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一脔牛断领
  
牛心分炙
  
牛心熟
 
王济射牛
 
王济巧

相关人物
王恺
 
王济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下〈汰侈〉~88~
王君夫有牛,名「八百里駮」,常莹其蹄角。王武子语君夫:「我射不如卿,今指赌卿牛,以千万对之。」君夫既恃手快,且谓骏物无有杀理,便相然可。令武子先射。武子一起便破的,却据胡床,叱左右:「速探牛心来!」须臾,炙至,一脔便去。
《晋书》卷四十二〈王浑列传·(子)王济〉~205~
济字武子。少有逸才,风姿英爽,气盖一时。好弓马,勇力绝人,善易及庄老,文词俊茂,伎艺过人,有名当世,与姊夫和峤及裴楷齐名。尚常山公主。年二十,起家拜中书郎,以母忧去官。起为骁骑将军,累迁侍中,与侍中孔恂、王恂、杨济同列,为一时秀彦。武帝尝会公卿藩牧于式乾殿,顾济、恂而谓诸公曰:「朕左右可谓恂恂济济矣!」每侍见,未尝不咨论人物及万机得失。济善于清言,修饰辞令,讽议将顺,朝臣莫能尚焉,帝益亲贵之。仕进虽速,论者不以主之故,咸谓才能致之。然外虽弘雅,而内多忌刻,好以言伤物,侪类以此少之。以其父之故,每排王浚,时议讥焉。齐王攸当之藩,济既陈请,又累使公主与甄德妻长广公主俱入,稽颡泣请帝留攸。帝怒谓侍中王戎曰:「兄弟至亲,今出齐王,自是朕家事。而甄德、王济连遣妇来生哭人!」以忤旨,左迁国子祭酒,常侍如故。数年,入为侍中。时浑为仆射,主者处事或不当,济性峻厉,明法绳之。素与从兄佑不平,佑党颇谓济不能顾其父,由是长同异之言。出为河南尹,未拜,坐鞭王官吏免官,而王佑始见委任。而济遂被斥外,于是乃移第北芒山下。性豪侈,丽服玉食。时洛京地甚贵,济买地为马埒,编钱满之,时人谓为「金沟」。王恺以帝舅奢豪,有牛名「八百里驳」,常莹其蹄角。济请以钱千万与牛对射而赌之。恺亦自恃其能,令济先射。一发破的,因据胡,叱左右速探牛心来,须臾而至,一割便去。和峤性至俭,家有好李,帝求之,不过数十。济候其上直,率少年诣园,共啖毕,伐树而去。帝尝幸其宅,供馔甚丰,悉贮琉璃器中。蒸肫甚美,帝问其故,答曰:「以人乳蒸之。」帝色甚不平,食未毕而去。
典故
似锦言
 
制眠诮
 
吟贝锦
 
巧言成锦
 
萋斐暗成
 

《诗经·小雅·巷伯》
「萋兮斐兮,成是贝锦。」东汉·郑玄笺:「喻谗人集作已过以成于罪,犹女工之集采色以成锦文。」
《毛诗正义》卷十二之三〈小雅·节南山之什·巷伯〉~428~
萋兮斐兮,成是贝锦。彼谮人者,亦已大甚。哆兮侈兮,成是南箕。彼谮人者,谁适与谋?缉缉翩翩,谋欲谮人。慎尔言也,谓尔不信。捷捷幡幡,谋欲谮言。岂不尔受?既其女迁。骄人好好,劳人草草。苍天苍天!视彼骄人,矜此劳人!彼谮人者,谁适与谋?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杨园之道,猗于亩丘。寺人孟子,作为此诗。凡百君子,敬而听之。汉·郑玄笺:「喻谗人集作已过,以成于罪,犹女工之集采色以成锦文。」

