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26,分89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典故
亭逢李广骑(又作:醉尉呵李广)
亭逢李广
南山射虎
叹李广(又作:封李广 ...)
广利开泉
广黛
广寒府
广客蛇
冰玉清润
伯始泉
不侯
斫广寒丹桂
广寒丹桂
蹊为李广
广厦千间
典故
亭逢李广骑
 
呵止故将军
 
困醉尉
 
夜行触尉
 
小尉呵
 
故将军
  
汉飞将
 
灞陵呵夜
 
灞陵夜猎
 
犯夜醉归
 
轻鞍犯夜
 
轻鞭犯夜
 
醉尉呵
 
醉尉呵李广
 
醉尉嗔
 
醉尉怒呵
    
龙城守
 
龙城飞将

相关人物
李广


《史记》卷一百九〈李将军列传〉~287~
顷之,家居数岁。广家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閒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后韩将军徙右北平。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列传·李广列传〉~2443~
数岁,与故颍阴侯屏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故也!」宿广亭下。居无何,匈奴入辽西,杀太守,败韩将军。韩将军后徙居右北平,死。于是上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上书自陈谢罪。上报曰:「将军者,国之爪牙也。司马法曰:『登车不式,遭丧不服,振旅抚师,以征不服;率三军之心,同战士之力,故怒形则千里竦,威振则万物伏;是以名声暴于夷貉,威棱憺乎邻国』夫报忿除害,捐残去杀,朕之所图于将军也;若乃免冠徒跣,稽颡请罪,岂朕之指哉!将军其率师东辕,弥节白檀,以临右北平盛秋。」广在郡,匈奴号曰「汉飞将军」,避之,数岁不入界。

简释

故将军:指旧时之将军,或喻失势之人。宋陆游《余为成都帅师参议成将军汉卿相从无虚日为赋此诗》:“山中岂识故将军,但怪英姿凛不群。”

灞陵夜猎:指旧有权位已失,受人欺侮。唐李商隐《少年》:“灞陵夜猎随田窦,不识寒郊自转蓬。”

飞将:指李广。或泛指骁勇善战的将军。唐王昌龄拙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例句

雪满衣裳冰满须,晓随飞将伐单于。 令狐楚 塞下曲二首

汉家飞将下天来,马箠一挥门洞开。 刘禹锡 平蔡州三首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远。 严武 军城早秋

行闻汉飞将,还向皋兰宿。 寇泚 度涂山

尝闻汉飞将,可夺单于垒。 常建 吊王将军墓

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 李白 古风五十九首

身承汉飞将,束发即言兵。 李益 赴邠宁留别

故老思飞将,何时议筑坛。 杜甫 秦州杂诗二十首

弟兄间世真飞将,貔虎归时似故乡。 杨巨源 述旧纪勋寄太原李光颜侍中二首

虏尘如雾昏亭障,陇首年年汉飞将。 温庭筠 遐水谣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 出塞二首

飞将下天来,奇谋阃外裁。 皎然 从军行五首

铁岭探人迷鸟道,阴山飞将湿貂裘。 翁绶 雨雪曲

双旌汉飞将,万里授横戈。 郎士元 送李将军赴定州

典故
亭逢李广
 
灞亭谁畏李将军
 
灞陵故将军
 
灞陵老将
 
耽酒尉
 
相关人物
李广


《史记》卷一○九《李将军列传》
后汉以马邑城诱单于,使大军伏马邑旁谷,而广为骁骑将军,领属护军将军。是时单于觉之,去,汉军皆无功。其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閒,络而盛卧广。行十馀里,广详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馀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顷之,家居数岁。广家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閒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

简释

醉尉:指势利小人。唐杜甫《南极》:“乱离多醉尉,愁杀李将军。”


例句

日暮灞陵原上猎,李将军是故将军。 李商隐 旧将军

乱离多醉尉,愁杀李将军。 杜甫 南极

亭逢李广骑,门接邵平瓜。 杨炯 送李庶子致仕还洛

灞陵老将无功业,犹忆当时夜猎归。 罗隐 题新榜

伊阳耽酒尉,朗咏醉醒新。 贾岛 送李登少府

霸陵无醉尉,谁滞李将军。 长孙无忌 霸桥待李将军

朱门无复张公子,灞亭谁畏李将军。 骆宾王 帝京篇

典故
南山射虎
 
射石
 
射虎中石
 
射虎南山
 
射虎将军
 
弦声裂石
  
怪石饮羽
 
林暗疑降虎
 
白羽没石
 
石没羽
 
石卧山前认虎
 
石虎衔箭
 
裂石惊弦

相关人物
李广


《史记》卷一百九〈李将军列传〉~287~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列传·李广列传〉~2439~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矢,视之,石也。他日射之,终不能入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常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射杀之。
《韩诗外传》卷六~268~
勇士一呼,三军皆避,士之诚也。昔者、楚熊渠子夜行,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饮羽,下视,知其为石,石为之开,而况人乎!夫倡而不和,动而不偾,中心有不全者矣。夫不降席而匡天下者、求之己也。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先王之所以拱揖指麾,而四海来宾者、诚德之至也,色以形于外也。诗曰:「王猷允塞,徐方既来。」
旧题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五
李广与兄弟共猎于冥山之北,见卧虎焉。射之,一矢即毙,断其髑髅以为枕,示服猛也。铸铜象其形为溲器,示厌辱之也。他日,复猎于冥山之阳,又见卧虎,射之,没矢饮羽,进而视之,乃石也,其形类虎,退而更射,镞破簳折而石不伤。余尝以问杨子云,子云曰:「至诚则金石为开。」

