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熹 → 熺熹”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0—1200 【介绍】: 宋徽州婺源人,徙居建阳考亭,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遁翁、沧洲病叟,别称紫阳、云谷老人。朱松子。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为同安主簿。孝宗淳熙中,知南康军,改提举浙东茶盐公事。时浙东大饥,乃单车按行境内,救荒革弊。光宗时历知漳州,任秘阁修撰等。宁宗初,以焕章阁待制提举南京鸿庆宫。庆元二年,落职罢祠。卒后追谥文。受业于李侗,得程颢、程颐之传,兼采周敦颐、张载等人学说,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主持白鹿洞、岳麓书院,讲学五十余年,弟子众多。其学派被称为闽学,或考亭学派、程朱学派。曾被韩侂胄视为伪学,加以禁止。有《四书章句集注》、《伊洛渊源录》、《名臣言行录》、《资治通鉴纲目》、《诗集传》、《楚辞集注》,及后人编纂的《朱子语类》、《朱文公文集》等。
全宋诗
朱熹(一一三○~一二○○),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溯翁,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授泉州同安主簿。罢归请祠,监潭州南岳庙。孝宗朝,历官秘书郎,知南康军,直秘阁,提举江西、浙东常平茶盐,江西提刑,秘阁修撰。光宗即位,知漳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宁宗即位,除焕章阁待制兼侍讲,寻提举南京鸿庆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韩侂胄专政,行伪学党禁,落职罢祠。六年,卒,年七十一。嘉定二年(一二○九),追谥文。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从祀孔庙。熹登第五十载,任地方官仅七年半,立朝时间更短,生平主要从事著述和讲学,是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有《楚辞集注》八卷、《诗集传》二十卷等。文集版本甚多,生前即有无名氏编刊之《晦庵先生文集》前集十一卷,后集十八卷,卒后,有宁宗时浙江官刻之《晦庵先生文集》一百卷。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建安书院雕印,除集一百卷外,并附王遂辑续集十一卷及余师鲁辑别集十卷。自宋末至明、清,仍续有增补、刊刻。事见《勉斋集》卷三六《文公朱先生行状》,《宋史》卷四二九有传。 朱熹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其中卷一至卷一○及别集卷七诗部)为底本,校以宋宁宗时刻本(简称宋本)、明成化十九年(一四八三)刻本(简称成化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朝鲜李朝英祖辛卯(一七七一)刊《朱子大全》(简称朝鲜本)等。底本卷末考异,酌予吸收。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一、十二卷。
词学图录
朱熹(1130-1200) 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别称紫阳,谥文。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理学家。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通鉴纲目》等,词有《晦庵词》。
全宋文·卷五四二八
朱熹(一一三○——一二○○),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遁翁。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生于福建尤溪(今福建尤溪)。绍兴十八年进士及第,调泉州同安县主簿。任满还家,著书讲学达二十馀年。淳熙五年,知南康军。在任期间,重建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八年,就任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绍熙元年,知漳州。四年,除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这期间修复了岳麓书院。五年,诏为焕章阁待制兼侍讲。同年被罢免,回到福建考亭,主讲紫阳书院,又别称考亭、紫阳,继续著书立说。庆元六年病逝,年七十一。朱熹一生做官时间很短,主要从事于著书讲学。他上承二程的学说,又加以阐释发挥,成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朱熹著述甚富,计有文集一百卷、续集十一卷、别集十卷,《上蔡先生语录》三卷,《河南程氏遗书》二十五卷,《河南程氏外书》十二卷,《名臣言行录》前集十卷、后集十四卷,《近思录》十四卷,《四书章句集注》十九卷,《太极图解》注一卷,《通书解》一卷,《伊洛渊源录》十四卷,《诗集传》八卷,《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楚辞集注》八卷,《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等,俱存世。事见黄干《朱先生行状》(《勉斋集》卷三六,《宋史》卷四二九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扬州人,字卓月。自称朱熹后裔。康熙间撰有《四本堂座右编》。