例句

贝锦无停织,朱丝有断弦。 杜甫 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

忧来吟贝锦,谪去咏江蓠。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典故 
七夕女
 
丹鹊桥
 
乞巧向天孙
 
借鹊
 
喜鹊桥
 
填成鸟鹊
  
填鸟鹊
 
天上佳期
 
天上弄机人
    
帝子桥
 
怜飞鹊
   
星渚桥空
 
会双星
 
桥成鸟鹊
 
桥横鹊
 
河汉星桥
 
河鹊填桥
 
泣分河
 
乌鹊填
   
牛女夕
 
牛女鹊桥
  
痴牛騃女
  
织女桥
 
织女皇姑
 
织星桥
 
耕慵织懒
 
酬鸟鹊
 
野鹊并影
 
银河灵鹊
 
银河响幽咽
 
银河鹊桥
 
银汉渡
   
飞向银河
 
飞桥驾鹊
 
鸟鹊桥
   
鹊桥人
 
鹊桥牛女
 
鹊误仙盟

相关人物
武丁
 
牛郎
 
织女


《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30~
南斗为庙,其北建星。建星者,旗也。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将;左右,左右将。婺女,其北织女。织女,天女孙也。唐·司马贞《史记索隐》:「织女,天孙也。案:荆州占云『织女,一名天女,天子女也。』」
《太平御览》卷六〈天部六·星中〉~59~
河鼓三星,在牵牛北,主军鼓。盖天子三将军也,中央大将军也,其南左星,左将军也,其北右星右将军也,所以备关梁而拒难也,昔传牵牛织女七月七日相见者,则此是也,故《尔雅》云:河鼓谓之牵牛。
《岁时广记》二卷第二〈十六七夕〉~835~
梁·吴均《齐谐记》曰:「桂阳成武丁有仙道,常在人间,忽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渡河,诸仙悉还宫。吾向已被召,不得暂停,与尔别矣,后三千年当复还。』弟问曰:『织女何事渡河?兄何当还?』答曰:『织女暂诣牵牛,一去后三千年当还。』明旦,果失武丁所在。世人至今犹云『七月七日织女嫁牵牛』。」又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七月七日,世谓织女牵牛聚会之日,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三十六〈应劭·风俗通义〉
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二十三〈诗·七夕诗〉
玉匣卷悬衣,针楼开夜扉。姮娥随月落,织女逐星移。离前忿促夜,别后对空机。倩语雕陵鹊,填河未可飞。
《昭明文选》卷十九、三国魏·曹子建(植)《洛神赋》
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唐·李善注引三国魏·曹植《九咏注》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

简释

七夕:咏七夕,或喻指夫妇聚会。唐杜甫《牵牛织女》:“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例句

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 刘威 七夕

鹊桥初就咽银河,今夜仙郎自姓和。 和凝 杨柳枝

酒醒推篷坐,凄凉望女牛。 唐彦谦 夜泊东溪有怀

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 孟郊 古意

桥成乌鹊助,盖转凤皇飞。 张光朝 天门街西观荣王聘妃

凤梭停织鹊无音,梦忆仙郎夜夜心。 戴叔伦 织女词

所嗟不及牛女星,一年一度得相见。 施肩吾 古别离二首

心如七夕女,生死难再匹。 曹邺 古相送

乌鹊填应满,黄公去不归。 李峤

喜逐行人至,愁随织女归。 李峤

穿针楼上闭秋烟,织女佳期又隔年。 李群玉 秋登涔阳城二首

西风未起悲龙梭,年年织素攒双蛾。 李贺 有所思

织女桥边乌鹊起,仙人楼上凤皇飞。 李邕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 李郢 七夕

新秋牛女会佳期,红粉筵开玉馔时。 李郢 七夕寄张氏兄弟

相如才调逸,银汉会双星。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

鹊飞应织素,凤起独吹箫。 羊士谔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之一

主第岩扃架鹊桥,天门阊阖降鸾镳。 赵彦昭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河鹊填桥至,山熊避槛来。 郑愔 奉和幸上官昭容院献诗四首之四

