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左右  拼音:zuǒ yòu
1.左方与右方。《后汉书。卷七二。董卓列传》:「卓膂力过人,双带两鞬,左右驰射,为羌胡所畏。」《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大门过去,一个大天井。又几十层高坡上去,三座门。进去一座丹墀。左右两廊,奉著从祀历代先贤神位。」
2.附近。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注》:「顾瞻左右,山椒之上有垣若颓基焉。」《文明小史》第三四回:「他左右一看没人,提起长衫,奋身一跃而过。」
3.称跟从的侍者为「左右」。《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三国演义》第三回:「至嘉德殿门,张让、段圭迎出,左右围住,进大惊。」
4.书札中常用的称谓敬辞,不直言对方本人,而称其侍者,以示尊敬。《史记。卷七○。张仪列传》:「是故不敢慝意隐情,先以闻于左右。」《战国策。燕策二》:「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
5.帮助、辅助。《诗经。商颂。长发》:「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唐。刘禹锡〈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韦公集纪〉:「以公用经术左右先帝五年,稔闻其德。」
6.控制、指挥。《国语。越语上》:「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
7.背离,有二心。《后汉书。卷二九。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郅恽》:「恽善恕己量主,知我必不有所左右而轻天下也。」
8.反正。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小娘子,左右这里无人,我央及你咱。」《水浒传》第六二回:「左右是死,索性说了。」
9.上下、光景。多放在数量词后,表示约略之数。汉。王充《论衡。齐世》:「语称上世之人侗长佼好,坚彊老寿,百岁左右。」《董西厢》卷五:「我眼巴巴的盼今宵,还二更左右不来到。」
《國語辭典》:左右手  拼音:zuǒ yòu shǒu
语出《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比喻得力的助手。《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王大怒,如失左右手。」《明史。卷一四五。朱能传》:「能于诸将中年最少,善战,张玉善谋,帝倚为左右手。」
《國語辭典》:左右翼  拼音:zuǒ yòu yì
1.军队中的左右两部队合称为「左右翼」。《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汉书。卷五四。李广传》:「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2.政党中的左右派。也称为「左右翼」。
《漢語大詞典》:左右人
方言。指妾妇。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古所谓媵妾者,今世俗西北名曰祇候人,或云左右人,以其亲近为言。”
分類:方言
《國語辭典》:左右袒  拼音:zuǒ yòu tǎn
偏袒某一方。《聊斋志异。卷一○。珊瑚》:「母或怒以色,则臧姑怒以声。二成又懦,不敢为左右袒。」
《漢語大詞典》:五轮八光左右两点神水(五輪八光左右兩點神水)
见“ 五轮八光左右两点瞳人 ”。
《漢語大詞典》:五轮八光左右两点瞳人(五輪八光左右兩點瞳人)
旧小说中对眼睛的美称。古今小说·张古老种瓜娶文女:“两个媒人用五轮八光左右两点瞳人,打一看时,只见屋山头堆垛着一便价十万贯小钱儿。”
分類:对眼眼睛
《分类字锦》:宜留左右
唐书吕元膺传元和中累擢给事中俄为同州刺史既谢帝逮问政事所对详诣明日谓宰相曰元膺直气谠言宜留左右奈何出之李藩裴洎谢因言陛下及此乃宗社无疆之休请留元膺给事左右
分类:台谏
《国语辞典》:如左右手  拼音:rú zuǒ yòu shǒu
1.比喻得力的助手。语本《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2.比喻两者关系密切。《晋书。卷六六。陶侃传》:「周访与侃亲姻,如左右手,安有断人左手而右手不应者乎!」
《国语辞典》:左右夹攻(左右夹攻)  拼音:zuǒ yòu jiá gōng
分左右两路而为钳式攻击的战术。如:「将军下令左右夹攻,企图击溃敌军。」
《国语辞典》:左右支绌(左右支绌)  拼音:zuǒ yòu zhī chù
形容顾此失彼,穷于应付的窘状。参见「左支右绌」条。
《国语辞典》:津田左右吉  拼音:jīn tián zuǒ yòu jí
人名。(西元1873~1961)日本历史学者,岐阜县人。曾任早稻田大学教授。以严密的批判精神,从事日本及东洋的古代史、思想史之研究,卓著成绩。著有《古事记》、《日本书纪之研究》、《道家之思想与其发展》等。
《分类字锦》:左右拥持(左右拥持)
张耒竹夫人传然夫人未尝屈体就帝帝每左右拥持之
分类:夹膝
《分类字锦》:左右艺文(左右艺文)
后汉书章帝纪赞于穆后德谅惟渊体左右艺文斟酌律礼
分类:天章
《漢語大詞典》:左右选(左右選)
宋 朝吏部铨叙官吏,以文选为左选,武选为右选。宋史·选举志四:“ 元丰 定制而后,銓注之法,悉归选部。以审官东院为尚书左选,流内銓为侍郎左选;审官西院为尚书右选,三班院为侍郎右选;於是吏部有四选之法。”文献通考·职官一:“ 宋朝 典选之职,自分为四:文选二,曰审官东院,曰流内銓。武选二,曰审官西院,曰三班院。 元丰 定制,以审官东院为尚书左选,审官西院为尚书右选;流内銓为侍郎左选,三班院为侍郎右选;掌文武官选授勋封考课之政令。文臣寄禄官自朝议大夫、职事官自大理正以下,非中书省敕授者,归尚书左选;武臣升朝官自皇城使,职事官自金吾阶卫仗司以下,非枢密院宣授者,归尚书右选;自初仕至州县幕职官,归侍郎左选;自借差、监当至供奉官、军使,归侍郎右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