例句

精感石没羽,岂忘惮险艰。 李白 豫章行

典故
叹李广
 
封李广
  
李广数奇
  
猿臂数奇
 
猿臂无功
 
百战不侯
 
苦战不侯

相关人物
李广


《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列传·李广列传〉~2448~
大将军阴受上指,以为李广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广。广知之,固辞。大将军弗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象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惑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乃遇两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曰:「青欲上书报天子失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长史急责广之莫府上簿。广曰:「诸校尉亡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史记》卷一百九〈李将军列传〉
初,广之从弟李蔡与广俱事孝文帝。景帝时,蔡积功劳至二千石。孝武帝时,至代相。以元朔五年为轻车将车,从大将军击右贤王,有功中率,封为乐安侯。元狩二年中,代公孙弘为丞相。蔡为人在下中,名声出广下甚远,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而蔡为列侯,位至三公。诸广之军吏及士卒或取封侯。广尝与望气王朔燕语,曰:「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朔曰:「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广曰:「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馀人,吾诈而同日杀之。至今大恨独此耳。」朔曰:「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后二岁,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出击匈奴,广数自请行。天子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是岁,元狩四年也。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三国魏·孟康曰:「奇,只不耦也。」唐·颜师古曰:「言广命只不耦合也。孟说是矣。」

例句

白发今非老,青云数有奇。 李嘉祐 故吏部郎中赠给事中韦公挽歌二首之一

江山非久适,命数未终奇。 李频 送于生入蜀

数奇谪关塞,道广存箕颍。 杜甫 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二首之二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王维 老将行

数奇何以托,桃李自无言。 骆宾王 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

丈夫穷达未可知,看君不合长数奇。 高适 送田少府贬苍梧

典故
佩刀刺山
  
广利开泉
  
泄井
 
甘泉涌
 
疏勒乏水源
 
疏勒出飞泉
 
耿恭拜井
 
耿恭祷泉

相关人物
耿恭(字伯忠)


《艺文类聚》第九卷〈水部下·泉〉~65~
《东观汉记》曰:耿恭为校尉,居疏勒。匈奴来攻,城中穿井十五丈无水。恭曰:「闻二师将军,拔佩刀刺山,而飞泉出。今汉德神灵,岂有穷乎?」乃正衣服,向井拜,为吏请祷。有顷,井泉濆出。
《后汉书》卷十九〈耿弇列传·(国弟子)耿恭〉~72~
明年三月,北单于遣左鹿蠡王二万骑击车师。恭遣司马将兵三百人救之,道逢匈奴骑多,皆为所殁。匈奴遂破杀后王安得,而攻金蒲城。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传语匈奴曰:「汉家箭神,其中疮者必有异。」因发彊弩射之。虏中矢者,视创皆沸,遂大惊。会天暴风雨,随雨击之,杀伤甚众。匈奴震怖,相谓曰:「汉兵神,真可畏也!」遂解去。恭以疏勒城傍有涧水可固,五月,乃引兵据之。七月,匈奴复来攻恭,恭募先登数千人直驰之,胡骑散走,匈奴遂于城下拥绝涧水。恭于城中穿井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乏,笮马粪汁而饮之。恭仰叹曰:「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乃整衣服向井再拜,为吏士祷。有顷,水泉奔出,众众皆称万岁。乃令吏士扬水以示虏。虏出不意,以为神明,遂引去。

例句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王维 老将行

耿恭拜出井底水,广利刺开山上泉。 顾云 天威行

拜井开疏勒,鸣桴动密须。 骆宾王 久戍边城有怀京邑

泄井怀边将,寻源重汉臣。 骆宾王 西行别东台详正学士

典故
半额眉
 
广黛


《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马廖〉~853~
时皇太后躬履节俭,事从约,廖虑美业难终,上疏长乐宫以劝成德政,曰:「臣案前世诏令,以百姓不足,起于世尚奢靡,故元帝罢服官,成帝御浣衣,哀帝去乐府。然而侈费不息,至于衰乱者,百姓从行不从言也。夫改政移风,必有其本。传曰:『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宫中多饿死。』长安语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斯言如戏,有切事实。前下制度未几。后稍不行。虽或吏不奉法,良由慢起京师。今陛下躬服厚缯,斥去华饰,素所安,发自圣性。此诚上合天心,下顺民望,浩大之福,莫尚于此。陛下既已得之自然,犹宜加以勉勖,法太宗之隆德,戒成、哀之不终。易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诚令斯事一竟,则四海诵德,声薰天地,神明可通,金石可勒,而况于行仁心乎,况于行令乎!愿置章坐侧,以当瞽人夜诵之音。」
《太平御览》卷四九五
三国吴·谢承《后汉书》:「四方且半额作『四方画半额』。」(据《太平御览》卷四九五引)

例句

城中画广黛,宫里束纤腰。 法宣 和赵王观妓

只如花下红儿态,不籍城中半额眉。 罗虬 比红儿诗

典故
伴娥孤另
 
偷药
 
后羿寻
  
奔月偶桂
 
奔月成仙
  
姮娥寡
 
姮娥捣药
   
嫦娥奔月
   
广寒府
   
月中孀
 
月娥孀独
 
月娥孤
 
月里人
   
羿妻
 
羿妻窃药
 
药娥
 
长生药

相关人物
羿
 
姮娥


《淮南子》卷六〈览冥训〉~27~
譬若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何则?不知不死之药所由生也。是故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东汉·高诱注:「姮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
《太平御览》卷四〈天部四·月〉~5~
张衡《灵县》曰:「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以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搜神记》卷十四~05~
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之以奔月,将往,枚筮之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恐毋惊。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蝫」。

