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斯文  拼音:sī wén
1.礼乐制度教化。《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汉书。卷一○○。叙传下》:「武功既抗,亦迪斯文,宪章六学,统壹圣真。」
2.儒士。《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平日敬重斯文,喜欢才士。」《儒林外史》第三六回:「先圣祠内,共观大礼之光;国子监中,同仰斯文之主。」
《國語辭典》:斯文  拼音:sī wen
人的举止文雅有礼。《红楼梦》第六三回:「斯文些的才好,别大呼小叫,惹人听见。」《文明小史》第三回:「如果打死了外国人,我拚著脑袋去陪他,金委员不该拿读书人如此蹧蹋,到底不是斯文一脉!」
《國語辭典》:斯斯文文  拼音:sī sī wén wén
形容举止文雅有礼。《红楼梦》第七回:「人家的孩子都是斯斯文文惯了的,乍见了你这破落户,还被人笑话死了呢。」《文明小史》第五二回:「火车上,头等客位,多是些体面外国人,有在那里斯斯文文谈天的,有在那里吸雪茄烟的。」
分類:文雅
《國語辭典》:斯文人  拼音:sī wén rén
1.举止文雅的人。如:「班长是个斯文人,会动粗一定有特殊原因。」
2.士人、读书人。《儒林外史》第一○回:「他有五六十岁,头上也戴的是方巾,穿的件茧䌷直裰,像个斯文人。」
《國語辭典》:斯文扫地(斯文掃地)  拼音:sī wén sǎo dì
斯,此。文,指文化、礼乐制度。语出《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扫地,指破坏殆尽。斯文扫地本指礼乐制度破坏殆尽,后借指文人不顾操守,毫无廉耻。《野叟曝言》第六一回:「数其罪而责之,才泄得公愤,不至斯文扫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六回:「我原是读书出身,不曾学过生意,这不懂是我分内的事。偏是他们那一班人,胡说乱道的,闹了个斯文扫地。」也作「斯文委地」。
《国语辞典》:斯文败类(斯文败类)  拼音:sī wén bài lèi
品行不良的文人。《文明小史》第四四回:「前两年有过上谕,骂报馆的人都是斯文败类。」
《国语辞典》:斯文委地  拼音:sī wén wěi dì
文人不顾操守,自甘堕落。亦指文化遭废弃。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杜少陵一》:「由杜子美以来,四百馀年,斯文委地。」也作「斯文扫地」。
《国语辞典》:亚斯文高坝(亚斯文高坝)  拼音:yà sī wén gāo bà
西元一九○二年埃及得英国之助,所建筑的第一座水坝。位于尼罗河上,主要为供给稻米、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水源灌溉之需。
《国语辞典》:布罗温斯文学(布罗温斯文学)  拼音:bù luó wēn sī wén xué
中世纪法国东南的布罗温斯极为富饶,诸侯均好宴游,所以发展出以宫廷为主的方言文学,称为「布罗温斯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