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前561 【介绍】: 或说即孰姑,又名乘。春秋时吴国国君。周章第十四世孙。即位后吴始强大,称王。寿梦二年,楚国大夫申公巫臣怨楚将子反而奔晋,自晋使吴,教吴用兵乘车及战阵之术,令其子为吴行人,于是吴始通于中国。在位期间,曾攻楚、巢、徐等国。十六年,楚共王攻吴至于衡山。在位二十五年。
吕梦奇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八百四十
梦奇。后唐明宗授幽州节度判官。迁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荆州长林人,字杰,号云梦子。玄宗开元时,入京求仕,不得意,曾上书卢藏用。工文章。有集,已佚。
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九
杰一名钦。又号云梦子。荆州长林县人。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僧人。贞元二十一年(805)在台州,作诗送日僧最澄归国。最澄《显戒论缘起》卷上存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连江人,字梦周。代宗大历间以献诗得从事邕府。性清狂。曾谒皇甫湜,久未获见,遂致书责之。在京师著草衣骑牛,闻有疑狱,白时相,愿往决之。其狂若此。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梦周,福州连江(今福建连江)人。穆宗长庆四年(824)有诗吊韩愈。文宗大和中为宰相王涯、李固言所知,献诗于朝,授邕管从事。事迹散见其《吊韩侍郎》诗及《八闽通志》卷六二。工诗,长于讽刺。《全唐诗》存其诗4首,《全唐诗逸》补诗1首、又断句2句。《全唐诗》又误以王梦周另立目,所收诗1首重出。
唐诗汇评
王鲁复,生卒年不详,字梦周,连江(今属福建)人。曾为邕管经略使府从事。《全唐诗》存诗四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泉州莆田人,字复梦。林披子。通经。西川节度使韦皋辟为推官。刘辟反,蕴切谏。辟怒,命杀之;又惜其直,阴戒刑人抽剑磨其颈,以胁服之。蕴终不屈。辟舍之,斥为唐昌尉。及辟败,蕴名重京师。然嗜酒忤物,宰相置而不重。后迁为礼部员外郎,出为邵州刺史。坐事,杖流儋州卒。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复梦,泉州莆田(今福建莆田)人。林披子,林藻弟。德宗贞元四年(788)明经及第。辟西川节度推官。宪宗元和初,西川节度使刘辟反,切谏不从,几被杀,后贬唐昌尉。刘辟败,乃名重一时。曾上言西川事,切中时弊,但未见纳。沧景节度使程权辟为掌书记。迁礼部员外郎。元和十年(815)为邵州刺史。坐事杖流儋州而卒。生平见《新唐书》本传。《王氏汇刻唐人集》收有《林邵州遗集》1卷,据《莆风清籁集》录其诗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全唐文·卷四百八十二
蕴字复梦。泉州莆田人。累迁礼部员外郎。出为邵州刺史。坐杖人死流儋州。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2—842 【介绍】: 唐洛阳人,自言系出中山,字梦得。德宗贞元进士,又登博学宏辞科。官监察御史,以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裴度荐为太子宾客、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友善,并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唱和,并称“刘白”。工诗,曾仿民歌体作《竹枝词》、《柳枝词》、《插田歌》等组诗。又著有《天论》等。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2—842 字梦得,排行二十八。匈奴族后裔,北魏孝文帝时改汉姓,占籍洛阳(今属河南)。唐安史之乱时,全家避居嘉兴(今属浙江),刘禹锡自称“余少为江南客”(《金陵五题》引)。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第,又登宏词科。十一年,登吏部取士科,开始进入仕途。二十一年(当年八月改元永贞),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弊政,刘禹锡时任屯田员外郎,为革新之核心人物,被称为“二王(叔文、伾)刘柳(宗元)”。顺宗被迫让位与宪宗,革新失败,刘禹锡贬为朗州司马。