桥成鹊已去,机罢女应过。 陈润 赋得秋河曙耿耿

须教翡翠闻王母,不奈乌鸢噪鹊桥。 陆畅 解内人嘲

天上琼花不避秋,今宵织女嫁牵牛。 陆畅 云安公主出降杂咏催妆二首

玉树杂金花,天河织女家。 韦渠牟 步虚词十九首

化为金印新祥瑞,飞向银河旧路岐。 韩偓

霜刀剪汝天女劳,何事低头学桃李。 韩愈 芍药歌

飘白霓,挂丹梯,应从织女机边落。 顾况 庐山瀑布歌送李顾

八十老婆拍手笑,妒他织女嫁牵牛。 顾况 杜秀才画立走水牛歌

此夕河汉上,双星含凄然。 鲍溶 秋夜闻郑山人弹楚妃怨

人言天孙机上亲手迹,有时怨别无所惜。 鲍溶 霓裳羽衣歌

典故
公主花
 
刘梅贵主妆
  
含章宫下妆
 
含章春风面
 
吹到眉心
 
寿阳公主面
  
寿阳宫额
 
寿阳梅妆
 
寿阳眉
 
寿阳纤巧
 
妆光梅影
 
妆梅
 
妆额
    
梅新试妆
 
梅粉华妆
 
梅花入寿阳
 
梅花匀面妆
 
梅花妆额
 
梅花点额
 
梅蕊妆宫额
 
梅蕊宫妆
  
欲点妆额
 
深宫点额
 
添妆韵似梅
 
汉宫娇额
 
粉额妆
 
试妆看吹面
  
额花
 
额黄映日
 
飘到梅心
 
飞近娥绿

相关人物
寿阳公主


《太平御览》卷三十〈时序部十五·人日〉~269~
《杂五行书》:「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竟效之,今梅花妆是也。」
《事类赋注》卷二十六
《宋书》曰:「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之华,拂之不去。皇后留之,自后有梅花妆,后人多效之。」

简释

梅妆:喻女子华美妆饰,或喻梅花。唐李商隐《对雪二首》之二:“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妆。”

典故
天孙与巧
 
河东乞巧文
 
锦心透口


《全唐文》卷五百八十三〈柳宗元十五·乞巧文〉~5882~2~
柳子夜归自外庭,有设祠者,●饵馨香,蔬果交罗,插竹垂绥,剖瓜犬牙,且拜且祈。怪而问焉。女隶进曰:「今兹秋孟七夕,天女之孙将嫔于河鼓。邀而祠者,幸而与之巧,驱去蹇拙,手目开利,组缝制,将无滞于心焉。为是祷也。」柳子曰:「苟然欤?吾亦有所大拙,傥可因是以求去之。」乃缨弁束衽,促武缩气,旁趋曲折,伛偻将事,再拜稽首,称臣而进曰:「下土之臣,窃闻天孙,专巧于天,轇轕璿玑,经纬星辰,能成文章,黼黻帝躬,以临下民。钦圣灵、仰光耀之日久矣。今闻天孙不乐其独得,贞卜于元龟,将蹈石梁,款天津,俪于神夫,于汉之滨。两旗开张,中星耀芒。灵气翕,兹辰之良。幸而弭节,薄游民间。临臣之庭,曲听臣言。臣有大拙,智所不化,医所不攻,威不能迁,宽不能容。乾坤之量,包含海岳,臣身甚微,无所投足。蚁适于垤,蜗休于壳,龟鼋螺蚌,皆有所伏。臣物之灵,进退唯辱。仿佯为狂,局束为诌,吁吁为诈,坦坦为忝。他人有身,动必得宜,周旋获笑,颠倒逢嘻。己所尊昵,人或怒之。变情佝势,射利抵峨。中心甚憎,为彼所奇。忍仇佯喜,悦誉迁随。胡执臣心,常使不移?反人是已,曾不惧疑。贬名绝命,不负所知。忭嘲似傲,贵者启齿。臣旁震惊,彼且不耻。叫稽匍匐,言语谲诡。令臣缩恧,彼则大喜。臣著效之,怒丛已。彼诚大巧,臣拙无比。王侯之门,狂吠狸犴。臣到百步,喉喘颠汗。睛盯逆走,魄遁神叛。欣欣巧夫,徐入纵诞。毛群掉尾,百怒一散。世途昏险,拟步如漆。左低右昂,斗冒冲突。鬼神恐悸,圣智危栗。泯焉直透,所至如一。是独何工,纵横不恤。非天所假,彼智焉出。独啬于臣,恒使玷黜。遝遝骞骞,恣口所言。迎知喜恶,默测憎怜。摇唇一发,径中心原。胶加钳夹,誓死无迁。探心扼胆,踊跃拘牵。彼虽佯退,胡可得旃。独结臣舌,喑抑衔冤。擘毗流血,一辞莫宣。胡为赋授,有此奇偏。眩耀为文,琐碎排偶。抽黄对白,唵哢飞走。骈四俪六,锦心绣口。宫沉羽振,笙簧触手。观者舞悦,誇谈雷吼。独溺臣心,使甘老丑。?昏莽卤,朴钝枯朽。不期一时,以俟悠久。旁罗万金,不鬻弊帚。跪呈豪杰,投弃不有。眉颦蹩,喙唾胸呕。大赧而归,填恨低首。天孙司巧,而穷臣若是,卒不馀畀,独何酷欤?敢愿圣灵悔祸,矜臣独艰。付与姿媚,易臣顽颜。凿臣方心,规以大圆。拔去?百舌,纳以工言。文词婉软,步武轻便。齿牙饶美,眉睫增妍。突梯卷脔,为世所贤。公侯卿士,五属十连。彼独何人,长享终天!」言讫,又再拜稽首,俯伏以俟。至夜半,不得命,疲极而睡,见有青袖朱裳,手持绛节,而来告曰:「天孙告汝,汝词良苦,凡汝之言,吾所极知。汝择而行,嫉彼不为。女之所欲,汝自可期。胡不为之,而诳我为。汝唯知耻,谄貌淫辞。宁辱不贵,自适其宜。中心已定,胡妄而祈。坚汝之心,密汝所持。得之为大,失不污卑。凡吾所有,不敢汝施。致命而升,汝慎勿疑。」呜呼!天之所命,不可中革。泣拜欣受,初悲后怿。抱拙终身,以死谁惕!
典故
化工呈新巧


