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二色
(1).犹言斑白。太平御览卷四三二引 汉 蔡邕 :“早丧二亲,年踰三十,鬢髮二色。”《三国志·吴志·吴主传》:“与诸君从事,自少至长,髮有二色。”资治通鉴·魏明帝景初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二色,谓斑白也。”
(2).指喜、愠之色。后汉书·邓禹传论:“荣悴交而下无二色,进退用而上无猜情。”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士人·周解元淳朴:“赋性朴茂,幼无二色。”
(3).犹两种,两样。宋史·乐志一:“次令登歌,钟、磬、塤、箎、琴、阮、笙、簫各二色合奏。”
(4).旧时指置妾或有外遇。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勋戚·惧内:“ 吴中 申 、 王 二相公,亦与夫人白首相庄,不敢有二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聂小倩:“﹝ 寗采臣 ﹞每对人言:‘生平无二色。’”
《分类字锦》:红白二色(红白二色)
异物汇苑唐武德七年长安古城盐渠水中生盐红白二色而味甘状如方印名瑞盐
分类:
《漢語大詞典》:不二色
指男子爱情专一。 清 李渔 《奈何天·闹封》:“谁知命运偏高,顶了 尚义君 不二色的原配。”
《漢語大詞典》:三麾
诸侯的旌旗。天子五麾(青、赤、白、黄、黑)中减去黄、黑二色,即成三麾。《穀梁传·庄公二十五年》:“天子救日,置五麾,陈五兵五鼓。诸侯置三麾,陈三鼓三兵。” 杨士勋 疏:“五麾者, 麋信 云,各以方色之旌,置之五处也……诸侯三者,则云降杀以两,去黑黄二色。”
《国语辞典》:极色(极色)  拼音:jí sè
白黑二色,为明色和暗色的极端,故统称为「极色」。
《漢語大詞典》:勒面
古代马面饰。用白黑二色的熟皮制成。周礼·春官·巾车:“王后之五路,重翟,鍚面,朱緫。厌翟,勒面,繢緫。安车,彫面,鷖緫。皆有容盖。” 郑玄 注:“勒面,谓以如王龙勒之韦,为当面饰也。”隋书·仪礼志五:“雕輅、篆輅,皆勒面,繢緫。”
《漢語大詞典》:红绿帖(紅緑帖)
旧式婚姻所用的订婚凭证。用红、绿二色纸书写,故名。红帖是男家向女家求婚的求帖,绿帖是女家同意允婚的允帖。 鲁迅 《徬徨·离婚》:“ 老木 ,那你自然是没有什么说的了,她自己已经答应。我想你红绿帖是一定已经带来了的,我通知过你。那么,大家都拿出来。”
《國語辭典》:八大八小  拼音:bā dà bā xiǎo
1.形容赠答礼物的丰盛。明。沈德符《野获篇。卷一○。词林交际》:「二十年来,即平交必用二币,至于四,至于六,今且至八币,而以他物如数侑之,谓之『八大八小』。」
2.一种备有八个大盘、八个小盘共十六道菜的丰盛酒席。也称为「八大八」。
《漢語大詞典》:衬道袍(襯道袍)
指 明 代宫廷内臣所穿二色衣的第二层直裰。
二色身
【佛学大辞典】
(名数)如来之二种色身,如实色身(报身),化色身(应身)是也。
【佛学常见辞汇】
佛的二种色身,即实色身和化色身。实色身就是佛的报身;化色身就是佛的应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