。上大悦。至汴,帝御龙舟,萧妃乘凤舸,锦帆彩缆,穷极侈靡。舟前为舞台,台上垂蔽日帘,帘即蒲泽国所进,以负山蛟睫幼莲根丝贯小珠间睫编成,虽晓日激射,而光不能透。每舟择妙丽长白女子千人,执雕板缕金楫,号为殿脚女。
《炀帝开河记》
龙舟既成,泛江沿淮而下,至大粱,又别加修饰,砌以七宝金玉之类,于是取吴越民间女年十五六岁者五百人,谓之殿脚女,至于龙舟御楫,即每船用彩缆十条,每条用垫脚女十人、嫩羊十口,令殿脚女与羊相间而行牵之……时舳舻相继,连接千里,自大梁至淮口,联绵不绝。锦帆过处,香闻百里。
典故
南越书生
 
吊终军
 
问长缨
 
持长缨
 
挥长缨
 
系南越
  
终童志
 
终军愤
 
终军请缨
  
请缨北阙
 
请缨手
 
请缨日
 
请缨系粤
 
请长缨
 
长绳缚
  
长缨缚
 
长缨缚戎主
 
长缨系

相关人物
终军


《汉书》卷六十四下〈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列传下·王褒〉~282~
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天子大说,赐南越大臣印绶,壹用汉法,以新改其俗,令使者留填抚之。越相吕嘉不欲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语在南越传。军死时年二十馀,故世谓之「终童」。唐·颜师古注:「言如马羁也。」

简释

请长缨:指立志报国,降服强敌。唐白居易《元和十二年淮寇未平》:“愚计忽思飞短檄,狂心便欲请长缨。”


例句

请缨期系虏,枕草誓捐躯。 元稹 哭吕衡州六首之三

何劳短兵接,自有长缨缚。 刘长卿 奉和李大夫同吕评事太行苦热行兼寄院中诸公仍呈王员外

遂令辞短褐,仍欲请长缨。 刘长卿 至德三年春正月时谬蒙差摄海盐令闻王师收二京因书事寄上浙西节度李侍郎中丞行营五十韵

见说圣君能仄席,不知谁是请长缨。 崔涂 己亥岁感事

寄谢山东妙,长缨徒自欺。 李峤 军师凯旋自邕州顺流舟中

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 李白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雄如马武皆弹剑,少似终军亦请缨。 杜牧 东兵长句十韵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杜甫 岁暮

系越有长缨,封关祗一丸。 独孤及 贾员外处见中书贾舍人巴陵诗集览之怀旧代书寄赠

岛夷今可料,系颈有长缨。 独孤及 送长孙将军拜歙州之任

愚计忽思飞短檄,狂心便欲请长缨。 白居易 元和十三年淮寇未平诏停岁仗愤然有感率尔成章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祖咏 望蓟门