《苏轼诗集》卷十一〈和述古冬日牡丹四首〉
〈和述古冬日牡丹四首〉其一:「一朵妖红翠欲流,春光回照雪霜羞。化工只欲呈新巧,不放闲花得少休。」
典故
千金费屠龙
 
学屠龙
  
屠龙事业
 
屠龙学
 
屠龙工巧
 
屠龙手
 
屠龙技
 
屠龙破产
 
屠龙计
 
技悔屠龙
 
艺可屠龙
 
龙屠
 
龙希莫学屠


《庄子集释》卷十上〈杂篇·列禦寇〉~046~
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简释

屠龙:喻指技艺华而不实。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屠龙破千金,为艺亦云亢。”

屠龙手:喻有才能而不为所用之人。宋苏轼《次韵张安道读杜诗》:“巨笔屠龙手,微官似马曹。”

典故
文字觑天巧
 
窥天巧


《全唐诗》卷三百四十〈答孟郊〉
规模背时利【规谋背时利】,文字觑天巧。人皆馀酒肉,子独不得饱。才春思已乱,始秋悲又搅。朝餐动及午,夜讽恒至卯。名声暂膻腥,肠肚镇煎炒【案:音炒。】。古心虽自鞭,世路终难拗。弱拒喜张臂,猛拿閒缩爪。见倒谁肯扶,从嗔我须咬。
典故
论巧拙

相关人物
司马安
 
潘岳


《昭明文选》卷十六晋·潘安仁(岳)《闲居赋·序》
「岳读汲黯传至司马安四至九卿,而良史书之,题以巧宦之目,未曾不慨然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巧诚有之,拙亦宜然。』」

例句

休指宦游论巧拙,只将愚直祷神祇。 杜牧 题桐叶

典故
马安四至
 
马安巧宦
 
相关人物
司马安


《史记》卷一二○《汲郑列传》
卒后,上以黯故,官其弟汲仁至九卿,子汲偃至诸侯相。黯姑姊子司马安亦少与黯为太子洗马。安文深巧善宦,官四至九卿,以河南太守卒。
《昭明文选》卷十六〈赋辛·志下·闲居赋〉~697~
岳读《汲黯传》,至司马安四至九卿,而良史书之,题以巧宦之目,未曾不慨然废书而叹也。

例句

马安四至,应璩三入。 李瀚 蒙求

应笑马安虚巧宦,四回迁转始为卿。 罗隐 裴庶子除太仆卿因贺

典故
相关人物
邵雍


《伊川击壤集》卷二十〈首尾吟〉
〈首尾吟〉其四十八:「三千宾客成何梦,百二山河付阿谁;弄巧既多翻作拙,尧夫非是爱吟诗。」
《豫章集》卷十五〈拙轩颂〉
觅巧了不可,得拙从何来。打破沙盆一问,狂子因此眼开。弄巧成拙,为蛇画足。何况头上安头,屋下盖屋。毕竟巧者有馀,拙者不足。
典故
相关人物
牛郎
 
织女


《荆楚岁时记》第一部〈宝颜堂秘笈本〉
是夕,人家妇女结䌽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例句

万人惟待乘鸾出,乞巧齐登明月楼。 陆畅 云安公主出降杂咏催妆二首

典故

《开元天宝遗事》卷上〈乞巧楼〉
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嫔妃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士民之家皆效之。
典故
乞天孙巧
 