简释

嫦娥:“姮娥”或作“恒娥”,后因避汉文帝刘恒讳,改作“常娥”“嫦娥”。喻指美女,或用作月的别称。宋杨亿《无题三首》之三:“嫦娥桂独成幽恨,素女弦多有剩悲。”


例句

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 刘禹锡 七夕二首之一

纵令奔月成仙去,且作行云入梦来。 包何 同阎伯均宿道士观有述

嫦娥断影霜轮冷,帝子无踪泪竹繁。 吴融 春晚书怀

素娥前夕月,青女夜来霜。 唐彦谦 红叶

少女风游兑,姮娥月去秦。 唐远悊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好是照身宜谢女,嫦娥飞向玉宫来。 姚合 咏镜

夜半姮娥朝太一,人间本自无灵匹。 孟郊 婵娟篇

仙翁每被嫦娥使,一度逢圆一度吟。 孙蜀 中秋夜戏酬顾道流

嫦娥一入月中去,巫峡千秋空白云。 崔膺 别佳人

青田白鹤丹山凤,婺女姮娥两相送。 张柬之 东飞伯劳歌

一年怅望秋将尽,不得常娥正面看。 徐凝 八月九月望夕雨

裁分楚女朝云片,剪破姮娥夜月光。 徐夤 追和白舍人咏白牡丹

嫦娥若不偷灵药,争得长生在月中。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之三十八

常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 常娥

莫教明月去,留著醉姮娥。 李白 宫中行乐词八首之四

昔余闻姮娥,窃药驻云发。不自娇玉颜,方希炼金骨。飞去身莫返,含笑坐明月。紫宫誇蛾眉,随手会凋歇。 李白 感遇四首之三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李白 把酒问月

昔窃不死药,奔空有嫦娥。 李群玉 感兴四首之二

素娥尝药去,乌鹊绕枝惊。 李华 海上生明月

拜神得寿献天子,七星贯断姮娥死。 李贺 章和二年中

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 杜甫

临津双洛浦,对月两嫦娥。 杨巨源 名姝咏

素蛾毕竟难防备,烧得河车莫遣尝。 段成式 嘲元中丞

还缘交甫非良偶,不肯终身作羿妻。 罗虬 比红儿诗

姮娥谩偷药,长寡老中闲。 罗隐 秋夕对月

旦游萧帝新松寺,夜宿嫦娥桂影潭。 胡曾 自岭下泛鹢到清远峡作

偷嫌曼倩桃无味,捣觉嫦娥药不香。 薛能 谢刘相公寄天柱茶

后羿遍寻无觅处,谁知天上却容奸。 袁郊

嫦娥窃药出人间,藏在蟾宫不放还。 袁郊

唯有嫦娥月,从今照墓田。 裴夷直 唁人丧侍儿

姮娥对此夕,何用久裴回。 郑世翼 看新婚

姮娥须逐彩云降,不可通宵在月中。 陆畅

嫦娥曳霞帔,引我同攀跻。 韦庄 信州西三十里山名仙人城下有月岩山其状秀拔中有山门如满月之状馀因行役过其下聊赋是诗

欲把伤心问明月,素娥无语泪娟娟。 韦庄 夜景

姮娥还宫室,太阳有室家。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佩兰初应梦,奔月竟沦辉。 韩愈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 韩愈 石鼓歌

娥嬉华荡漾,胥怒浪崔嵬。 韩愈 咏雪赠张籍

嫦娥曳霞帔,引我同攀跻。 韩翃 经月岩山

典故
广客蛇
 
弓舌
 
忘弓莫问蛇
 
悬蛇疾
 
挂蛇杯
 
映弩
 
杯中蛇
   
杯里无蛇
  
清樽照画蛇
 
照影落清杯
 
画蛇杯
 
盏底弓影
 
移杯失画蛇
  
赤蛇悬弩影
  
酒误蛇

相关人物
杜宣
 
乐广


《晋书》卷四十三〈乐广列传〉~244~
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痾顿愈。
《风俗通义校注》卷九〈怪神·世间多有见怪惊怖自伤者〉 ~388~
予之祖父郴,为汲令,以夏至日诣见主簿杜宣,赐酒,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形如,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损饮食,大用羸露,攻治万端,不为愈。后郴因事过至宣家,窥视,问其变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郴还听事,思惟良久,顾见悬弩,必是也。则使门下史将铃下侍徐扶辇载宣,于故处设酒,杯中故复有蛇,因谓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宣遂解,甚夷怿,由是瘳平,官至尚书,历四郡,有威名焉。

简释

樽中弩:喻无端多疑,自相惊扰。唐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疑惑樽中弩,淹留冠上簪。”


例句

送客屡闻帘外鹊,销愁已辨酒中蛇。 包佶 答窦拾遗卧病见寄

撒枕销行蚁,移杯失画蛇。 李端 酬秘书元丞郊园卧疾见寄

疑惑尊中弩,淹留冠上簪。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可叹悬蛇疾,先贻问鵩灾。 苏颋 蜀城哭台州乐安少府

