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武进人,字学人,一字辛斋,号茶坪。康熙三十九年进士,官主事。早年所作诗被宋荦收入《江左十五子诗选》,又与庄令舆同选《毗陵六家诗钞》,以是知名。有《茶坪诗钞》、《云溪草堂诗钞》。
晚晴簃诗汇·卷五十五
徐永宣,字学人,一字辛斋,武进人。康熙庚辰进士,官主事。有《云溪草堂诗》。
清诗别裁集
字学人,江南武进人。康熙庚辰进士。著有《茶坪诗稿》。○茶坪天爵自贵,不就选人,诗全得力于东坡,王墙东耘劬极称道之,谓其晚唐风韵,各有会心也。
维基
徐永宣(1674年—1735年),字学人,又字辛斋,号荼坪。江苏省常州府武进县(今属常州市)人,清朝文学家、诗人。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己卯乡试举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庚辰科第三甲第七名同进士出身。授户部主事。澹于仕途,不赴任。家居数十年,致力作诗、古文,与尚书王士禛、检讨朱彝尊互相较量。大学士熊赐履将徐永宣诗文进呈,康熙帝召其进京供职,徐永宣不赴任,卒。徐永宣有园邸名「云溪草堂」,王翚为其画〈云溪草堂图〉,上有王士禛、宋荦、朱彝尊、陈鹏年、张大受、查慎行、顾嗣立、吴之振、汪绎、杨椿等诸人题跋,可见其交游对象。
《國語辭典》:学人(學人)  拼音:xué rén
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如:「归国学人」。《左传。昭公九年》:「辰在子卯谓之疾日,君彻宴乐,学人舍业,为疾故也。」
《国语辞典》:留美学人(留美学人)  拼音:liú měi xué rén
留学美国,且学有专精的学者。如:「留美学人归国服务,贡献良多。」
《国语辞典》:归国学人(归国学人)  拼音:guī guó xué rén
在国外深造,学成后返国服务的学者。如:「每年有许多归国学人投入建设国家的行列。」
《分类字锦》:巧学人言(巧学人言)
裴夷直 鹦鹉诗 如今漫学人言巧,解语终须累尔身。
分类:鹦鹉
《國語辭典》:老儒  拼音:lǎo rú
博学的年长之士。《红楼梦》第八回:「可巧遇见了宝玉这个机会,又知贾家塾中现今司塾的是贾代儒,乃当今之老儒,秦钟此去,学业料必进益。」
分類:年老学人
《國語辭典》:棒喝  拼音:bàng hè
1.佛教用语。禅师启发弟子开悟的方法。或用棒打,或大声一喝,或棒喝交施,使弟子于当下开悟。《续传灯录。卷二五。东京净因蹒庵。继成禅师》:「茫茫尽是觅佛汉,举世难寻闲道人;棒喝交驰成药忌,了忘药忌未天真。」《龙舒增广净土文。卷一一。承相郑清之劝修净土文》:「人能屏除万虑,一意西方,则不施棒喝而悟圆顿机。」
2.警醒迷误的人。宋。王安石 答张奉议诗:「思量何物堪酬对,棒喝如今总不亲。」明。王永积〈家园〉诗三○首之二五:「棒喝无烦问野僧,死生生死有何能?」
《國語辭典》:白拈贼(白拈賊)  拼音:bái nián zéi
盗取别人物品而不留下痕迹的人。《五灯会元。卷二○。提刑吴伟明居士》:「要识临济小厮儿,便是当年白拈贼。」
《漢語大詞典》:宁了
见“ 寧了 ”。
《漢語大詞典》:鹦哥娇(鸚哥嬌)
比喻书艺尚未成熟。犹鹦鹉之学人语仅能数句,讨巧而已。 宋 苏轼 《仇池笔记·李十八草书》:“ 刘十五 ( 刘贡父 )论 李十八 ( 李公择 )草书,谓之‘鸚哥娇’。意谓鸚鵡能言,不过数句,大率杂以鸟语。” 元 朱德润 《题张樗寮楷书公孙大娘舞剑器行》:“八诀具全真足高,不学谩草鸚哥娇。”
《国语辞典》:聋者之歌(聋者之歌)  拼音:lóng zhě zhī gē
聋者学人唱歌,却听不到歌声,无以自乐。形容模仿别人的行为,实际上并不瞭解其中真义。《淮南子。原道》:「夫内不开于中,而强学问者,不入于耳而不著于心,此何以异于聋者之歌也,效人为之而无以自乐也,声出于口则越而散矣。」
《國語辭典》:当头棒喝(當頭棒喝)  拼音:dāng tóu bàng hè