乞蛛丝巧


《荆楚岁时记》第一部〈宝颜堂秘笈本〉~356~
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䌽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典故
迁莺巧语


《全唐诗》卷五百四十〈喜舍弟羲叟及第上礼部魏公〉
国以斯文重,公仍内署来【公仍内相来】。风标森太华,星象逼中台。朝满迁莺侣,门多吐凤才。宁同鲁司寇,惟铸一颜回【只铸一颜回】。
《漢語大詞典》:八百里
见“ 八百里駮 ”。
《漢語大詞典》:八百里駮
牛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汰侈:“ 王君夫 ( 愷 )有牛,名八百里駮,常莹其蹄角。 王武子 ( 济 )语 君夫 :‘我射不如卿,今指赌卿牛,以千万对之。’ 君夫 既恃手快,且谓骏物无有杀理,便相然可,令 武子 先射。 武子 一起便破的,却据胡牀,叱左右:‘速探牛心来!’须臾炙至,一臠便去。”駮,骏马之称。八百里,状其善于奔驰。晋书·王济传作“驳”,古字同。后用为气概豪迈的典实。 宋 苏轼 《约公择饮是日大风》:“要当啖公八百里,豪气一洗儒生酸。” 宋 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词:“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分類:骏马奔驰
《漢語大詞典》:牛心炙
(1). 晋 代 王恺 有一头能快走的牛,叫“八百里駮”,极为珍视。一次, 王恺 和 王济 比射, 王济 赢了这头牛,“叱左右速探牛心来,须臾炙至,一臠便去。”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汰侈》。后用为豪侈的典故。 宋 唐庚 《次郑太玉见寄韵》:“他时名誉牛心炙,晚岁穷空犊鼻褌。”
(2).指用牛心做的一种菜肴。晋书·王羲之传:“时重牛心炙,坐客未噉, 顗 先割啗 羲之 ,於是始知名。” 清 赵翼 《桐山斋中杜鹃花》诗:“况有牛心炙,兼烹雀舌芽。”
《國語辭典》:贝锦(貝錦)  拼音:bèi jǐn
像贝壳一样的锦文。《诗经。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贝锦。」《文选。左思。蜀都赋》:「贝锦斐成,濯色江波。」
《國語辭典》:七夕  拼音:qī xì
农历七月七日夜晚。相传天上牛郎织女于这晚相会,后世以此日为情人节。此日妇女往往会陈瓜果、穿七孔针在庭院中祭拜,以乞求巧艺。见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
《國語辭典》:乞巧  拼音:qǐ qiǎo
相传阴历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二星相会之期,旧俗妇女此夕必备陈瓜果、鲜花、胭脂于庭中向天祭拜,以期拥有姣美的面貌;并对月引线穿针,以期双手灵巧,长于刺绣织布,称为「乞巧」。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是夕,人家妇女结䌽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也作「祈巧」。
《漢語大詞典》:填桥(填橋)
见“ 填河 ”。
《漢語大詞典》:填河
亦称“ 填桥 ”。 指每年七月七夕 牛郎 、 织女 相会,群鹊衔接为桥以渡银河的民间传说。 南朝 梁 庾肩吾 《七夕》诗:“离前忿促夜,别后对空机。倩语雕陵鹊,填河未可飞。” 五代 徐夤 《鹊》诗:“香闺报喜行人至,碧汉填河织女回。” 明 高启 《鹊轩》诗:“詎信填河事,寧歌绕树诗。” 清 李渔 《蜃中楼·结蜃》:“那楼上呵,好一似天孙织所,凄凄可怜;俺便做个填桥乌鹊行方便!”参见“ 鹊桥 ”。
《國語辭典》:天女  拼音:tiān nǚ
1.中国古代传说为天帝的女儿。参见「织女」条。
2.女神。《维摩诘所说经。卷中。观众生品第七》:「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天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
3.燕子。元。伊世珍《琅嬛记》卷上引《采兰杂志》:「昔有燕飞入人家,化为一小女子,长仅三寸,自言天女,能先知吉凶。故至今名燕为天女。」