人去门栖鵩,灾成酒误蛇。 卫象 伤李端

典故
冰玉清润
  
婿玉翁冰
  
卫郎清润

相关人物
卫玠
 
乐广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言语〉~94~
卫洗马初欲渡江,形神惨悴,语左右云:「见此芒芒,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南朝梁·刘孝标注引《晋诸公赞》曰:「卫玠字叔宝,河东安邑人。祖父瓘,太尉。父恒,黄门侍郎。」引《玠别传》曰:「玠颖识通达,天韵标令,陈郡谢幼舆敬以亚父之礼。论者以为出王眉子、平子、武子之右。世咸谓『诸王三子,不如卫家一儿』。娶乐广女。裴叔道曰:『妻父有冰清之姿,婿有璧润之望,所谓秦晋之匹也。』为太子洗马。永嘉四年,南至江夏,与兄别于梁里,语曰:『在三之义,人之所重,今日忠臣致身之道,可不勉乎?』行至豫章,乃卒。」
《晋书》卷三十六〈卫瓘列传·(孙)孙玠、(恒族弟)孙展〉~067~
玠字叔宝。年五岁,风神秀异。祖父瓘曰:「此儿有异于众,顾吾年老,不见其成长耳!」总角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观之者倾都。骠骑将军王济,玠之舅也,俊爽有风姿,每见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又尝语人曰:「与玠同游,囧若明珠之在侧,朗然照人。」及长,好言玄理。其后多病体羸,母恒禁其语。遇有胜日,亲友时请一言,无不咨嗟,以为入微。琅邪王澄有高名,少所推服,每闻玠言,辄叹息绝倒。故时人为之语曰:「卫玠谈道,平子绝倒。」澄及王玄、王济并有盛名,皆出玠下,世云「王家三子,不如卫家一儿」。玠妻父乐广,有海内重名,议者以为「妇公冰清,女婿玉润」。
典故
伯始泉
 
胡公菊潭水
  
饮菊胡潭

相关人物
胡广


《后汉书》卷四十四〈邓张徐张胡列传·胡广〉~504~
胡广字伯始,南郡华容人也。……灵帝立,与太傅陈蕃参录尚书事,复封故国。以病自乞。会蕃被诛,代为太傅,总录如故。时年已八十,而心力克壮。唐·李贤注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曰「菊水出穰县。芳菊被涯,水极甘香。谷中皆饮此水,上寿百二十,七八十者犹以为夭。太尉胡广所患风疾,休沐南归,恒饮此水,后疾遂瘳,年八十二薨。」
典故
不侯
 
不封侯
 
未封侯

相关人物
李广

参考典故
数奇
 
李将军(一)


《史记》卷一百九〈李将军列传〉~2873~
广尝与望气王朔燕语,曰:「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朔曰:「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广曰:「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馀人,吾诈而同日杀之。至今大恨独此耳。」朔曰:「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真诰》
东华真人福日月之象,上法云:男服日象,女服月象,日一不废,使人聪明朗彻,五脏生华。

例句

自叹马卿常带病,还嗟李广未封侯。 崔峒 送冯八将军奏事毕归滑台幕府

李广不侯身渐老,子山操赋恨何深。 徐夤 赠杨著

自叹马卿常带病,还嗟李广未封侯。 李嘉祐 送马将军奏事毕归滑州使幕

汉将不封侯,苏卿劳远使。 李益 来从窦车骑行

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杜甫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侯印不闻封李广,他人丘垄似天山。 温庭筠 伤温德彝

辘轳剑折虬髯白,转战功多独不侯。 皇甫曾 赠老将

诸将封侯尽,论功独不成。 卢象 杂诗二首

李将军自嘉声在,不得封侯亦自闲。 罗隐 韦公子

因思李都尉,毕竟不封侯。 耿湋 陇西行

战馀能送阵,身老未封侯。 郑锡 出塞

何知七十战,白首未封侯。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

典故
吴刚持斧
 
吴刚挥斧
 
吴刚斫桂
 
吴刚粉月
 
吴生玉斧
 
斫却桂枝
 
斫广寒丹桂
 
斫桂
 
月中斫桂
 
蟾宫桂


《酉阳杂俎》卷一〈天咫〉
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典故
一轮秋桂
 
广寒丹桂
 
月中丹桂
 
月中倒影
   
月殿游
    
桂树
     
蟾宫树

参考典故
月中斫桂


《太平御览》卷四〈天部四·月〉~5~2~
虞喜《安天论》:「俗传月中仙人桂树,今视其初生,见仙人之足,渐已成形,桂树后生焉。」
《岁时广记》卷二第三十一〈中秋·拾桂子〉
《南部新书》:「杭州灵隐山多桂,寺僧云:『月中种也。』至今中秋夜,往往子坠,寺僧亦尝拾得。」
《李太白全集》卷十六〈送崔十二游天竺寺〉
还闻天竺寺,梦想怀东越。每年海树霜,桂子落秋月。送君游此地,已属流芳歇。待我来岁行,相随浮溟渤。清·王琦注引《咸淳临安志》:「旧俗所传月坠桂子,惟天竺素有之。」

