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民心  拼音:mín xīn
人民的心意。《文选。张衡。东京赋》:「洪恩素蓄,民心固结。」《三国演义》第一回:「今民心已顺,若不乘势取天下,诚为可惜。」
《国语辞典》:民心不壹  拼音:mín xīn bù yī
人民心意不同。《左传。昭公七年》:「六物不同,民心不壹,事序不类,官职不则,同始异终,胡可常也。」
《国语辞典》:民心趋向(民心趋向)  拼音:mín xīn qū xiàng
人民心意的倾向。如:「施政当以民心趋向做参考,否则容易背离民意。」
《国语辞典》:顺应民心(顺应民心)  拼音:shùn yìng mín xīn
顺从民众的意愿、需求。如:「政府施政应体察民情,顺应民心。」
《漢語大詞典》:众心(衆心)
众人之心;民心。韩非子·八经:“深一以警众心,泄异以易其虑。” 陈奇猷 集释:“人君深知一事之详情则可警众人之心也。”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田氏 得 齐 众心。”北史·序传:“ 孝文 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九:“ 宋襄公 虽行仁义,失众而亡, 田常 虽不义,得众而强。是以君子未论行事之是非,先观众心之向背。”清史稿·理密亲王允礽传:“稽古史册,兴亡虽非一辙,而得众心者未有不兴,失众心者未有不亡。”
分類:众人民心
《漢語大詞典》:氓心
民心。《新唐书·刘蕡传》:“陶甿心以居简,凝日用於不宰,厚下以立本,推诚而建中。”
分類:民心
《国语辞典》:百姓之心  拼音:bǎi xìng zhī xīn
民心。《文选。枚乘。上书谏吴王》:「上不绝三光之明,下不伤百姓之心者,有王术也。」
分类:民心
《國語辭典》:物情  拼音:wù qíng
1.事物的情状、道理。三国魏。嵇康 释私论:「体亮心达者,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审贱而通物情。」唐。刘威 游东湖黄处士园林诗:「物情多与閒相称,所恨求安计不同。」
2.人心、民情。《后汉书。卷四八。爰延传》:「所以事多放滥,物情生怨。」《晋书。卷一一六。姚襄载记》:「时或传襄创重不济,温军所得士女莫不北望挥涕。其得物情如此。」
《國語辭典》:子来(子來)  拼音:zǐ lái
不召自来,如子女趋前侍奉父母。《诗经。大雅。灵台》:「经始勿亟,庶民子来。」《文选。钟会。檄蜀文》:「征夫勤瘁,难以当子来之民。」
《國語辭典》:人和  拼音:rén hé
人与人之间团结,感情融洽。《孟子。公孙丑下》:「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国演义》第三八回:「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
《國語辭典》:得民  拼音:dé mín
得到民心。《易经。屯卦》:「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漢語大詞典》:顺人(順人)
顺从民心。韩非子·用人:“闻古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顺人而明赏罚。循天则用力寡而功立,顺人则刑罚省而令行。”后汉书·章帝纪:“俗知顺人,莫知顺天。” 唐 权德舆 《仲秋朝拜昭陵》诗:“抚运斯顺人,救焚非逐鹿。”
分類:顺从民心
《漢語大詞典》:借留
地方百姓要求留用政绩卓著、深得民心的官吏。 唐 白居易 《乔弁可巴州刺史制》:“ 巴州 刺史 乔弁 前假竹符,俾临 巴郡 。一心为理,三年有成;州人借留,廉使置奏。”宋史·何承矩传:“﹝ 咸平 ﹞三年,召还,拜引进使。州民百餘诣闕贡马,乞借留 承矩 。”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一:“﹝ 陈鎰 ﹞尝以议事还朝、民讹传得代,遮道借留者数千人。”参见“ 借寇 ”。
《漢語大詞典》:借寇
后汉书·寇恂传载 恂 曾为 颍川 太守,颇著政绩,后离任。 建武 七年 光武帝 南征 隗嚣 , 恂 从行至 颍川 ,百姓遮道谓 光武 曰:“愿从陛下復借 寇君 一年。”后因以“借寇”为地方上挽留官吏的典故。 南朝 梁 何逊 《哭吴兴柳恽》诗:“霞区两借 寇 , 贪泉 一举巵。” 明 张居正 《赠袁太守入觐奏绩序》:“余不佞,谨述公治郡状,并致其借 寇 之意,敢以告於銓衡。”
《漢語大詞典》:丧师(喪師)
(1).谓失去民心。《诗·大雅·文王》:“ 殷 之未丧师,克配上帝。” 郑玄 笺:“师,众也。”
(2).谓战败而损失军队。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韙,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晋 陆机 《辩亡论下》:“彊寇败绩宵遁,丧师太半。” 明 王琼 《双溪杂记》:“ 毛鋭 丧师不加罪。”
《漢語大詞典》:取民
(1).谓得民心。荀子·王制:“ 成侯 、 嗣公 聚敛计数之君也,未及取民也; 子产 取民者也,未及为政也。”
(2).谓向人民征取赋役。 宋 刘炎 迩言:“古者取民有常制,粟帛、布缕、力役之征,或用其一,或用其二。后世无所不用,则亦无所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