《國語辭典》:天孙(天孫)  拼音:tiān sūn
1.织女星的别称。参见「织女星」条。
2.皇帝的孙子。《称谓录。卷一○。皇诸孙。天孙》:「《焦氏易林》:『天孙帝子与日月处。』」
《漢語大詞典》:女牛
织女星和牵牛星。 唐 唐彦谦 《夜泊东溪有怀》诗:“酒醒推篷坐,凄凉望女牛。” 宋 吴自牧 梦粱录·七夕:“遂令女郎望月,瞻斗列拜,次乞巧于女牛。” 清 林则徐 《中秋炮台眺月有作》诗:“乘槎我欲凌女牛,举杯邀月与月酬。”
《漢語大詞典》:星度
(1).星辰运行的度数。《史记·历书》:“乃者,有司言星度之未定也,广延宣问,以理星度,未能詹也。”《后汉书·方术传上·谢夷吾》:“﹝ 谢夷吾 ﹞少膺儒雅,韜含六籍,推考星度,综校图録。”新五代史·杂传十九·马重绩:“古今所纪,考审多差,《宣明》气朔正而星度不验,《崇玄》五星得而岁差一日。”
(2).犹星命。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七:“ 婺州 一衙前 葛好问 者,精於星度,尝谓 子容 之命全似 杜祁公 。” 宋 林逋 《赠胡介》诗:“金方烧易得,星度算来玄。” 明 高攀龙 《与段幻然书》之三:“臺丈星度年来未佳,慎之!慎之!”
《國語辭典》:星桥(星橋)  拼音:xīng qiáo
1.传说中的鹊桥。宋。李清照 行香子。草际鸣蛩词:「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2.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七星桥。传说秦代李冰守蜀造桥,画斗魁七星,故称为「星桥」。
《國語辭典》:乌鹊桥(烏鵲橋)  拼音:wū què qiáo
相传每年七夕乌鹊填天河成桥,以渡织女、牛郎,使之相会。后以乌鹊桥比喻男女相会的地方。唐。宋之问〈明河篇〉:「鸳鸯机上疏萤度,乌鹊桥边一雁飞。」
《國語辭典》:鹊桥(鵲橋)  拼音:què qiáo
相传每年七夕,为了让织女渡过天河与牛郎相会,喜鹊会飞聚起来,搭成跨越天河的桥道,称为「鹊桥」。后世则以鹊桥比喻夫妻、情人久别团聚的机缘。宋。秦观 鹊桥仙。纤云弄巧词:「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國語辭典》:牛女  拼音:niú nǚ
牵牛与织女二星的合称。晋。潘岳〈西征赋〉:「仪景星于天汉,列牛女以双峙。」明。高濂《玉簪记》第一九出:「谁承望今宵牛女,银河咫尺间,巧一似穿针会,两下里青春浓桃艳李。」
《國語辭典》:牵牛织女(牽牛織女)  拼音:qiān niú zhī nǚ
指牵牛星、织女星。也指牵牛与织女两个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如:「相传农历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相会之时。」三国魏。文帝〈燕歌行〉三首之一:「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國語辭典》:牛郎织女(牛郎織女)  拼音:niú láng zhī nǚ
牵牛星与织女星。相传织女为天帝孙女,长年织造云锦天衣。嫁给牛郎后,荒废织事,天帝大怒。责令织女与牛郎分离,只准两人于每年七夕相会一次。见明。冯梦京《月令广义。卷一四。七月令。日次。一年一会》引《小说》。后比喻分离两地,难以会面的夫妻或情侣。
《國語辭典》:织女(織女)  拼音:zhī nǚ
1.从事纺织的女子。三国吴。杨泉〈织机赋〉:「织女扬翚,美乎如芒,丽姿研雅,动有令光。」
2.中国古代传说是天帝的女儿。汉代传说与牵牛郎为夫妇,婚后废织,被天帝分隔于银河两岸,遥遥相对,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方能相会。也称为「天女」。
3.星官名。由三颗星组成,属牛宿。《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织女三星,在天纪东端,天女也,主果蓏丝帛珍宝也。王者至孝,神祇咸喜,则织女星俱明,天下和平。大星怒角,布帛贵。」文中所指大星,为织女三星中最亮的一颗星,即俗称的织女星。参见「织女星」条。
《國語辭典》:织女星(織女星)  拼音:zhī nǚ xīng
星名。属天琴座,是夏秋夜空中一颗明亮的星,隔银河与牵牛星相对。也称为「天女」、「天孙」、「织女」。