《國語辭典》:朱熹  拼音:zhū xī
人名。(西元1130~1200)字元晦,后改字仲晦,晚号晦翁,又号晦庵、紫阳。宋婺源人,侨寓建州。曾讲学于建阳考亭,因号考亭,晚筑草堂于云谷山,又号云谷老人。累官宝文阁待制,卒谥文,后世尊称朱子或朱文公。宝庆中赠太师,追封信国公、徽国公。其学以居敬穷理为主,集宋代理学之大成。编次著述之书甚多,所注四书,明清科举奉为程准。
《國語辭典》:夫子  拼音:fū zǐ
1.古代对男子的敬称。《易经。恒卦。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唐。李白 赠孟浩然诗:「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2.孔子弟子尊称孔子为夫子,故特指孔子。后世遂敬称老师为「夫子」。《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
3.对年长而学问好的人的尊称。《孟子。梁惠王上》:「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4.称谓。旧时妇人对丈夫的尊称。《孟子。滕文公下》:「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红楼梦》第一○五回:「见眼前俱是贾政的人,自己夫子被拘,媳妇病危。」
《國語辭典》:夫子  拼音:fū zi
脚夫、夫役。《水浒传》第一六回:「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就这两个夫子,缓缓而行也罢。」
《國語辭典》:夫子(伕子)  拼音:fū zi
临时受雇供人役使的人。如:「你的行李太重了,我去替你找个夫子来好了。」
《漢語大詞典》:紫阳(紫陽)
(1). 宋 代理学家 朱熹 的别称。 朱熹 之父 朱松 曾在 紫阳山 (在 安徽省 歙县 )读书。 朱熹 后居 福建 崇安 ,题厅事曰 紫阳书室 ,以示不忘。后人因以“紫阳”为 朱熹 的别称。
(2).传说中古代神仙常以紫阳为称号。如 周穆王 时 李八百 号 紫阳真君 , 汉 周义山 、 宋 张伯端 俱号 紫阳真人 。亦用以泛指道士。 唐 吴筠 《游仙》诗之十五:“招携紫阳友,合宴玉清臺。” 唐 钱起 《省中春暮酬嵩阳焦道士见招》诗:“多惭紫阳客,相忆白云深。”
《漢語大詞典》:朱子
对 宋 朱熹 的尊称。 明 饶信 《重刊〈晦庵先生文集〉序》:“ 宋 大儒续 孟 氏之絶,而 朱子 会其全。” 清 曾国藩 《圣哲画像记》:“ 朱子 表章 周子 、二 程子 、 张子 ,以为上接 孔 孟 之传。” 范寿康 《〈朱子及其哲学〉序言》:“ 朱子 乃是 宋 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分類:朱熹尊称
《漢語大詞典》:五子
(1). 夏 太康 昆弟五人。《楚辞·离骚》:“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巷。” 朱熹 集注:“五子为 太康 昆弟五人。” 唐 韩愈 《送孟东野序》:“ 夏 之时,五子以其歌鸣。”一说为 太康 弟。 游国恩 《离骚纂义》引 王引之 曰:“ 五子 ,即 五观 也。”
(2).指 宋 代的 周敦颐 、 程颢 、 程颐 、 张载 、 朱熹 。 清 何凌汉 《宋元学案叙》:“余生於 濂溪 之乡,幼禀庭训,读 宋 五子书。”
(3).谓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干支相配六十年间有五个子年,故称。汉书·律历志上:“日有六甲,辰有五子。” 颜师古 注:“六甲之中唯甲寅无子,故有五子。”国语·周语下:“夫六,中之色也。” 三国 吴 韦昭 注:“天有六甲,地有五子,十一而天地毕矣。”
(4).树名。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五子:“ 裴渊 《广州记》曰:‘五子树,实如梨,里有五核,因名五子。治霍乱金疮。’”
《漢語大詞典》:朱夫子
指 宋 朱熹 。 清 皮锡瑞 经学历史·经学积衰时代:“北人虽有 朱夫子 ,未能尽见其书。”
分類:朱熹
《漢語大詞典》:紫阳书法(紫陽書法)
南宋 朱熹 与其门人据 司马光 资治通鉴《举要历》和 胡安国 《举要补遗》等书,撰《通鉴纲目》一书。意在用春秋笔法“辨名分,正纲常”。资治通鉴对 三国 史事,据 曹魏 纪年, 朱熹 改据 蜀汉 纪年,以宣扬正统观念。 朱熹 别名 紫阳 ,故称其笔法为“紫阳书法”。书法,指史笔。《三国演义》第八五回:“堪嘆 黄权 惜一死, 紫阳 书法不轻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