佛教禅宗接引弟子时,常用棒一击或大声一喝,促其领悟。后用以比喻使人立即醒悟的警示。《歧路灯》第一四回:「那日程希明当头棒喝,未免触动了天良。」也作「当头一棒」、「迎头棒喝」。
十八学人
【佛学大辞典】
(名数)声闻乘之十八有学也。(参见:有学)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一、初果向〕,初果,即须陀洹所證之果也。谓此人修学将入初果,虽未至本位,而已向于此果也。(梵语须陀洹,华言预流。)
〔二、初果〕,初果者,谓此人断三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即證此果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见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而起分别也。)
〔三、二果向〕,二果,即斯陀含所證之果也。谓此人修学将入二果,虽未至本位,而已向于此果也。(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
〔四、二果〕,二果者,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中断前六品尽,即證此果也。(思惑者,谓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而起贪爱也。)
〔五、三果向〕,三果即阿那含所證之果也,谓此人修学将入三果,虽未至本位,而已向于此果也。(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
〔六、三果〕,三果者,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悉皆断尽,即證此果也。
〔七、四果向〕,四果即阿罗汉所證之果也,谓此人修学,将入四果,虽未至本位,而已向于此果也。(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
〔八、随信行〕,随信行者,谓此人根钝,凭他所说起信修行,进趣于道也。
〔九、随法行〕,随法行者,谓此人根利,自以智力,随法修行,进趣于道也。
〔十、信解〕,信解者,谓此人根钝,而有信心,起发真解也。
〔十一、见得〕,见得者,谓此人根利,若见于法,即能得理也。
〔十二、家家〕,家家者,受生处不一也。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中,若断三四品,或于天中三二家受生,或于人中三二家受生,方得證第二斯陀含果也。
〔十三、无间〕,无间者,谓此人断欲界思惑八品,但有一品未断而命终者,尚有一生间隔;若不命终,遂断一品馀惑,则无生死间隔,而證第三阿那含果也。
〔十四、中般〕,中即中阴,般即般涅槃也。谓此人于欲界死已,未到色界,即于中间阴身,显发圣道,而般涅槃也。(梵语般涅槃,华言灭度。)
〔十五、生般〕,生般者,谓此人从欲界命终,生于色界,便般涅槃也。
〔十六、有行般〕,有行般者,谓此人生色界已,更能加功用行,断欲界思惑俱尽,而般涅槃也。
〔十七、无行般〕,无行般者,谓此人生色界已,不加功用行,自然断除欲界烦恼馀之思惑,而般涅槃也。
〔十八、上流般〕,流即流行之义。谓此人次第上行,色界诸天受生,而断欲界馀之思惑,而般涅槃也。
授学无学人记品
【佛学大辞典】
(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九品之名,声闻乘四果中预流、一来、不还之三果云学人,阿罗汉果云无学人。此品记法华迹门三周说法中之因缘周,由于彼等闻往昔之因缘,初回小乘心,发无上菩提心,佛于彼等授当来必当作佛之记别,故谓之授学无学人记品,常略名人记品。
学人
【佛学大辞典】
(杂语)学道之人也。菩萨璎珞经曰:「佛子庄严二种法身,是人名学行人。」
【佛学常见辞汇】
学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