惆怅萧关道,终军愿请缨。 耿湋 旅次汉故畴

愿骑单马仗天威,挼取长绳缚虏归。 万齐融 仗剑行

吾君贤相事南征,独宿军厨负请缨。 薛能 相国陇西公南征能以留务独宿府城作

始见儒者雄,长缨系馀孽。 钱起 送薛判官赴蜀

决胜无遗策,辞天便起缨。 钱起 送郑书记

为儒多不达,见学请长缨。 马戴 送武陵王将军

请缨系南粤,凭轼下东藩。 魏徵 叙怀

典故
系日
 

晋·傅玄《九曲歌》
岁暮景迈时光绝。安得长绳系白日。

例句

长绳系日住,贯索挽河流。 张说 奉和圣制观拔河俗戏应制

长绳难系日,自古共悲辛。 李白 拟古十二首

朝朝暮暮愁海翻,长绳系日乐当年。 李贺 梁台古愁

既无长绳系白日,又无大药驻朱颜。 白居易 浩歌行

长绳系日虽难绊,辨口谈天不易穷。 罗隐 酬黄从事怀旧见寄

长绳系日未是愚,有翁临镜捋白须。 赵牧 对酒

愿得长绳系取日,光临天子万年春。 阎朝隐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

金绳倘留客,为系日光斜。 骆宾王 陪润州薛司空丹徒桂明府游招隐寺

典故 

《太平广记》卷一百五十九〈定数十四婚姻·定婚店〉~42~
杜陵韦固,少孤,思早娶妇,多歧,求婚不成。贞观二年,将游清河,旅次宋城南店。客有以前清河司马潘昉女为议者,来旦期于店西龙兴寺门。固以求之意切,旦往焉。斜月尚明,有老人倚巾囊,坐于阶上,向月检书。觇之,不识其字。固问曰:「老父所寻者何书?固少小苦学,字书无不识者。西国梵字,亦能读之。唯此书目所未觌,如何?」老人笑曰:「此非世间书,君因得见。」固曰:「然则何书也?」曰:「幽冥之书。」固曰:「幽冥之人,何以到此?」曰:「君行自平,非某不当来也。凡幽吏皆主人生之事,主(「主」原作「生」,据明抄本改)人可不行其中乎?今道途之行,人鬼各半,自不辨耳。」固曰:「然则君何主?」曰:「天下之婚牍耳。」固喜曰:「固少孤,尝愿早娶,以广后嗣。尔来十年,多方求之,竞不遂意。今者人有期此,与议潘司马女,可以成乎?」曰:「未也,君之妇适三岁矣。年十七,当入君门。」因问囊中何物?曰:「赤绳子耳,以系夫妇之足,及其坐则潜用相系。虽仇敌之家,贵贱悬隔,天涯从宦,吴楚异乡,此绳一系,终不可逭。君之脚已系于彼矣,他求何益。」曰:「固妻安在?其家何为?」曰:「此店北卖菜家妪女耳。」固曰:「可见乎?」曰:「陈尝抱之来,卖菜于是。能随我行,当示君。」及明,所期不至,老人卷书揭囊而行。固逐之入菜(「菜」原本作「米」,据明抄本改)市。有眇妪,抱三岁女来,弊陋亦甚。老人指曰:「此君之妻也。」固怒曰:「杀之可乎?」老人曰:「此人命当食大禄,因数而食邑,庸可杀乎?」老人遂隐。「固磨一小刀,付其奴曰:「汝素事,能为我杀彼女,赐汝万钱。」奴曰:「诺。」明日,袖刀入菜肆中,于众中刺之而走。一市纷扰,奔走获免。问奴曰:「所刺中否?」曰:「初刺其心,不幸才中眉间。」尔后求婚,终不遂。又十四年,以父荫参相州军(「军」原作「君」,据明抄本改)。刺史王泰俾摄司户掾,专鞫狱,以为能,因妻以女。可年十六七,容色华丽。固称惬之极。然其眉间常贴一花钿,虽沐浴閒处,未尝暂去。岁馀,固逼问之,妻潸然曰:「妾郡守之犹子也,非其女也。畴昔父曾宰宋城,终其官。时妾在襁褓,母兄次殁。唯一庄在宋城南,与乳母陈氏居,去店近,鬻蔬以给朝夕。陈氏怜小,不忍暂弃。三岁时,抱行市中,为狂贼所刺。刀痕尚在,故以花子覆之。七八年间,叔从事卢龙,遂得在左右,以为女嫁君耳。」固曰:「陈氏眇乎?」曰:「然,何以知之?」固曰:「所刺者固也。」乃曰奇也。因尽言之,相敬逾极。后生男鲲,为雁门太守,封太原群左夫人。知阴骘之定,不可变也。宋城宰闻之,题其店曰「定婚店」。