元和十年(815)召回,又出为连州刺史,历夔、和二州。文宗初,为主客、礼部郎中,兼集贤殿学士。不久,出为苏、汝、同三州刺史。开成元年(836),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武宗初,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刘禹锡生平见其临终前所撰《子刘子自传》,新、旧《唐书》本传,及今人卞孝萱所著《刘禹锡年谱》、《刘禹锡丛考》、《刘禹锡评传》。刘禹锡以诗文称,哲理亦佳。“早与柳宗元为文章之友,称‘刘柳’,晚与居易为诗友,号‘刘白’”(《郡斋读书志》卷四上)。存诗约800余首,名篇甚多。评者谓其“无体不备,蔚为大家”(清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钞序例》)。“乐府小章,优于大篇”(宋黄庭坚《跋刘梦得〈三阁辞〉》)。“七言尤工”(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绝句尤工”(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卷一)。又谓其“始以议论入诗,下开杜紫微一派”。“《竹枝》始于刘梦得,……后人仿为之者,总无能掩出其上也”(《读雪山房唐诗钞序例》)。刘禹锡“为诗用僻事,须有来处”(《刘宾客嘉话录》)之主张,为宋代江西诗派所信服(参阅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八),所撰之若干作品,已开江西诗派风气(参阅元方回《瀛奎律髓》卷一〇、清纪昀《瀛奎律髓刊误》卷四八)。其诗文合集,以《四部丛刊》本《刘梦得文集》、《四部备要》本《刘宾客文集》较通行,中华书局《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本《刘禹锡集》较完备。注本有近人瞿蜕园《刘禹锡集笺證》。《全唐诗》编为12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6首,断句5句。
唐诗汇评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九年登进士第,又登吏部取士科,授大子校书。为淮南节度使杜佑幕从事,调渭南主薄。入为监察御史。永贞元年,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参与王叔文革新活动。宪宗主,贬连州刺史,再贬朗州司马。元和十年奉诏还京,因作诗语涉讥刺,复贬授播州刺史,改连州。长庆、宝历中,历夔、和二州刺史。大和初,入朝为主客、礼部郎中,充集贤直学士,复出为苏、汝、同三州刺史。开成元年,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改秘书监分司,加检校礼部尚书。卒,世称刘宾客。禹锡诗造精绝,白居易称之为“诗豪”。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有《刘禹锡集》四十卷,宋初佚其十卷。今有《刘梦得文集》(一名《刘宾客文集》)四十卷行世,其中《外集》十卷乃北宋宋敏求所辑。《全唐诗》编诗十二卷。
词学图录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洛阳人。晚迁太子宾客,终于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有《刘宾客文集》,词存40余首。
黄鹤楼志·人物篇
刘禹锡(772—842)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自称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故又称中山人。德宗贞元九年(793)登进士、博学宏词二科,历官监察御史、郎州司马、连州刺史、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为唐代古文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并称“刘白”。有《刘宾客集》。游览黄鹤楼时曾写下《武昌老人说笛歌》《出鄂州界怀表臣》及《梦黄鹤楼》等诗。
全唐文·卷五百九十九
禹锡字梦得。彭城人。贞元九年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顺宗朝擢屯田员外郎。宪宗立。贬连州刺史。开成中官至太子宾客分司。会昌二年卒。年七十一。赠户部尚书。

作品评论

白居易《刘白唱和集解》
