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庐山远
 
惠远
   
相关人物
释慧远


《高僧传》卷六《晋庐山释慧远》
「释慧远,本姓贾氏,雁门楼烦人也,弱而好书。」「时沙门释道安立寺于太行恒山,宏赞象法,声甚著闻,远遂往归之。」「南适荆州,往上明寺,后欲往罗浮山,及届浔阳,见庐峰清静,足以息心,始住龙泉精舍。」「时有沙门慧永,居在西林,与远同门旧好,遂要远用止。永谓刺史桓伊曰:『远方公当宏道,今徒属已广而来者方多,贫道所栖褊狭,不足相处,如何?』桓乃为远复于山东立房殿,即东林是也。」

例句

东林一泉出,复与远公期。 刘长卿 和灵一上人新泉

何独谢客游,当为远公辈。 刘长卿 早春赠别赵居士还江左时长卿下第归嵩阳旧居

绝巘东林寺,高僧惠远公。 刘长卿 禅智寺上方怀演和尚寺即和尚所创

请住东林寺,弥年事远公。 刘长卿 云门寺访灵一上人

王事行春外,题诗寄远公。 周繇 送江州薛尚书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孟浩然 晚泊浔阳望庐山

况值庐山远,抽簪归法王。 岑参 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

远公池上种何物,碧罗扇底红鳞鱼。 崔珏 道林寺

善哉远公义,清净如黄金。 崔颢 赠怀一上人

远公独刻莲花漏,犹向空山礼六时。 张乔 寄清越上人

法许庐山远,诗传休上人。 李嘉祐 同皇甫冉赴官留别灵一上人

何当陶渊明,远师劝倾杯。 李山甫 山中依韵答刘书记见赠

甘露花香不再持,远公应怪负前期。 李德裕 到恶溪夜泊芦岛

远公说易长松下,龙树双轻海藏中。 李德裕 赠圆明上人

何必劳方寸,岖岐问远公。 李敬方 遣兴

南随越鸟北燕鸿,松月三年别远公。 李涉 重过文上人院

谑浪肯居支遁下,风流还与远公齐。 李白 别山僧

悠然对惠远,共结故山期。 李端 慈恩寺暕上人房招耿拾遗

远公一去兜率宫,唯有面前虎溪水。 李群玉 题龙潭西斋

惠远烟霞在,方平杖履随。 李郢 秋晚寄题陆勋校书义兴禅居时淮南从事

高人往来庐山远,隐士往来张长公。 李颀 送刘四赴夏县

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祇树林。 李颀 题璇公山池

歌惭渔浦客,诗学雁门僧。 杜牧 行次白沙馆先寄上河南王侍郎

道林才不世,惠远德过人。 杜甫 大云寺赞公房四首之二

似得庐山路,真随惠远游。 杜甫 题玄武禅师屋壁

一度林前见远公,静闻真语世情空。 栖白 寄南山景禅师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 杨巨源 寄江州白司马

东林水石未胜此,要假远公方有名。 段成式 呈轮上人

远公何为者,再诣临海峤。 王昌龄 观江淮名胜图

昔为庐峰意,况与远公违。 王昌龄 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

莫学休公学远公,了心须与我心同。 皎然 送辨聪上人还广陵

寺入千岩石路长,孤吟一宿远公房。 罗邺 夏日宿灵岩寺宗公院

唯有言堪解,何由见远公。 罗隐 北固亭东望寄默师

我来不见修真客,却得真如问远公。 许三畏 题菖蒲废观

一公何不住,空有远公名。 贯休 哭灵一上人

空悲虎溪月,不见雁门僧。 灵澈 远公墓

应思陶令醉,时访远公禅。 齐己 寄江西幕中孙鲂员外

典故
雁门太守

相关人物
梁简文帝
 
王涣


《乐府诗集》卷三十九《雁门太守行》
「寒苦春难觉,边城秋易知。风急旌旗断,涂长铠马疲。少解孙吴法,家本幽并儿。」解题:《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云:『《雁门太守行》歌古洛阳令一篇。』」