例句

云梯万仞初高步,月桂馀香尚满襟。 司马都 送羊振文先辈往桂阳归觐

明月心中桂不生,轻冰面上菱初吐。 周匡物 古镜歌

映水金波动,衔山桂树生。 张南史 和崔中丞中秋月

初惊桂子从天落,稍误芦花带雪平。 戎昱 中秋夜登楼望月寄人

或向岩间坐,旋瞻见桂轮。 拾得

名场失手一年年,月桂尝闻到手边。 方干 题赠李校书

天衢云险驽骀蹇,月桂风和梦想劳。 李咸用 陈正字山居

桂树枝犹小,仙人影未成。 李群玉 初月二首

自从孤馆深锁窗,桂花几度圆还缺。 李贺 有所思

江长梅笛怨,天远桂轮孤。 武元衡 奉酬淮南中书相公见寄

桂魄吟来满,蒲团坐得凹。 归仁 酬沈先辈卷

青青月桂触人香,白苧衫轻称沈郎。 罗隐 送沈先辈归送上嘉礼

桂华临洛浦,如挹李膺仙。 羊士谔 郡中玩月寄江南李少尹虞部孟员外三首

眙𥈭子细视,睛瞳桂枝劖。 贾岛 玩月

名在乡书贡,心期月殿游。 鲍溶 送王损之秀才赴举

典故
将军桃李
 
成蹊
 
李下蹊
 
李径成蹊
 
李无言
 
李蹊
 
桃李不言
 
桃李多言
 
桃李径
  
桃李无情
 
桃李无言
 
桃李无蹊
 
桃李言
  
桃蹊李径
 
桃阴旧蹊
 
满蹊桃李
 
芳菲不为言
 
蹊为李广
 
门下成蹊

相关人物
李广


《史记》卷一百九〈李将军列传〉~2878~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姚氏云:『桃李本不能言,但以华实感物,故人不期而往,其下自成蹊径也。以喻广虽不能出辞,能有所感,而忠心信物故也。』」

简释

成蹊:喻指花事繁盛。唐贺知章《望人家桃李花》:“桃李从来露井傍,成蹊结影矜艳阳。”


例句

愿莫随桃李,芳菲不为言。 周弘亮 曲江亭望慈恩寺杏花发

有恨开兰室,无言对李蹊。 唐彦谦 春雨

成蹊谢李径,卫足感葵阴。 张九龄 郡舍南有园畦杂树聊以永日

桃李不须令更种,早知门下旧成蹊。 戎昱 上李常侍

谁复争桃李,含芳自不言。 曹著 曲江亭望慈恩寺杏花发

独有成蹊处,秾华发井傍。 李峤

桃李君不言,攀花愿成蹊。 李白 赠范金卿二首

自是桃李树,何畏不成蹊。 李贺 奉和二兄罢使遣马归延州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杜牧 紫薇花

桃蹊李径年虽故,栀子红椒艳复殊。 杜甫 寒雨朝行视园树

嶷嶷瑚琏器,阴阴桃李蹊。 杜甫 水宿遣兴奉呈群公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杜甫 白露

