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栗里田园


《全唐诗》卷四百三十〈访陶公旧宅〉
诗序:「余夙慕陶渊明为人,往岁渭上閒居,尝有效陶体诗十六首。今游庐山,经柴桑,过栗里,思其人。访其宅,不能默默,又题此诗云:『垢尘不污玉,灵凤不啄膻【灵龟不啄膻】。呜呼陶靖节,生彼晋宋间。心实有所守,口终不能言。永惟孤竹子,拂衣首阳山。夷齐各一身,穷饿未为难【穷饿未能难】。先生有五男,与之同饥寒。肠中食不充,身上衣不完。连徵竟不起,斯可谓真贤。我生君之后,相去五百年。每读五柳传,目想心拳拳。昔常咏遗风,著为十六篇。今来访故宅,森若君在前【参若君在前】。不慕尊有酒,不慕琴无弦。慕君遗荣利,老死此丘园【老死在丘园】。柴桑古村落,栗里旧山川。不见篱下菊,但馀墟中烟。子孙虽无闻,族氏犹未迁。每逢姓陶人,使我心依然。』」
典故
陶令田园计

相关人物
陶潜


《晋书》卷九十四〈隐逸列传·陶潜〉~246~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國語辭典》:田园(田園)  拼音:tián yuán
1.田地园圃。《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召宪切责曰:『深思前过,夺主田园时,何用愈赵高指鹿为马?』」晋。陶渊明〈归去来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2.乡野。《汉书。卷五○。张冯汲郑传。汲黯》:「于是黯隐于田园者数年。」唐。韦应物 春日郊居诗:「谷鸟时一啭,田园春雨馀。」
《國語辭典》:田园诗(田園詩)  拼音:tián yuán shī
以田园为题材,描写田园风光、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为一种田园文学。此类诗的特色为自然恬淡、洋溢著宁静、旷放的趣味或对已失落的理想、纯洁世界所作的回顾与想像。如晋人陶渊明、古希腊人狄奥克利斯等,其诗篇多叙农村风物,故文学史上有「田园诗」之称。
《分类字锦》:音乐田园(音乐田园)
唐书哥舒翰传进封西平郡王赐音乐田园又赐一子五品官
分类:赏赉
《国语辞典》:田园交响曲(田园交响曲)  拼音:tián yuán jiāo xiǎng qǔ
贝多芬的第六号F大调交响曲。于西元一八○八年完成。贝多芬在此曲明显表达对田园景色、溪畔、农村的喜悦与显现雷电暴风雨的真实,可以说是标题音乐的杰作。
《国语辞典》:田园诗人(田园诗人)  拼音:tián yuán shī rén
喜描写乡村生活及自然景物的诗人。大都不满现状,退居乡野,遁隐山林,以歌咏自然生活,寄托自己不同流合污的精神,表现出隐逸避世的思想。如东晋陶渊明、古希腊诗人狄奥克利斯等为田园诗人的代表。
《国语辞典》:田园文学(田园文学)  拼音:tián yuán wén xué
描写乡村人物故事或风光景物的文学作品的总称。
《漢語大詞典》:玉田
(1).传说中产玉之田。 杨伯雍 于 无终山 汲水作义浆,有一人就饮,送石子一斗,云种之可产美玉,后当得佳妇。 伯雍 种其石,果有玉生石上,因取玉聘 徐 氏女为妻。后称种玉处为“玉田”。参阅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 南朝 梁 王筠 《东南射山》诗:“琼浆汎金鼎, 瑶池 溉玉田。” 唐 罗虬 《比红儿》诗:“定知不及 红儿 貌,枉却工夫溉玉田。” 明 许潮 《龙山宴》:“这山也堪凿梯仙,洞也堪耕种玉田。”
(2).形容冰雪覆盖的田野。 唐 李绅 《登禹庙降雪》诗:“玉田千亩合,琼室万家开。”
(3).对田园的美称。 元 张养浩 《朝天曲》:“玉田,翠烟,鸞鹤声相唤。”
《國語辭典》:丘陇(丘隴)  拼音:qiū lǒng
1.坟墓。《墨子。节葬下》:「棺椁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文绣必繁,丘陇必巨。」《文选。江淹。恨赋》:「边风急兮城上寒,井径灭兮丘陇残。」也作「丘墓」。
2.田园、乡野。南朝宋。鲍照〈代边居行〉:「长松何落落,丘陇无复行。」《旧唐书。卷九二。萧至忠传》:「方雅之流,知难而敛分丘陇。」
《漢語大詞典》:东菑(東菑)
泛指田园。 南朝 梁 沈约 《郊居赋》:“纬东菑之故耜,浸北亩之新渠。” 唐 储光羲 《田家即事》诗:“迎晨起饭牛,双驾耕东菑。” 唐 李华 《杂诗》之四:“未闻东菑稼,一气嘉穀成。”
分類:田园
《漢語大詞典》:东灾
泛指田园。
分類:田园
《漢語大詞典》:畦苑
田园。《后汉书·仲长统传》:“蹰躇畦苑,游戏平林。濯清水,追凉风,钓游鲤,弋高鸿。”
分類:田园
《國語辭典》:桑榆  拼音:sāng yú
1.桑树及榆树。《晋书。卷五五。夏侯湛传》:「鸿鹄一举,横四海之区,出青云之外,而尺鴳不陵桑榆。」
2.日落时阳光照在桑榆间,因借指傍晚。又比喻人的晚年。《文选。颜延之。秋胡诗》:「日暮行采归,物色桑榆时。」《旧唐书。卷二。太宗本纪上》:「至若筋力将尽,桑榆且迫,徒竭夙兴之勤,未悟夜行之罪。」
《國語辭典》:东皋(東皋)  拼音:dōng gāo
1.明代一位高僧的法号。(西元1639~1695)俗姓蒋,名兴畴,讲经之馀,兼及中国古琴、书画及治印技巧。死后其徒辑其传谱,收十五曲,称为《东皋琴谱》。
2.东方的田野或高地。多指归隐后的耕地。《文选。阮籍。奏记诣蒋公》:「方将耕于东皋之阳,输黍稷之税,以避当涂者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