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
诗人主客图
瑰奇美丽主:武元衡。上入室一人:刘禹锡。
新唐书
素善诗,晚节尤精,与白居易酬复颇多,居易以诗自名者,尝推为“诗豪”。
《蔡百衲诗评》
刘梦得诗,典则既高,滋味亦厚。但正若巧匠矜能,不见少拙。
《童蒙诗训》
苏子由晚年多令人学刘禹锡诗,以为用意深远,有曲折处。
岁寒堂诗话
李义山、刘梦得、杜牧之三人,笔力不能相上下,大抵工律诗而不工古诗,七言尤工,五言微弱,虽有佳句,然不能如韦、柳、王、孟之高致也,义山多奇趣,梦得有高韵,牧之专事华藻,此其优劣耳。
沧浪诗话
大历后,刘梦得之绝句,张籍、王建之乐府,我所深取耳。
困学纪闻
刘梦得文不及诗。
竹庄诗话
山谷云:大概刘梦得乐府,小章优于大篇,诗优于他文耳。
杜工部草堂诗话
上自齐梁诸公,下至刘梦得、温飞卿辈,往往以绮丽风花累其正气,其过在于理不胜而词有馀也。
《臞翁诗评》
刘梦得如镂冰雕琼,流光自照。
瀛奎律髓
刘梦得诗格高,在元、白之上,长庆以后诗人皆不能及。且是句句分晓,不吃气力,别无暗昧关锁。
《吟谱》
刘禹锡诗以意为主,有气骨。
升庵诗话
元和以后,诗人之全集可观者数家,当以刘禹锡为第一。其诗入选及人所脍炙,不下百首矣……宛有六朝风致,尤可喜也。
诗薮
唐七言律……梦得骨力豪劲,在中、晚间自为一格,又一变也。
诗镜总论
刘梦得七言绝,柳子厚五言古,俱深于哀怨,谓骚之馀派可。刘婉多风,柳直损致,世称韦柳,则以本色见长耳。
唐音癸签
禹锡有诗豪之目。其诗气该今古,词总平实,运用似无甚过人,却都惬人意,语语可歌,其才情之最豪者。司空图尝言:禹锡及杨巨源诗各有胜会,两人格律精切欲同;然刘得之易,杨却得之难,入处迥异尔。
《诗源辨体》
刘虽与内齐名,而其集变体实少。五七言古及五言律俱未为工,七言律……两三篇声有类盛唐,……七言绝气格甚胜。
《载酒园诗话又编》
刘梦得五言古诗,多学南北朝。如《观舞柘枝》曰:“曲尽回身处,层波犹注人。”宫体中佳语也。唯近体中间杂古调,终有乌孙学汉之讥,不若唐音自佳。
《载酒园诗话又编》
梦得佳诗,多在朗、连、夔、和时作,主客以后,始事疏纵,其与白傅倡和者,尤多老人衰飒之音。长律虽有美言,亦多语工而调熟。
《五七言今体诗钞》
东坡天才,有不可思议处,其七律只用梦得、香山格调。
《初白庵诗评》
陆放翁七律全学刘宾客,细味乃得之。
说诗晬语
大历十子后,刘梦得骨干气魄,似又高于随州。人与乐天并称,缘刘、白有《倡和集》耳。白之浅易,未可同日语也。
《唐诗别裁》
大历后诗,梦得高广文房。与白傅唱和,故称“刘白”。实刘以风格胜,白以近情胜,各自成家,不相肖也。
剑溪说诗
新城公曰:“刘史部公他云:‘七律较五律多二字耳,其难什倍,譬开硬弩,只到七分,若到十分满,古今亦罕矣。……求其十分满者,惟杜甫、李颀、李商隐、陆游,及明之空同、沧溟二李数家耳。’”愚谓王维、刘禹锡亦有十分满者,岂反作故翁、沧溟下耶?
石洲诗话
刘宾客之能事,全在《竹枝同》,至于铺陈排比,辄有怆俗之气。山谷云:“梦得《竹枝》九章,词意高妙,昔子瞻尝闻余咏第一篇,叹曰:‘此奔轶绝尘,不可追也。’”义云:“梦得乐府小章,优于大篇。”极为确论。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刘宾客长篇,虽不逮韩之奇横,而健举略足相当。七古刘之敌韩,犹五古郊之匹愈也。即梦得五言,亦自质雅可诵。世乃谓其不工古诗,何其武断!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至刘、柳出,乃复见诗人本色,观听为之一变,子厚骨耸,梦得气雄,元和之二豪也。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刘宾客无体不备,蔚为大家,绝句中之山海也。始以议论入诗,下开杜紫微一派。
《静居绪言》
梦得古诗边幅较文房为大,律诗不及。其酷嗜杜陵“年去年来洞庭上,白蘋愁杀白头人”,及张籍“药酒欲开期好客,朝衣暂脱见闹身”,又爱吟右丞“兴阑啼鸟缓,坐久落花多,”亦可知其用意处。
《退馀丛话》
大抵七律最忌率易成章。今人多著意颔联,能讲究起句及结句者甚少。又五、六一联,每患气弱,或不能开宕。刘梦得于此处倍研练,能操笔,最可法。
养一斋诗话
乐天称梦得为诗豪,又谓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予读其集,唯律绝过人,古诗三卷,风格平弱,雅不足称作者。
昭昧詹言
大约梦得才人,一直说去,不见艰难吃力,是其胜于诸家处,然少顿枰沉郁,又无自己在诗内,所以不及杜公。先君云:七律中以文言叙俗情入妙者,刘宾客也。次则义山。义山资之以藻饰。
《艺概》
刘梦得诗稍近径露,大抵骨胜于白,而韵逊于柳。要其名隽独得之句,柳亦不能掩也。
《唐诗五七言近体五七言绝句选评》
中唐七律,梦得呵继随州。后人与乐天并称,因刘、白有唱和集耳,神彩骨干,恶可同日语?
