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灾害(災害)  拼音:zāi hài
祸害。《国语。周语中》:「其馀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以顺及天地,无逢其灾害。」《文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国无灾害之变,民无饥寒之色。」
《国语辞典》:自然灾害(自然灾害)  拼音:zì rán zāi hài
自然现象如水、旱、地震、风等造成的灾害。
《国语辞典》:天然灾害(天然灾害)  拼音:tiān rán zāi hài
由自然的气候、地质变化而产生的灾难。通常是规模大且威力强。如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洪水、乾旱等。
《国语辞典》:灾害救济(灾害救济)  拼音:zāi hài jiù jì
对于临时遭遇变故,或各种灾害的家庭或个人,予以适时的救助,使他们免受饥寒疾病威胁。
《漢語大詞典》:阴沴(陰沴)
指天地四时阴气不和而产生的灾害。 唐 元稹 《苦雨》诗:“阴沴皆电扫,幽妖亦雷驱。”旧唐书·文宗纪下:“天或警予,示此阴沴,抚躬夕惕,予甚悼焉。” 宋 苏轼 《祭佛陀波利祝文》:“积雪始消,阴沴再作。小民无辜,弊于饥寒。”
《漢語大詞典》:祸灾(禍災)
灾害;灾难。国语·楚语下:“祸灾不至,求用不匱。”荀子·劝学:“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清 刘大櫆 《伯兄奉之墓志铭》:“如有祸灾,令身任之,公无与焉。”
分類:灾害灾难
《國語辭典》:海难(海難)  拼音:hǎi nàn
航海时发生的各种不幸事件。如触礁、沉船等。
《漢語大詞典》:灾疾(災疾)
(1).灾害。汉书·天文志:“不见灾疾,五穀蕃昌。”
(2).疾病。 北周 庾信 《故周大将军赵公墓铭》:“但以中外久劳,积斯灾疾。” 前蜀 杜光庭 《勇胜司空宗恪九曜醮词》:“生月及本命之辰,皆遇土星所歷,遂成灾疾,未获痊平。”
分類:疾病灾害
《漢語大詞典》:祸凶(禍凶)
灾害。战国策·秦策三:“必有伯主强国,不辞祸凶。”
分類:灾害
《漢語大詞典》:凶害
(1).灾害。书·汤诰:“尔万方百姓,罹其凶害,弗忍荼毒。”
(2).谓作恶之人。后汉书·皇甫嵩传:“大人今为元帅,杖国威以讨之,上显忠义,下除凶害,此 桓 文 之事也。”
分類:灾害作恶
《漢語大詞典》:菑沴
犹灾害。 宋 曾巩 《越州赵公救灾》:“盖菑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 宋 司马光 《乞听宰臣等辞免郊赐札子》:“臣伏覩宰臣 曾公亮 等奏,以 河 朔菑沴,调用繁冗。”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李频:“岁时祭祠,有菑沴必祷,垂福逮今。”
分類:灾害
《漢語大詞典》:沴灾
灾害。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良由大政亲裁,日乾夕惕,库藏有罄竭之虑,修攘鲜倚毗之人。几务过劳,沴烖偶会,无疆之祚,中道登遐。”
分類:灾害
《漢語大詞典》:灾毒(災毒)
祸患;灾害。 南朝 宋 范晔 《宦者传论》:“凡称善士,莫不罹被灾毒。” 前蜀 杜光庭 《大王本命醮葛仙化词》:“灾毒无侵於四境,农桑克美於有年。”
分類:祸患灾害
《國語辭典》:眚沴  拼音:shěng lì
灾祸。《后汉书。卷三○下。郎顗传》:「如是,则景云降集,眚沴息矣。」
分類:灾害
《漢語大詞典》:凶祲
灾害。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教养·立义冢》:“甚或年遭凶祲,疫癘大作,尸骸枕藉道路,填委沟壑,而臭彻地天者。”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方今伏莽时闻,灾荒频见,完善之地已形觅食之艰,凶祲之区难免流离之祸。”
分類: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