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交换(交換)  拼音:jiāo huàn
相互调换。唐。杜佑《通典。卷一五七。兵十。下营斥候并防捍及分布阵附》:「其虞候军职掌准初发交换,诸军营各量置虞候子,并使排比。」《水浒传》第八八回:「俺明日取小将军来到阵前,两相交换。」
《國語辭典》:物物交换(物物交換)  拼音:wù wù jiāo huàn
不用货币为交易媒介,以此物交换他物的简单交易。
《国语辞典》:票据交换(票据交换)  拼音:piào jù jiāo huàn
所在地相近的各银行,每日于一定时间派员集会一处,各出所持有应由他行付款的票据,与他行所持有本行应付款的票据互相交换,使债权债务抵销,仅授受其差额,可节省现金之使用与人力费用。
《国语辞典》:分封交换(分封交换)  拼音:fēn fēng jiāo huàn
将网路讯息以封包传输,当所要传递的讯息大于封包的长度时,主机即将这个讯息分成数个封包,然后一次送出一个。这些封包可能暂时储存,以备重新传送之用。分封式交换有资料包(datagram)及虚拟电路(virtual circuit)两种方式。也称为「分封式交换(Packet switching)」。
《国语辞典》:交换经济(交换经济)  拼音:jiāo huàn jīng jì
现代经济主要特质之一。个人所需财货并非完全自给自足,而是以自己的产品与他人换取非自己所产的必需品,或是以自己参加生产所获得的金钱报酬,去购买所需的产品。
《国语辞典》:电话交换机(电话交换机)  拼音:diàn huà jiāo huàn jī
为电话用户进行互相連通的机器。
《国语辞典》:自动电话交换机(自动电话交换机)  拼音:zì dòng diàn huà jiāo huàn jī
一种能自动接通双方线路而替代传统人工接线的电话设备。可提高时效及正确性。
《国语辞典》:中文资讯交换码(中文资讯交换码)  拼音:zhōng wén zī xùn jiāo huàn mǎ
不同的中文资讯系统间互相传送资料时,所藉以互相沟通一致的电脑字码。
《国语辞典》:美国标准交换码(美国标准交换码)  拼音:měi guó biāo zhǔn jiāo huàn mǎ
由美国标准学院订出作为资料传送与控制的八个标准单元。简称为ASCII码。主要是为了让使用者能达到彼此交换资讯的目的。
《国语辞典》:国际电报交换(国际电报交换)  拼音:guó jì diàn bào jiāo huàn
将电报文字透过国际电报交换机,转换成电波信号,以迅速传递的国际通讯方式。
《国语辞典》:资料交换中心(资料交换中心)  拼音:zī liào jiāo huàn zhōng xīn
提供各种资讯交换服务的网站。
《国语辞典》:交换码(交换码)  拼音:jiāo huàn mǎ
电脑间传输中文资料的共同标准码。由于中文的内码种类繁多,在使用不同中文系统的电脑之间传送资料必须订定一种共同的标准,以利资料交换。我国首见的国家标准为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于民国七十五年公布的「通用汉字标准交换码」,后经扩编及更名为八十一年公布的「中文标准交换码」。
《漢語大詞典》:不等价交换
不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进行的商品交换。特点是交换的一方凭借其政治上或经济上的优势地位甚至暴力,贱买贵卖。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和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贸易中,常伴有不等价交换。工农业商品价格剪刀差、垄断价格,也含有不等价交换。
《國語辭典》:等价交换(等價交換)  拼音:děng jià jiāo huàn
具有相等价值的商品与商品或货币的交换。
《漢語大詞典》:票据交换所
同一城市中组织各银行每日定时将各自收到的票据集中进行交换以清算相互间债权债务的机构。票据交换后轧抵的差额,通过各银行在中央银行或当地管辖行的存款进行划帐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