《太平广记》卷一百五十九〈定数十四婚姻·定婚店〉~42~
杜陵韦固,少孤,思早娶妇,多歧,求婚不成。贞观二年,将游清河,旅次宋城南店。客有以前清河司马潘昉女为议者,来旦期于店西龙兴寺门。固以求之意切,旦往焉。斜月尚明,有老人倚巾囊,坐于阶上,向月检书。觇之,不识其字。固问曰:「老父所寻者何书?固少小苦学,字书无不识者。西国梵字,亦能读之。唯此书目所未觌,如何?」老人笑曰:「此非世间书,君因得见。」固曰:「然则何书也?」曰:「幽冥之书。」固曰:「幽冥之人,何以到此?」曰:「君行自平,非某不当来也。凡幽吏皆主人生之事,主(「主」原作「生」,据明抄本改)人可不行其中乎?今道途之行,人鬼各半,自不辨耳。」固曰:「然则君何主?」曰:「天下之婚牍耳。」固喜曰:「固少孤,尝愿早娶,以广后嗣。尔来十年,多方求之,竞不遂意。今者人有期此,与议潘司马女,可以成乎?」曰:「未也,君之妇适三岁矣。年十七,当入君门。」因问囊中何物?曰:「赤绳子耳,以系夫妇之足,及其坐则潜用相系。虽仇敌之家,贵贱悬隔,天涯从宦,吴楚异乡,此绳一系,终不可逭。君之脚已系于彼矣,他求何益。」曰:「固妻安在?其家何为?」曰:「此店北卖菜家妪女耳。」固曰:「可见乎?」曰:「陈尝抱之来,卖菜于是。能随我行,当示君。」及明,所期不至,老人卷书揭囊而行。固逐之入菜(「菜」原本作「米」,据明抄本改)市。有眇妪,抱三岁女来,弊陋亦甚。老人指曰:「此君之妻也。」固怒曰:「杀之可乎?」老人曰:「此人命当食大禄,因数而食邑,庸可杀乎?」老人遂隐。「固磨一小刀,付其奴曰:「汝素事,能为我杀彼女,赐汝万钱。」奴曰:「诺。」明日,袖刀入菜肆中,于众中刺之而走。一市纷扰,奔走获免。问奴曰:「所刺中否?」曰:「初刺其心,不幸才中眉间。」尔后求婚,终不遂。又十四年,以父荫参相州军(「军」原作「君」,据明抄本改)。刺史王泰俾摄司户掾,专鞫狱,以为能,因妻以女。可年十六七,容色华丽。固称惬之极。然其眉间常贴一花钿,虽沐浴閒处,未尝暂去。岁馀,固逼问之,妻潸然曰:「妾郡守之犹子也,非其女也。畴昔父曾宰宋城,终其官。时妾在襁褓,母兄次殁。唯一庄在宋城南,与乳母陈氏居,去店近,鬻蔬以给朝夕。陈氏怜小,不忍暂弃。三岁时,抱行市中,为狂贼所刺。刀痕尚在,故以花子覆之。七八年间,叔从事卢龙,遂得在左右,以为女嫁君耳。」固曰:「陈氏眇乎?」曰:「然,何以知之?」固曰:「所刺者固也。」乃曰奇也。因尽言之,相敬逾极。后生男鲲,为雁门太守,封太原群左夫人。知阴骘之定,不可变也。宋城宰闻之,题其店曰「定婚店」。
《楚辞补注》卷十六〈九叹·远游〉~309~
悲余性之不可改兮,屡惩艾而不移。服觉皓以殊俗兮,貌揭揭以巍巍。譬若王侨之乘云兮,载赤霄而淩太清。汉·王逸注:「言己志意高大,上切于天,譬若仙人王侨乘浮云载赤霄,上淩太清,游天庭也。」
典故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服虔曰:以绳系户枢也。」

例句

五车堆缥帙,三径阖绳枢。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

典故
一绳何系

相关人物
徐稚


《后汉书》卷五十三《徐稚传》
「(徐稚)谓容曰:『为我谢郭林宗,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唐·李贤注:「颠,仆也。维,系也。喻时将衰季,岂一人可能救邪?」