《國語辭典》:双星(雙星)  拼音:shuāng xīng
1.牵牛、织女二星。比喻夫妇二人。元。李俊民 七夕诗:「云汉双星聚散频,一年一度事还新。」元。马祖常 拟唐宫。银河七夕度双星词:「银河七夕度双星,桐树逢秋叶未零。」
2.两颗恒星因重力吸引而环绕其共同质心运动,称为「双星」。
《漢語大詞典》:灵匹(靈匹)
(1).神仙匹偶。指牵牛、织女二星。《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七日夜女歌六》:“灵匹怨离处,索居隔长河。”《文选·谢惠连〈七月七日夜咏牛女〉》:“云 汉 有灵匹,弥年闕相从。” 张铣 注:“灵匹,谓牛女相匹耦也。” 唐 王勃 《七夕赋》:“佇灵匹於星期,眷神姿於月夕。” 明 谢谠《四喜记·巧夕宫筵》:“灵匹渡银河,人间醉綺罗。”
(2).美好的配偶。 唐 孟郊 《婵娟篇》:“月嬋娟,真可怜。夜半 姮娥 朝太一,人间本自无灵匹。” 唐 嵩山女 《书任生案》诗:“神仙尽灵匹,君意合何如?”
《漢語大詞典》:鹊填河(鵲填河)
(1).俗传七夕喜鹊填河成桥以渡 牛郎 、 织女 。 唐 白居易 《和微之诗·和祝苍华》:“秃似鹊填河,堕如乌解羽。” 清 叶衍兰 《菩萨蛮·甲午感事》词:“珊瑚金翡翠,滴尽鮫人泪。遗恨鹊填河, 波斯 得宝多。”
(2).曲名。宋史·乐志十七:“仙吕宫九:《折红蕖》《鹊填河》。”
《國語辭典》:鹊桥(鵲橋)  拼音:què qiáo
相传每年七夕,为了让织女渡过天河与牛郎相会,喜鹊会飞聚起来,搭成跨越天河的桥道,称为「鹊桥」。后世则以鹊桥比喻夫妻、情人久别团聚的机缘。宋。秦观 鹊桥仙。纤云弄巧词:「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國語辭典》:含章  拼音:hán zhāng
1.行文含有文采和美质。《三国志。卷一一。魏书。管宁传》:「含章素质,冰絜渊清。」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徵圣》:「然则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乃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矣。」
2.一座汉代的宫殿。《文选。张衡。西京赋》:「麒麟朱鸟,龙兴含章。」
《漢語大詞典》:含章殿
(1). 汉 宫殿名。文选·张衡〈西京赋〉:“ 麒麟 朱鸟 , 龙兴 含章 。” 李善 注:“ 龙兴 、 含章 ,皆殿名也。”
(2). 南朝 宋 宫殿名。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含章梅妆:“ 寿阳公主 在 含章殿 ,梅花飘著其额。” 明 陈子龙 《欲偕舒章游金陵不果,各赋诗十首》之八:“东府诸王宅, 含章 公主家。”
(3). 唐 宫殿名。新唐书·裴寂传:“﹝ 裴寂 ﹞迁左僕射。帝置酒 含章殿 ,欢甚。”
分類:宫殿殿名
《國語辭典》:寿阳妆(壽陽妝)  拼音:shòu yáng zhuāng
女子华美的面额装饰。参见「梅花妆」条。宋。毛滂 浣溪沙。蜡烛花中月满窗词:「蜡烛花中月满窗,楚梅初试寿阳妆。」
《國語辭典》:宫妆(宮妝)  拼音:gōng zhuāng
宫女的妆扮。唐。郑嵎〈津阳门〉诗:「宫妆襟袖皆仙姿,青门紫陌多春风。」
《漢語大詞典》:宫额(宫額)
古代宫中妇女以黄色涂额作为妆饰,因称妇女的前额为宫额。 唐 李商隐 《又效江南曲》:“扫黛开宫额,裁裙约楚腰。” 宋 辛弃疾 《鹧鸪天·赋梅》词:“冰做骨,玉为容,常年宫额鬢云鬆。” 元 乔吉 《清江引·佳人病酒》曲:“罗帕粉香宫额上掩,宿酒春初散。”
《國語辭典》:梅妆(梅妝)  拼音:méi zhuāng
形容女子美艳的面额装饰或比喻梅花艳丽。参见「梅花妆」条。唐。李商隐 对雪诗二首之二:「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妆。」宋。石孝友 鹧鸪天。花漏乾声声词:「山作鼎,玉为浆。寿杯丛处艳梅妆。」
《國語辭典》:梅花妆(梅花妝)  拼音:méi huā zhuāng
相传南朝宋寿阳公主白天卧睡在含章殿下,梅花落在公主额头上,挥拂不去。后人多效法在额头上描画梅花之形。见《太平御览。卷九七○。果部。梅》。后形容女子美艳的面额装饰或梅花的艳丽。也作「梅妆」、「额妆」、「寿妆」、「寿阳妆」。