君家自是成蹊处,况有庭花作主人。 独孤及 同岑郎中屯田韦员外花树歌

曷若东园桃与李,果成无语自垂阴。 王毂 牡丹

芳室芝兰茂,春蹊桃李开。 卢纶 书情上大尹十兄

春来欲问林园主,桃李无言鸟自啼。 窦庠 段都尉别业

桃李从来露井傍,成蹊结影矜艳阳。 贺知章 望人家桃李花

别有妖妍胜桃李,攀来折去亦成蹊。 钱起 山花

去去桃李花,多言死如麻。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

何须是桃李,然后欲忘言。 韦蟾

露桃秾李自成溪,流水终天不向西。 顾况 瑶草春

数奇何以托,桃李自无言。 骆宾王 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

典故
厦屋千间
 
广厦千间
 
杜叟床移
 
杜陵何止万间厦
 
此屋突兀
 
眼前突兀

相关人物
杜甫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九〈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度江洒江郊【茅飞度江满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者飘转沈塘坳【下者飘转沈堂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布衾多年冷象铁】,骄儿恶卧踏里裂。床床屋漏无乾处【床头屋漏无乾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吾庐独受冻破意亦足】【吾庐独坏受冻死亦足】【吾庐独坏受冻意亦足】。
《漢語大詞典》:李飞将(李飛將)
指 汉 名将 李广 。因其作战勇猛, 匈奴 称其“ 汉 飞将军”。 唐 李白 《古风》诗之六:“苦战功不赏,忠诚杂可宣。谁怜 李飞将 ,白首没三边。”
《國語辭典》:霸陵醉尉  拼音:bà líng zuì wèi
汉将李广因征伐匈奴失败,隐居于蓝田南山中。夜出打猎,与人饮酒,归至霸陵亭时,遭酒醉的霸陵尉呵斥。见《史记。卷一○九。李将军传》。后以霸陵醉尉指盛气凌人的人。也作「灞陵醉尉」。
分類:事为失官
《國語辭典》:飞将(飛將)  拼音:fēi jiàng
1.飞将军的简称。参见「飞将军」条。唐。王昌龄出塞诗〉二首之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六:「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儒林外史》第三九回:「甘棠有荫,空留后人之思;飞将难封,徒博数奇之叹。」
2.矫健敏捷的将领。《三国志。卷七。魏书。吕布臧洪传。吕布》:「布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二七出:「十万伍雄兵飞将,皆能略地攻城;三千员猛士谋臣,岂但如云似雨。」
《國語辭典》:飞将军(飛將軍)  拼音:fēi jiāng jūn
1.汉代名将李广。《史记。卷一○九。李将军列传》:「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唐。李翰〈裴将军昊射虎图赞并序〉:「昔汉飞将军亦为北平守,击胡有困辱之事。」简称为「飞将」。
2.泛指骁勇善战的将领。元。郝经〈楷木杖笏行〉诗:「赭袍白马飞将军,阔剑长枪不识字。」《儒林外史》第四○回:「飞将军数奇,古今来大概如此!」
3.飞官,指战斗机上的飞行员。如:「他从小立志要做个飞将军,保家卫国。」
《國語辭典》:醉尉  拼音:zuì wèi
盛气凌人的人。参见「霸陵呵夜」条。宋。苏轼〈南极〉诗:「乱离多醉尉,愁杀李将军。」
《漢語大詞典》:弯弓饮羽(彎弓飲羽)
《韩诗外传》卷六:“昔者 楚 熊渠子 夜行,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饮羽,下视知其为石,石为之开,而况人乎!”史记·李将军列传:“ 广 ( 李广 )出猎,见草上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鏃,视之石也。”后因以“弯弓饮羽”形容勇猛善射。 清 梁清标 《送萧都阃之云中》诗:“却敌吹笳 刘越石 ,弯弓饮羽 李将军 。”
分類:勇猛
《國語辭典》:数奇(數奇)  拼音:shù jī
古人迷信,认为偶数吉利,单数不吉利,故将命运不佳,凡事无法偶合者称为「数奇」。唐。牛肃〈马待封〉:「待封恨其数奇,于是变姓名,隐于西河山中。」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一折:「且休嗟数奇!且休嗟数奇!待时藏器。」
《漢語大詞典》:李广未封(李廣未封)
汉 名将 李广 部下因军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 李广 本人抗击 匈奴 ,战功显赫,却不见封侯。后因以“李广未封”、“李广不侯”、“李广难封”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 唐 王勃 《滕王阁序》:“ 冯唐 易老, 李广 难封。屈 贾谊 於 长沙 ,非无圣主;窜 梁鸿 於海曲,岂乏明时。” 唐 杜甫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诗:“但见 文翁 能化俗,焉知 李广 未封侯。” 五代 徐夤 《赠杨著》:“ 李广 不侯身渐老, 子山 操赋恨何深!”
《漢語大詞典》:刺山
旧传 甘肃 敦煌 东南一百三十里有 悬泉水 ,出 龙勒山 腹。 汉 将 李广利 伐 大宛 还,士众渴乏,引佩刀刺山,飞泉涌出。见 唐 李吉甫 《元和郡县图志·沙洲》。后遂以为典实。 宋 范仲淹 《水车赋》:“渤潏腾波,忽若刺山之泉涌;潺湲去浪,渐如澄山之练舒。”
《漢語大詞典》:拜井
后汉书·耿恭传:“ 匈奴 復来攻 恭 。 恭 募先登数千人直驰之,胡骑散走, 匈奴 遂於城下拥絶涧水。 恭 於城中穿井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乏,笮马粪汁而饮之。 恭 仰叹曰:‘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今 汉 德神明,岂有穷哉。’乃整衣服向井再拜,为吏士祷。有顷,水泉奔出。”后遂用以为典实。 唐 骆宾王 《久戍边城有怀京邑》诗:“拜井开 疏勒 ,鸣桴动 密须 。” 五代 李翰 《蒙求》诗:“ 戴封 积薪, 耿恭 拜井。”
分類:典实
《漢語大詞典》:奔月
古代神话。 后羿 之妻 姮娥 ,偷吃了 羿 的不死之药奔入月中。《淮南子·览冥训》:“ 羿 请不死之药於 西王母 , 姮娥 窃以奔月。”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媒合》:“思量,羞蛾难放,愿偷丸奔月,独守云房。”参见“ 嫦娥 ”。
《國語辭典》:嫦娥  拼音:cháng é
1.后羿的妻子姮娥。参见「姮娥」条。
2.比喻月亮。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深拜你个嫦娥不妒色,你敢且半霎儿雾锁云埋。」也作「姮娥」。
《國語辭典》:姮娥  拼音:héng é