例句

一绳将何系,忧醉不能持。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

《國語辭典》:绳床(繩床)  拼音:shéng chuáng
一种可摺叠、有靠背、扶手的轻便坐具。参见「胡床」条。唐。白居易 爱咏诗诗:「坐倚绳床閒自念,前生应是一诗僧。」《初刻拍案惊奇》卷七:「公远坐绳床上,言笑如常,不见他作甚行径。」
《國語辭典》:绳墨(繩墨)  拼音:shéng mò
木工取直的工具。《礼记。经解》:「绳墨诚陈,不可欺以曲直。」后借以比喻法度、规矩。《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
《國語辭典》:玉绳(玉繩)  拼音:yù shéng
星名。在玉衡之北。《文选。张衡。西京赋》:「上飞闼而仰眺,正睹瑶光与玉绳。」《文选。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
《骈字类编》:长绳(长绳)
唐无名氏日再中赋异回戈之所麾非长绳之能系
分类:长绳
《國語辭典》:准绳(準繩)  拼音:zhǔn shéng
1.用来测量平直的器具。《淮南子。说林》:「非规矩不能定方圆。非准绳不能正曲直。」
2.比喻权衡事物的法度。《旧唐书。卷四六。经籍志上》:「坟、典起之于前,诗、书继之于后,先王陈迹,后王准绳。」
《漢語大詞典》:金绳(金繩)
(1).黄金或其他金属制的绳索。(1)用以编连策书。后汉书·方术传序:“然神经怪牒,玉策金绳,关扃于明灵之府,封縢于瑶坛之上者,靡得而闚也。”南齐书·高帝纪上:“披金绳而握天镜,开玉匣而总地维。” 唐 杨炯 《右将军魏哲神道碑》:“登封告禪,玉牒金绳。”旧唐书·礼仪志三:“又造玉策三枚,皆以金绳连编玉简为之。”(2)用于一般拴束。 唐 韩愈 《石鼓歌》:“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2).佛经谓 离垢国 用以分别界限的金制绳索。 唐 李白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诗:“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 王琦 注引《法华经》:“国名 离垢 ,琉璃为地,有八交道,黄金为绳,以界其侧。”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证果》:“看金绳宝筏相招,何须虑永劫沉身不可捞。” 清 吴伟业 《赠家园次湖州守五十韵》:“嵐光浮翠黛,塔势界金绳。”
(3).借指地平线。 唐 刘长卿 《龙门八咏·退公龛》:“閒云随锡杖,落日低金绳。” 康有为 《八月十四夜香港观灯》诗:“空濛海月上金绳,又看秋宵 香港 灯。”
《國語辭典》:绳绳(繩繩)  拼音:shéng shéng
1.相续不绝的样子。《诗经。周南。螽斯》:「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2.戒慎谨敬。《汉书。卷二二。礼乐志》:「绳绳意变,备得其所。」
3.无涯际的样子。《老子》第一四章:「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4.正直的样子。《鹖冠子。卷中。泰鸿》:「精微往来,倾倾绳绳。」
《漢語大詞典》:金鸟(金鳥)
(1).指古代 吐蕃 等少数民族报急的使者。 唐 白居易 《城盐州》诗:“金鸟飞传赞普闻,建牙传箭集羣臣。” 苏仲翔 注:“新唐书·吐蕃传上:‘其举兵以七寸金箭为契,百里一驛,有急兵,驛人臆前加银鶻,甚急,鶻益多。使者上马如飞,号为鸟使。’”
(2).对飞鸟的美称。 唐 鲍溶 《郊天回》诗:“金鸟赦书鸣九夜,玉山寿酒舞千宫。”
《國語辭典》:锦帆(錦帆)  拼音:jǐn fán
1.色彩鲜明的船帆。唐。杜甫 送王十五判官扶侍还黔中诗:「大家东征逐子回,风生洲渚锦帆开。」唐。李商隐 隋宫诗:「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2.敬称他人的行程。
《漢語大詞典》:锦缆(錦纜)
锦制的缆绳;精美的缆绳。 南朝 陈 张正见 《公无渡河》诗:“金隄分锦缆,白马渡莲舟。” 唐 杜甫 《城西陂泛舟》诗:“春风自信牙檣动,迟日徐看绵缆牵。” 清 陈维嵩 《永遇乐·东溪雨中修禊》词:“锦缆笼沙,红栏委浪,一碧无际。”
《漢語大詞典》:青娥殿脚
唐 颜师古 《大业拾遗记》:“帝御龙舟……每舟择妙丽长白女子千人,执雕版鏤金檝,号为殿脚女。”后因以“青娥殿脚”指挽舟美女。 前蜀 韦庄 《河传》词:“青娥殿脚春妆媚,轻云里,绰约司花妓。”
分類:女子美女
《漢語大詞典》:系虏(係虜)
掳获;俘获。韩非子·奸劫弑臣:“君臣相亲,父子相保,而无死亡繫虏之患,此亦功之至厚者也。”一本作“ 係虏 ”。晋书·江统传:“老幼繫虏,丁壮降散。”宋书·索虏传论:“强者为转尸,弱者为繫虏。”