《桐城吴先生评点唐诗鼓吹》
昔人论刘梦得为豪放,其体为东坡七律所自出,固不得而轻议之也。
《诗法萃编》
唐人擅长七律者,老杜外……中唐作者,刘梦得、刘文房皆巨擘。
《老生常谈》
七律与以工部为宗,附以刘梦得、李义山两家。
《东目馆诗见》
梦得歌行,咏古皆爽脆,饶别致。五作极精深,惟五古多涩雅处。
《东目馆诗见》
梦得主怨刺,故胜《主客阁》列之“瑰奇美丽”,尚未觉其典则高而滋味厚也。谓乐府小章优于大篇,山谷实具只服。
三唐诗品
五言体杂不一。有如“深春风日净”、“昔听东武吟”等篇,宛转徘徊,取涂乐府;“秋江早望”、“谪居悼往”,则结休允晖。若“水禽残月”,模休文之韵思;“楚望苍然”,结韩卿之茂体。馀或放言理,失于音调,未求刻意,累在才多也。《女儿》作楚挽之哀词,《泰娘》谱新声之凄奏,七言此其选矣。《聚蚊》、《百舌》托意深微,亦得乐府遗意。律体独多,莹瑕间采。
《诗学渊源》
其诗极似王维,清新流丽,格调自高。长篇间入魏晋,元和诗人自当首屈一指。韩、刘、元、白虽属异曲,未见同工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字梦复。官校书郎。常与段成式、张希复联句作诗。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46? 籍贯不详。字梦复。武宗会昌三年(843)任校书郎。卒于会昌末或大中初。符与段成式、张希复为诗友,多有唱和。事迹见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五。《全唐诗》存与段成式等游长安诸寺联句若干、词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61 【介绍】: 唐人,字梦锡。武宗会昌三年登进士第。历任主客员外郎。懿宗咸通元年,自户部郎中充翰林学士。次年,加司封郎中。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61 字梦锡,籍贯不详。武宗会昌三年(843)登进士第。宣宗大中七年(853)在朝任谏官,历主客员外郎、户部郎中。懿宗咸通元年(860)以户部郎中赐绯充翰林学士。翌年,加司封郎中知制诰,仍充翰林学士。卒,赠中书舍人。事迹散见《因话录》卷一、《唐摭言》卷三、《唐诗纪事》卷五五、岑仲勉《补唐代翰林两记》。武宗会昌三年,王起知贡举,华州刺史周墀以诗寄贺,起赋诗酬答,道符与诸同年皆有和诗。《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65 【介绍】: 唐寿州人,字梦锡。文宗开成二年登进士第。释褐曹州冤句尉。历任黔中招讨判官、洛阳丞、魏博节度判官。懿宗咸通三年,授慈州刺史。卒年七十余。长于著述,尤工律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65 字梦锡,寿春(今安徽寿县)人。文宗开成二年(837)登进士第。后历官曹州冤句尉、左神武兵曹参军、黔中招讨判官、洛阳丞、魏博节度判官。懿宗咸通三年(862)授慈州刺史。二年后去职。六年十一月卒,年70余。《千唐志斋藏志》收其自撰墓志。有著作40卷,尤长于律赋。《文苑英华》存其歌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全唐文·卷七百五十八
观官荆州从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贝州清河人,字梦之。曾寄居江陵。宣宗大中间登进士第。曾为崔铉幕僚。被荐入朝,任校书郎。出为淇县令,有惠政,迁侍御史。工诗,与李商隐为友,诗风工丽旖旎。以咏鸳鸯诗著称,时号崔鸳鸯。有集,已佚。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梦之,郡望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人。尝寄居荆州(今属湖北)。宣宗大中进士。曾为崔铉幕僚,被荐入朝,任校书郎。出为淇县令,有惠政,迁侍御史。其二子因作恶,被刑杀。事迹散见《唐摭言》卷一一、《北梦琐言》卷三、《新唐书·艺文志四》、《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唐诗纪事》卷五八、《唐才子传》卷九等。与李商隐以诗交,诗风亦旖旎工丽。又与赵光远、孙棨唱和。以赋鸳鸯(《和友人鸳鸯之什》)著称,时号崔鸳鸯。《全唐诗》存诗15首,断句1。《全唐诗续拾》补断句3。