1.后羿的妻子。相传因偷吃不死之药而飞升月宫,成为仙女。汉人为避文帝讳,改「姮」为「嫦」。《淮南子。览冥》:「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若不是月里姮娥,敢只是花里神仙。」也作「常娥」、「嫦娥」。
2.比喻月亮。宋。苏轼 少年游。去年相送词:「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也作「嫦娥」。
《漢語大詞典》:姱娥
美丽的 嫦娥 。借指月亮。 宋 梅尧臣 《得馀干李尉书》诗:“姱娥夜出在寒溪,青铜莹磨光几里。”
《國語辭典》:嫦娥  拼音:cháng é
1.后羿的妻子姮娥。参见「姮娥」条。
2.比喻月亮。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深拜你个嫦娥不妒色,你敢且半霎儿雾锁云埋。」也作「姮娥」。
《國語辭典》:姮娥  拼音:héng é
1.后羿的妻子。相传因偷吃不死之药而飞升月宫,成为仙女。汉人为避文帝讳,改「姮」为「嫦」。《淮南子。览冥》:「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若不是月里姮娥,敢只是花里神仙。」也作「常娥」、「嫦娥」。
2.比喻月亮。宋。苏轼 少年游。去年相送词:「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也作「嫦娥」。
《漢語大詞典》:孀娥
(1).指 舜 妻 娥皇 、 女英 。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琴前镜里,孤鸞别鹤之哀;竹死城崩, 杞妇 孀娥 之泣。”一本作“ 杞妇 湘妃 之怨。”
(2).指 嫦娥 。 宋 吴潜 《糖多令·答和梅府教》词:“想 孀娥 ,自古多愁。安得仙师呼鹤驾,将我去, 广寒 游。” 清 陈维嵩 《月中桂·咏丹桂》词:“仙翁颜渥赭,带笑睨, 孀娥 幽独。”
《國語辭典》:常娥  拼音:cháng é
后羿的妻子姮娥。参见「姮娥」条。
《國語辭典》:嫦娥  拼音:cháng é
1.后羿的妻子姮娥。参见「姮娥」条。
2.比喻月亮。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深拜你个嫦娥不妒色,你敢且半霎儿雾锁云埋。」也作「姮娥」。
《漢語大詞典》:恒娥(恆娥)
亦作“恒娥”。 月神名。 后羿 之妻。相传曾盗食不死之药而奔月,遂为月神。又称 嫦娥 、 常娥 。《淮南子·览冥训》:“譬若 羿 请不死之药於 西王母 , 恆娥 窃以奔月。” 五代 和凝 《柳枝》词:“不是昔年攀桂树,岂能月里索 恆娥 。”亦指月。 唐 韩愈 《月蚀》诗:“ 恒娥 还宫室,太阳有室家。”参见“ 嫦娥 ”。
《國語辭典》:嫦娥  拼音:cháng é
1.后羿的妻子姮娥。参见「姮娥」条。
2.比喻月亮。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深拜你个嫦娥不妒色,你敢且半霎儿雾锁云埋。」也作「姮娥」。
《漢語大詞典》:月中人
月中仙子。亦比喻意中美人。 唐 薛曜 《子夜冬歌》:“借问月中人,安得长不老。”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
《漢語大詞典》:窃药(竊藥)
(1).传说 后羿 得不死之药于 西王母 ,其妻 姮娥 盗食之,成仙奔月。见《淮南子·览冥训》。后以“窃药”喻求仙。 唐 李白 《感遇》诗之三:“昔余闻 姮娥 ,窃药驻云髮。不自娇玉颜,方希鍊金骨。” 唐 李商隐 《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
(2).为死亡的婉词。 明 陈子龙 《为杜徕西悼亡》诗:“窃药先奔 羿 ,凌波不姓 甄 。”
《國語辭典》:素娥  拼音:sù é
嫦娥。《文选。谢庄。月赋》:「引玄兔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宋。王沂孙眉妩。渐新痕悬柳〉词:「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
《國語辭典》:杯弓蛇影  拼音:bēi gōng shé yǐng
相传杜宣夏至日赴宴,见酒杯中似有蛇,不敢不饮。酒后胸腹极痛,医治不瘉,后得知是壁上赤弩照在杯中,形影如蛇,于是病痛立刻痊瘉。见汉。应劭《风俗通义。卷九。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后比喻为不存在的事情枉自惊惶。也作「杯底逢蛇」、「杯中蛇影」、「弓影杯蛇」、「弓影浮杯」、「影中蛇」。
《漢語大詞典》:杯蛇
见“ 杯弓蛇影 ”。
《國語辭典》:杯弓蛇影  拼音:bēi gōng shé yǐng
相传杜宣夏至日赴宴,见酒杯中似有蛇,不敢不饮。酒后胸腹极痛,医治不瘉,后得知是壁上赤弩照在杯中,形影如蛇,于是病痛立刻痊瘉。见汉。应劭《风俗通义。卷九。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后比喻为不存在的事情枉自惊惶。也作「杯底逢蛇」、「杯中蛇影」、「弓影杯蛇」、「弓影浮杯」、「影中蛇」。
《漢語大詞典》:樽中弩
典出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予之祖父 郴 为 汲 令,以夏至日请见主簿 杜宣 ,赐酒。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於盃中,其形如虵。 宣 畏恶之,然不敢不饮,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损饮食,大用羸露,攻治万端,不为愈。后 郴 因事过至 宣 家,闚视,问其变故,云:‘畏此虵,虵入腹中。’ 郴 还听事,思惟良久,顾见悬弩,必是也。则使门下史将铃下侍徐扶輦载 宣 於故处设酒,盃中故復有虵,因谓 宣 :‘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 宣 意遂解,甚夷懌,由是瘳平。”后多用以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唐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诗:“疑惑樽中弩,淹留冠上簪。”参见“ 杯弓蛇影 ”。
《國語辭典》:杯弓蛇影  拼音:bēi gōng shé yǐng
相传杜宣夏至日赴宴,见酒杯中似有蛇,不敢不饮。酒后胸腹极痛,医治不瘉,后得知是壁上赤弩照在杯中,形影如蛇,于是病痛立刻痊瘉。见汉。应劭《风俗通义。卷九。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后比喻为不存在的事情枉自惊惶。也作「杯底逢蛇」、「杯中蛇影」、「弓影杯蛇」、「弓影浮杯」、「影中蛇」。
《漢語大詞典》:蛇杯(蛇盃)
见“ 蛇影杯弓 ”。
《漢語大詞典》:蛇影杯弓
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记 杜宣 饮酒,见杯中似有蛇,酒后胸腹作痛,多方医治不愈;后知为壁上所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病即愈。晋书·乐广传也有类似的记述。后用“蛇影杯弓”形容因疑虑而引起恐惧。红楼梦第八九回回目:“人亡物在公子填词,蛇影杯弓 顰 卿絶粒。” 方荣杲 《题红薇感旧记》诗:“无端虐燄黯 湘 城,蛇影杯弓处处惊。”亦作“ 蛇盃 ”。 五代 李瀚 《蒙求》:“ 广 客蛇影, 殷 师牛鬭。” 宋 戴埴 鼠璞·虎石蛇盃:“大率奇事易失实,虎石蛇盃意义略同,皆有二出。”红楼梦第八九回:“一片疑心,竟成蛇影。”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况蛇盃弓影,恍惚无凭。”参见“ 杯弓蛇影 ”。