例句

雁门太守能爱贤,麟阁书生亦投笔。 钱起 送崔校书从军

《漢語大詞典》:雁门(雁門)
(1).郡名。 战国 赵 地。 秦 置郡。今 山西 北部皆其地。
(2).见“ 雁门山 ”。
(3).见“ 雁门关 ”。
《漢語大詞典》:雁门山(雁門山)
省称“雁门”。亦作“鴈门山”。 1.山名。在今 山西省 代县 西北。山海经·北山经:“又北水行五百里,至于 鴈门之山 ,无草木。” 袁珂 校注:“《海内西经》云:‘ 鴈门山 ,鴈出其閒。在 高柳 北。’即此山也。”《淮南子·墬形训》:“ 烛龙 在 雁门 北,蔽于 委羽之山 ,不见日。”
(2).山名。在今 江苏 南京 附近。 唐 李白 《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緑水向 雁门 ,黄云蔽 龙山 。” 王琦 注:“景定建康志:‘ 雁门山 在城东南六十里,周迴二十里,高一百二十五丈,西连 彭城山 ,南连 大城山 ,北连 陵山 。山势连绵,类北地 雁门 ,故以为名。’……江南通志:‘ 雁门山 在 江寧府 上元县 东南六十里。’”
《國語辭典》:雁门关(雁門關)  拼音:yàn mén guān
地名。位于山西省代县西北,据雁门山上,两山夹峙,形势雄险,自古为军事重地。也称为「西陉关」。
《國語辭典》:雁门关(雁門關)  拼音:yàn mén guān
地名。位于山西省代县西北,据雁门山上,两山夹峙,形势雄险,自古为军事重地。也称为「西陉关」。
《漢語大詞典》:雁门僧(雁門僧)
指 东晋 高僧 慧远 。 慧远 , 雁门郡 楼烦 人,曾主持 庐山 东林寺 ,善诗文,与 刘遗民 、 宗炳 、 慧永 等结白莲社。见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二·释慧远》。 唐 杜牧 《行次白沙馆先寄上河南王侍郎》诗:“歌惭渔浦客,诗学 雁门僧 。” 唐 灵澈 《远公墓》诗:“空悲 虎溪 月,不见 雁门僧 。”
《漢語大詞典》:雁门山(雁門山)
省称“雁门”。亦作“鴈门山”。 1.山名。在今 山西省 代县 西北。山海经·北山经:“又北水行五百里,至于 鴈门之山 ,无草木。” 袁珂 校注:“《海内西经》云:‘ 鴈门山 ,鴈出其閒。在 高柳 北。’即此山也。”《淮南子·墬形训》:“ 烛龙 在 雁门 北,蔽于 委羽之山 ,不见日。”
(2).山名。在今 江苏 南京 附近。 唐 李白 《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緑水向 雁门 ,黄云蔽 龙山 。” 王琦 注:“景定建康志:‘ 雁门山 在城东南六十里,周迴二十里,高一百二十五丈,西连 彭城山 ,南连 大城山 ,北连 陵山 。山势连绵,类北地 雁门 ,故以为名。’……江南通志:‘ 雁门山 在 江寧府 上元县 东南六十里。’”
《漢語大詞典》:雁门偈(雁門偈)
指高僧所写之诗。 唐 鲍溶 《酬江公见寄》:“曾答 雁门 偈,为怜同社人。多惭 惠休 句,偕得此阳春。”参见“ 雁门僧 ”。
分類:高僧
《漢語大詞典》:雁门僧(雁門僧)
指 东晋 高僧 慧远 。 慧远 , 雁门郡 楼烦 人,曾主持 庐山 东林寺 ,善诗文,与 刘遗民 、 宗炳 、 慧永 等结白莲社。见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二·释慧远》。 唐 杜牧 《行次白沙馆先寄上河南王侍郎》诗:“歌惭渔浦客,诗学 雁门僧 。” 唐 灵澈 《远公墓》诗:“空悲 虎溪 月,不见 雁门僧 。”
《分类字锦》:雁门天花(雁门天花)
见桑鹅注
分类:
《分类字锦》:骑指雁门(骑指雁门)
卢照邻 和吴侍御被使燕然诗 春归龙塞北,骑指雁门垂。
分类:奉使
《漢語大詞典》:雁城
亦作“鴈城”。 指 雁门郡 。 唐 王勃 《采莲赋》:“忽君子兮有行,復良人兮远征;南讨 九真 百越 ,北戍 鸡田 鴈城 。”参见“ 雁门 ”。
分類:雁门
《漢語大詞典》:雁门(雁門)
(1).郡名。 战国 赵 地。 秦 置郡。今 山西 北部皆其地。
(2).见“ 雁门山 ”。
(3).见“ 雁门关 ”。
《漢語大詞典》:洛阳田(洛陽田)
后魏 许洛阳 官拜 雁门 太守,其“家田三生嘉禾,皆异亩同颖”,时称“洛阳田”。事见北史·许洛阳传。后用以指良田。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一折:“你便有 洛阳 田 平阳 果,钞广银多,有时节典了庄科,准了綾罗,铜斗儿家私恰做了落叶辞柯。”
《国语辞典》:昙鸾(昙鸾)  拼音:tán luán
人名。(西元476~542)雁门(治所在今的山西省代县)人,为南北朝弘扬净土的高僧。早年出家,研修四论和关于佛性的学说,后因病,故希求长生,而到江南拜访陶弘景,得仙经,归途中遇到菩提流支,受观《无量寿经》,决心专修净土。并得到广大信徒的归依。魏主尊他为「神峦」,敕居并州大寺。晚年移住汾州北山石壁玄中寺。时常到介山之阴集众念佛。昙鸾的净土思想,强调依佛本愿力。著有《往生论注》、《略论安乐净土义》、《赞阿弥陀佛偈》等行世。也作「昙峦」。
《漢語大詞典》:代雁
隋 唐 均曾置 代州 ,又改为 雁门郡 ,因以“代雁”泛指北方边地。 唐 温庭筠 《春江花月夜》诗:“漏转霞高沧海西,颇黎枕上闻天鸡;蛮弦代雁曲如语,一醉昏昏天下迷。”
《漢語大詞典》:远公(遠公)
晋 高僧 慧远 ,居 庐山 东林寺 ,世人称为 远公 。 唐 孟浩然 《晚泊浔阳望庐山》诗:“尝读 远公 传,永怀尘外踪。” 宋 梅尧臣 《访矿坑老僧》诗:“莫貰 远公 酒,余非 陶令 贤。” 清 秦朝釪 《消寒诗话》四一:“ 远公 置酒, 佛印 烧猪,真正名士,佛亦当少恕。”
《漢語大詞典》:远师(遠師)
犹远征。后汉书·袁安传:“大将军远师讨伐,席卷北庭。”参见“ 远征 ”。
分類:远征
《國語辭典》:远征(遠征)  拼音:yuǎn zhēng
到远处征战。唐。李白 子夜吴歌。秋歌:「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三国演义》第三一回:「父亲病体未痊,不可远征。儿愿提兵前去迎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