唐诗汇评
崔珏,生卒年不详,字梦之,清河(今属河北)人,寄家荆州(今湖北江陵)。大中中,登进士第。佐崔铉扬州幕,铉荐之于朝,授秘书省校书郎。后为淇县令,官至侍御。与李商隐善,珏游西川,商隐有诗送。及商隐卒,珏亦为诗哭之。其诗以《和友人鸳鸯之什》较著,世称“崔鸳鸯”。有《崔珏诗》一卷。《全唐诗》编诗一卷。

作品评论

唐摭言
崔珏佐大魏幕,与副车袁充常侍不叶,公俱荐之于朝。崔拜芸阁雠校,纵舟江浒……公从容为客请(诗)一篇。珏方怀怫郁,因以发泄所蓄。诗曰:“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唯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公大惭恚。
唐音癸签
崔侍御珏与李义山善,《岳麓》长歌、《鸳鸯》近体,分有义山馀艳,岂亦三十六体之一耶?
才调集补注
钝吟云:此公诗甚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7 【介绍】: 唐人。李昌言弟。僖宗中和四年,昌言病,表昌符为凤翔节度使留后。昌言卒,制以为凤翔节度使。光启三年,反,犯大安门,不克,奔陇州。旋被诛。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晚唐有两李昌符:一为膳部郎中,有诗集行世;一昭宗时任凤翔节度使,以叛伏诛。二人了不相涉,兹指前者。昌符(生卒年不详),字岩梦(一作若梦,误)。或云出大郑王房,敬宗时宰相李程曾孙(《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上》)。懿宗咸通四年(863)登进士第(见《唐诗纪事》卷七〇、《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八)。而据《唐摭言》卷一〇,咸通十一年李频主京兆府试时,昌符与郑谷、许棠等10人与府试,人谓之“十哲”(又称“咸通十哲”),则其登第之年似已迟至咸通十一年后。僖宗朝曾任膳部郎中。曾作《婢仆诗》50首,皆中婢仆之讳,盛传京师,亦因而为御史弹劾其为文轻薄,遂谪官。明王世贞谓其《婢仆诗》“曲尽形容,颇见才致。”(《艺苑卮言》卷八)。事迹见《北梦琐言》卷一〇、《唐才子传》卷八。《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1句。
唐诗汇评
李昌符,生卒年不详,字岩梦,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淮南王李神通裔孙。应进士举,久不第,因出一奇,作《婢仆诗》五十首,行卷公卿间,遂于咸通四年(863)登进士第。累官至膳部员外郎、郎中。与郑谷、李洞友善。工诗,与张乔、许裳等合称“咸通十哲”。有《李昌符诗集》一卷。《全唐诗》存诗一卷。

作品评论

北梦琐言
唐咸通中,前进士李昌符有诗名,久不登第,常岁卷轴,怠于装修。因出一奇,乃作《婢仆诗》五十首,于公卿间行之。其间有诗云:“春娘爱上酒家楼,不怕归迟总不忧。推道那家娘子卧,且留教住待梳头。”又云:“不论秋菊与春花,个个能噇空肚茶。无事莫教频入库,一名闲物要些些。”诸篇皆中婢仆之讳。浃旬京城盛传,为妳妪辈怪骂腾沸,尽要掴其面。是年登第。与夫桃杖、虎靴,事虽不同,用奇即无异也。
唐才子传
(晶符)工诗,在长安与郑谷酬赠……尝作《奴婢》诗五十首,有云“不论秋菊与春花,个个能噇空肚茶。无事莫教频入库,每般闲望要些些”等句。后为御史劾奏、以为轻薄为文,多妨政务,亏严重之德,唱诽戏之风;谪去,匏系终身。
《唐诗品》
开成以后,作者内无含意,外无宗声。当时元气既漓,人才削薄,其致使然耳。昌符既仕中朝,殆欲矫迹词林,以图拙构,而才非宗匠,意靡所骋,传之后世,只见狼疾。
《艺苑卮言》
李昌符《婢仆诗》五十韵,路敬延《稚子诗》一百韵,皆可鄙可笑者,然曲尽形容,颇见才致。
《载酒园诗话又编》