《漢語大詞典》:酒中蛇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载: 杜宣 赴饮,见酒杯中似有蛇,酒后胸腹痛切,多方医治不愈。后知杯中之蛇为壁上赤弩照于杯中之影,病遂愈。晋书·乐广传亦有类似记述。后用“酒中蛇”为因疑虑而引起疾病之典实。 明 高启 《次韵杨礼曹雨中卧疾》之二:“何事一春频謁告,只应来辨酒中蛇。”参见“ 杯弓蛇影 ”。
《國語辭典》:杯弓蛇影  拼音:bēi gōng shé yǐng
相传杜宣夏至日赴宴,见酒杯中似有蛇,不敢不饮。酒后胸腹极痛,医治不瘉,后得知是壁上赤弩照在杯中,形影如蛇,于是病痛立刻痊瘉。见汉。应劭《风俗通义。卷九。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后比喻为不存在的事情枉自惊惶。也作「杯底逢蛇」、「杯中蛇影」、「弓影杯蛇」、「弓影浮杯」、「影中蛇」。
《國語辭典》:冰翁  拼音:bīng wēng
1.岳父。宋。张世南《游宦记闻》卷六:「有亭曰:『辅龙』,乃先兄之冰翁董讳𤊻字季兴所创。」
2.媒人。参见「冰人」条。
分類:岳父
《漢語大詞典》:玉润冰清(玉潤冰清)
像玉一样润泽,像冰一样清纯。常喻人或物形神之美。 宋 曾巩 《荔支》诗之二:“玉润冰清不受尘,仙衣裁剪絳纱新。”《群英类选·金兰记·舟中掷帕》:“暂时相见意冲冲,玉润冰清迥不同。”
《漢語大詞典》:菊水
水名。在今 河南省 内乡县 。传说饮其水可长寿。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湍水:“ 湍水 之南, 菊水 注之。水出西北 石涧山 芳菊谿 ,亦言出 析谷 ,盖谿涧之异名也。源旁悉生菊草,潭涧滋液,极成甘美。云此谷之水土,餐挹长年。” 宋 杨万里 《谢木韫之舍人分送讲筵赐茶》诗:“ 吴 綾缝囊染 菊水 ,蛮砂涂印题进字。” 金 元好问 《长寿新居》诗:“蒲池餘老节, 菊水 引新芽。”
《國語辭典》:月中桂  拼音:yuè zhōng guì
神话传说中月中的桂树。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天咫》:「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日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
《國語辭典》:月桂  拼音:yuè guì
1.植物名。樟科月桂树属,「月桂树」之简称。参见「月桂树」条。
2.神话传说中的月中桂树。亦借指月亮。南朝梁。元帝〈刻漏铭〉:「宫槐晚合,月桂宵晖。」《红楼梦》第四八回:「月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3.旧称登科为折桂,其后因月中有桂,故也称为「月桂」。唐。周墀〈贺王仆射放榜〉诗:「虽欣月桂居先所,更羡春兰最后荣。」
《國語辭典》:月中桂  拼音:yuè zhōng guì
神话传说中月中的桂树。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天咫》:「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日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
《國語辭典》:桂子  拼音:guì zǐ
1.桂花。唐。宋之问〈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柳永 望海潮。东南形胜词:「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2.称誉他人的子嗣。《金瓶梅》第五七回:「如有世间善男子、善女人,以金钱喜舍庄丽佛像者,主得桂子兰孙,端丽美貌,日后早登科甲,荫子封妻之报。」
分類:桂花
《漢語大詞典》:桂影
指月影,月光。 唐 李咸用 《山中夜坐寄故里友生》诗:“虫声促促催乡梦,桂影高高挂旅情。” 明 刘基 《祝英台近》词:“翠烟收,珠露下,星汉共瀟洒。桂影徘徊,白雪粲簷瓦。”
分類:月影月光
《國語辭典》:桂枝  拼音:guì zhī
1.桂木的树枝。汉。刘安〈招隐士〉:「猿狖群啸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2.牡桂的枝,可入药。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三四。木部。桂》。
3.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用桂枝指月。唐。太宗〈辽城望月〉诗:「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
《國語辭典》:桂林一枝  拼音:guì lín yī zhī
桂林,月中的桂树。桂林一枝比喻才能优异、出类拔萃。《晋书。卷五二。郤诜传》:「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國語辭典》:桂花  拼音:guì huā
木犀科「桂」、「木犀」的别名。参见「木犀」条。
《漢語大詞典》:桂华(桂華)
见“ 桂花 ”。
《國語辭典》:桂花  拼音:guì huā
木犀科「桂」、「木犀」的别名。参见「木犀」条。
《國語辭典》:桂轮(桂輪)  拼音:guì lún
指月亮。唐。李涉 秋夜题夷陵水馆诗:「凝碧初高海气秋,桂轮斜落到江楼。」宋。张先〈燕归梁。去岁中秋玩桂轮〉词:「去岁中秋玩桂轮,河汉净无云。」
分類:
《國語辭典》:桂魄  拼音:guì pò
指月亮。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唐。李商隐 对雪诗二首之二:「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妆。」宋。苏轼〈念奴娇。凭高眺远〉词:「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分類:
《漢語大詞典》:桃李成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省语。 金 元好问 《送杜招抚归西山》诗:“父老樵渔知有社,将军桃李自成蹊。” 金 元好问 《南乡子》词:“迟日惠风柔,桃李成蹊緑渐稠。”
分類:桃李不言
《漢語大詞典》:桃李蹊
比喻吸引众人奔趋的地方。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 唐 杜甫 《水宿遣兴奉呈郡公》诗:“嶷嶷瑚璉器,阴阴桃李蹊。” 宋 欧阳修 《予作归雁亭又以长韵见寄因以答之》:“城下臺边桃李蹊,忆初披荒手植之。” 清 姚鼐 《感春杂咏》之四:“虽无桃李蹊,岂失松桂伍。”参见“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