《漢語大詞典》:梅额(梅額)
(1).指梅花妆装点的额头。 宋 吴文英 《玉楼春·京市舞女》词:“茸茸貍帽遮梅额。金蝉罗翦胡衫窄。”参见“ 梅花粧 ”。
(2).指入梅时节。 明 徐应秋 玉芝堂谈荟·岁时杂占:“雨打梅额,河底开坼。”参见“ 梅头 ”。
《國語辭典》:梅花妆(梅花妝)  拼音:méi huā zhuāng
相传南朝宋寿阳公主白天卧睡在含章殿下,梅花落在公主额头上,挥拂不去。后人多效法在额头上描画梅花之形。见《太平御览。卷九七○。果部。梅》。后形容女子美艳的面额装饰或梅花的艳丽。也作「梅妆」、「额妆」、「寿妆」、「寿阳妆」。
《漢語大詞典》:梅头(梅頭)
(1).指黄梅季节刚开始的时候。 元 何景福 《五月五日对雨有作》诗:“雷声填填云羃羃,雨打梅头麦穗黑。” 明 徐应秋 玉芝堂谈荟·岁时杂占:“立梅日早雨,是谓之迎梅雨。谚云:‘雨打梅头,无水饮牛。’”
(2).见“ 梅鱼 ”。
《漢語大詞典》:额妆(額妝)
指古代女子华贵艳美的面妆。语本太平御览卷九七○引宋书:“ 武帝 女 寿阳公主 ,人日卧於 含章 簷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之华,拂之不去。皇后留之。自后有梅花粧,后人多効之。” 宋 陆游 《湖山·柳姑庙》诗:“汀月生眉黛,溪梅试额妆。”
《國語辭典》:屠龙(屠龍)  拼音:tú lóng
比喻技巧高深,但却无用。参见「屠龙之技」条。清。王鹏运 沁园春:「画虎文章,屠龙事业,凄绝南歌入破时。」
《國語辭典》:巧宦  拼音:qiǎo huàn
善于钻营的官吏。《文选。潘岳。闲居赋。序》:「岳尝读汲黯传,至司马安四至九卿,而良史书之,题以巧宦之目,未尝不慨然废书而叹!」唐。陈子昂 题祀山烽树赠乔十二侍御诗:「汉庭荣巧宦,云阁薄边功。」也作「巧吏」。
《國語辭典》:弄巧成拙  拼音:nòng qiǎo chéng zhuó
本想取巧,却反而败事。有枉费心机的意思。《五灯会元。卷一六。净名法因禅师》:「祖师妙诀,别无可说。直饶钉嘴铁舌,未免弄巧成拙。」《封神演义》第五六回:「孩儿系深闺幼女,此事俱是父亲失言,弄巧成拙。」也作「弄巧反拙」。
《國語辭典》:乞巧  拼音:qǐ qiǎo
相传阴历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二星相会之期,旧俗妇女此夕必备陈瓜果、鲜花、胭脂于庭中向天祭拜,以期拥有姣美的面貌;并对月引线穿针,以期双手灵巧,长于刺绣织布,称为「乞巧」。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是夕,人家妇女结䌽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也作「祈巧」。
《漢語大詞典》:乞巧楼(乞巧樓)
乞巧的彩楼。 唐 王建 《宫词》之九二:“每年宫女穿针夜,勅赐诸亲乞巧楼。”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卷下:“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嬪妃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谓之乞巧楼。”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七夕:“至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綵楼于庭,谓之乞巧楼。” 明 梁辰鱼 《普天乐·咏时序悼亡》曲:“羡谁家乞巧楼头,笑声喧玉倚香隈。”参见“ 乞巧 ”。
分類:乞巧
《國語辭典》:乞巧  拼音:qǐ qiǎo
相传阴历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二星相会之期,旧俗妇女此夕必备陈瓜果、鲜花、胭脂于庭中向天祭拜,以期拥有姣美的面貌;并对月引线穿针,以期双手灵巧,长于刺绣织布,称为「乞巧」。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是夕,人家妇女结䌽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也作「祈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