李昌符写景最为刻划,而无蹇涩之态,胜诸苦吟者多矣……《晓行》“破月衔高岳,流星拂晓空”,《题友人屋》“数家分小径,一水截平芜”,皆若目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舒州人,字梦徵。学贾岛为诗。曾避乱山中。至昭宗光化中始登进士第,同榜五人,年皆七十余,时号五老榜。授校书郎。工诗。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48—? 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潜山)人,早年栖居洪州西山,后往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昭宗光化四年(901)登进士第。时松年已70余。昭宗新平内难,闻放新进士甚喜,诏选中有孤贫屈人,特敕授官,松得校书郎。同时得官者王希羽等4人均年已老,时谓此举为“五老榜”。事迹散见《唐诗纪事》卷六五、《唐才子传》卷一〇、《新安志》卷六。松诗多旅游之作,风格学贾岛,意境幽深,工于铸字炼句。有《曹松诗集》3卷。《全唐诗》存诗2卷,《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衡阳人。见曹崧。
唐诗汇评
曹松(830?-?),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学贾岛为诗。应进士举,久困名场。曾栖于洪州西山,与贯休、方干唱和,又曾游吴越、湖南、岭南等地。乾符初,依李频于建州。天复元年(901),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时同榜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与松均年逾七十,时号“五老榜”。或云其年松年五十四,以第八人登第。后归洪州。卒。有《曹松诗集》三卷,己佚。《全唐诗》存诗二卷。
全唐诗补逸
曹松字梦徵,舒州人。为诗宗贾岛,深入幽境,然无枯淡之癖。初在建州依李频。昭宗光化四年,礼部侍郎杜德祥下与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皆七十馀始及第,时号五老榜,为秘书省校书郎。补诗一首。

作品评论

唐摭言
(曹)松,舒州人也,学贾司仓为诗,此外无他能。时号松启事为送羊脚状。
唐才子传
(松)学贾岛为诗,深入幽境,然无枯淡之癖……野性方直,罕尝俗事,故拙于进宦,构身林泽,寓情虚无,苦极于诗,然别有一种风味,不沦乎怪也。
升庵诗话
“华岳影寒清露掌,海门风急白潮头。”松诗多浅俗,此二句差有中唐之意。
唐音癸签
曹秘书致语似项斯,壮音间似李洞。五字如“白浪吹亡国,秋霜洗太虚”、“盘蹙陵阳壮,孤标建邺瞻”,七字如“吸回日月过千顷,铺尽星河剩一重”、“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点缀末运,赖此名场一叟。
一瓢诗话
曹梦徵长炼字,如“郭里残潮荡月回”、“约开莲叶上兰舟”之类。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
梦徵刻苦深思,老志不哀,气骨已不可及。其学贾氏亦专攻近体,虽生末世,诗格不以气运而降。奉为入室,与喻昆陵伯仲焉。
《诗学渊源》
(松)诗思切至,虽学贾岛,初末若岛之艰僻,亦逊其自然;七绝则不逮远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1 【介绍】: 唐建宁人,字梦臣。有智略。僖宗乾符间黄巢军入福建,岩聚众数千,号九龙军,占据乡里。中和中福建观察使郑镒表岩自代,岩为治有威惠,吏民怀服。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49—892 字梦臣,建州(今福建建瓯)人。僖宗乾符间聚众数千,号九龙军,拒黄巢入闽。除福建都团练副使,迁泉州刺史。中和四年(884)授福建观察使。治闽8年,有威惠。累加官左右仆射、司空等。《闽中金石志》卷二收黄璞撰墓志。《吟窗杂录》卷四四存其诗2句,《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4 【介绍】: 五代时河西人,字凝梦。为人有器量,喜怒不形于色。仕前蜀。王建时累授武泰节度使兼侍中。永平三年,代弟峭为枢密使。未几,太子王元膺与唐道袭互攻,中外鼎沸。炕从容请王建面谕太子,大乱方定。王衍立为太子后,炕遂称疾告老。国政有疑,咸遣使就问之。次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