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尽心(盡心)  拼音:jìn xīn
竭尽心思。《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红楼梦》第六回:「自此宝玉视袭人更与别个不同,袭人待宝玉更为尽心。」
《国语辞典》:不尽心(不尽心)  拼音:bù jìn xīn
不竭心尽力。《晋书。卷六六。列传。陶侃》:「小君,犹母也,安有父母之疾而不尽心乎!」《红楼梦》第六五回:「是!小的知道。若小的不尽心,除非不要这脑袋了。」
分类:不竭尽力
《国语辞典》:竭尽心思(竭尽心思)  拼音:jié jìn xīn sī
用尽心血,耗尽脑力。如:「他为研究工作竭尽心思,成绩斐然。」
《国语辞典》:尽心竭诚(尽心竭诚)  拼音:jìn xīn jié chéng
竭尽心中的诚意。汉。张禹〈奏事〉:「以臣下各得尽心竭诚,而事公明。」唐。欧阳詹〈泉州刺史席公宴邑中赴举秀才于东湖亭序〉:「公斯宴则风移教行其间矣,真尽心竭诚奉主化民之宰也。」
《国语辞典》:尽心尽力(尽心尽力)  拼音:jìn xīn jìn lì
竭尽心思、力量。《晋书。卷七五。王湛传》:「且受遇先帝,绸缪缱绻,并志竭忠贞,尽心尽力,归诚陛下,以报先帝。」
《国语辞典》:尽心图报(尽心图报)  拼音:jìn xīn tú bào
全心全意的设想报答他人。《红楼梦》第三回:「此刻正思向蒙训教之恩,未经酬报,遇此机会,岂有不尽心图报之理?」
《国语辞典》:用尽心机(用尽心机)  拼音:yòng jìn xīn jī
想尽了办法。明。贾仲名《升仙梦》第二折:「吕纯阳用尽心机,向瑶池参星礼斗。」
分类:办法
《国语辞典》:用尽心思(用尽心思)  拼音:yòng jìn xīn sī
想尽了办法。如:「他用尽心思,想出国留学。」、「多数父母都是用尽心思去关爱孩子。」
《國語辭典》:费尽心机(費盡心機)  拼音:fèi jìn xīn jī
用尽心思,想尽办法。《通俗常言疏證。心意。费尽心机》引《琵琶记剧》:「常怀忧闷,费尽心机。」
《分类字锦》:尽心抚育(尽心抚育)
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显宗即位以后为贵人时后前母姊女贾氏亦以选入生肃宗帝以后无子命令养之谓曰人未必当自生子但患爱养不至耳后于是尽心抚育劳悴过于所生肃宗亦孝性淳笃恩性天至母子慈爱始终无纤介之间
分类:太后
《國語辭典》:尽心竭力(盡心竭力)  拼音:jìn xīn jié lì
费尽心思,竭尽全力。《宋书。卷八三。宗越传》:「帝凶暴无道,而越及谭金、童太壹并为之用命,诛戮群公及何迈等,莫不尽心竭力,故帝凭其爪牙,无所忌惮。」《水浒传》第一一六回:「你只顾尽心竭力,与国家出力。」
《漢語大詞典》:尽心知性(盡心知性)
孟子 提倡的内省修行方法。谓充分发挥心中的良知良能,认识人性,不违“天命”。语出《孟子·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宋 陆游 《谢曾侍郎启》:“兹盖伏遇某官尽心知性,惟道集虚,气塞天地之间,辞编之策。” 宋 陈亮 《送吴允成运干序》:“为士者耻言文章行义而曰‘尽心知性’;居官者耻言政事书判而曰‘学道爱人’。”
《國語辭典》:倾心(傾心)  拼音:qīng xīn
1.衷心向往。唐。王勃〈送白七序〉:「天下倾心,尽当年之意气。」
2.尽心、诚心。《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大丈夫既遇明主,自当倾心相投。」《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丁戌见卢彊倾心付托时,也是实心应承,无有虚谬。」
《漢語大詞典》:倾葵(傾葵)
葵花倾向太阳。比喻忠诚。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论侠》:“孝道略尽,忠诚未孚,思欲报寸草之心,申倾葵之意。”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掳掠》:“愿俱亡不负倾葵,肯偷生去学飞蓬?”参见“ 倾阳 ”。
《國語辭典》:竭诚(竭誠)  拼音:jié chéng
十分诚恳。如:「我们竭诚欢迎海外学人返国服务。」
《漢語大詞典》:研精
(1).尽心;专心。 三国 魏 曹操 《请爵荀彧表》:“ 彧 左右机近,忠恪祗顺,如履薄冰,研精极鋭,以抚庶事。”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乃研精而究其理,不习而尽其功。”
(2).穷究精义。后汉书·卢植传:“少与 郑玄 俱事 马融 ,能通古今学,好研精而不守章句。” 晋 张华 《励志》诗:“末伎之妙,动物应心。研精躭道,安有幽深。” 唐 杨炯 《从弟去盈墓志铭》:“ 朱穆 好学,中食忘飱; 譙周 研精,欣然独笑。”
(3).犹精研。后汉书·曹褒传:“﹝ 褒 ﹞常感朝廷制度未备,慕 叔孙通 为 汉 礼仪,昼夜研精,沉吟专思,寝则怀抱笔札,行则诵习文书,当其念至,忘所之适。”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论也者,弥纶羣言而研精一理者也。” 宋 范仲淹 《进故朱寀所撰〈春秋文字〉及乞推恩与弟寘状》:“﹝ 寀 ﹞幼有俊材,服膺儒术,研精道训,务究本源。”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一节:“士之欲得志於时者,莫不研精学问,标新领异,以自取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