(1).掳获;俘获。韩非子·奸劫弑臣:“边境不侵,君臣相亲,父子相保,而无死亡係虏之患,此亦功之至厚者也。”三国志·魏志·陶谦传“ 太祖 以粮少引军还”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然兵连众结,锋鏑布野,恐一朝解散,夕见係虏,是以阻兵屯据,欲止而不敢散也。”新唐书·萧铣传赞:“若 铣 力困计殫,以好言自释於下,係虏在廷,抗辞不屈,伪辩易穷,卒以殊死, 高祖 圣矣哉!”
(2).指俘获的人。 唐 刘禹锡 《贺赦表》:“柔远以仁,则还其係虏;赏近以礼,则泽及后昆。”
(3).拘囚,囚系。 晋 陆机 《辨亡论下》:“拔 吕蒙 於戎行,识 潘濬 於係虏。推诚信士,不恤人之我欺;量能授器,不患权之我逼。”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呜呼! 思文皇后 之死在行在, 烈皇后 之死在宫中, 永明皇后 之死在係虏。虽先后不同,其成仁取义则一也。”
《國語辭典》:请缨(請纓)  拼音:qǐng yīng
汉武帝时,南越与汉和亲,武帝派终军出使南越,说服南越王入朝归顺。终军自己请命,愿意接受此任务,必使南越王来朝。典出《汉书。卷六十四下。终军传》。后比喻自请从军。唐。王勃〈滕王阁序〉:「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宋。刘克庄 水调歌头。一卷阴符词:「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分類:请求
《國語辭典》:长缨(長纓)  拼音:cháng yīng
1.长带子。《文选。李陵。与苏武诗三首之二》:「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文选。陆机。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诗》:「轻剑拂鞶厉,长缨丽且鲜。」
2.比喻达官贵人。《文选。江淹。杂体诗。陆平原》:「朱黻咸髦士,长缨皆俊人。」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國語辭典》:长绳系日(長繩繫日)  拼音:cháng shéng xì rì
用长绳拖住太阳。比喻意欲留住时光。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一○。海叙不遇》:「长绳系日未是愚,有翁临镜捋白须。」也作「长绳系景」。
分類:留住时光
《漢語大詞典》:月下老
见“ 月下老人 ”。
《國語辭典》:月下老人  拼音:yuè xià lǎo rén
唐韦固年少未娶,某日夜宿宋城,在旅店遇异人,为其缔结姻缘的故事。典出唐。李复言《续幽怪录。定婚店》。后指主管男女婚姻的神。《红楼梦》第五七回:「自古道:『千里姻缘一线牵』,管姻缘的有一位月下老人,预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红丝,把这两个人的脚绊住。」亦借指媒人。《儿女英雄传》第九回:「莫非他心里有这段姻缘,自己不好开口,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先说定了我的事,然后好借重我爹妈,给他作个月下老人。」简称为「月老」。
《漢語大詞典》:赤绳(赤繩)
赤色绳子。传说月下老人以此系男女之足,使成夫妇。事见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定婚店》。 明张景《飞丸记·梨园鼓吹》:“寃翻恩结,姻联月下之赤绳;媒倩丸投,事类沟中之红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柳生:“我日为君物色佳偶,今始得之。适在内作小术,求月老繫赤绳耳。”参见“ 赤绳繫足 ”。
《國語辭典》:赤绳系足(赤繩繫足)  拼音:chì shéng xì zú
相传月下老人以红绳系男女之足,使成婚配。见唐。李复言《续幽怪录。卷四。定婚店》。故后世用以比喻男女间的姻缘天定。明。汪錂《春芜记》第二七出:「赤绳系足,朱楼合卺,不须白雪窥臣。」《警世通言。卷二。庄子休鼓盆成大道》:「若论到夫妇,虽说是红线缠腰,赤绳系足,到底是剜肉粘肤,可离可合。」也称为「红绳系足」、「赤绳绾足」。
《國語辭典》:赤绳系足(赤繩繫足)  拼音:chì shéng xì zú
相传月下老人以红绳系男女之足,使成婚配。见唐。李复言《续幽怪录。卷四。定婚店》。故后世用以比喻男女间的姻缘天定。明。汪錂《春芜记》第二七出:「赤绳系足,朱楼合卺,不须白雪窥臣。」《警世通言。卷二。庄子休鼓盆成大道》:「若论到夫妇,虽说是红线缠腰,赤绳系足,到底是剜肉粘肤,可离可合。」也称为「红绳系足」、「赤绳绾足」。
《漢語大詞典》:绳枢(繩樞)
以绳系户枢。形容贫家房舍之陋。枢为门户的转轴。 汉 贾谊 《新书·过秦上》:“然而 陈涉 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晋 陆云 《谷风》诗:“绳枢增结,瓮牖绸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