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发动(發動)  拼音:fā dòng
1.开始动作。《史记。卷一二八。褚少孙补龟策传》:「闻古五帝、三王发动举事,必先决蓍龟。」
2.引发、启动。如:「发动群众」、「发动机车」。
3.将分娩时的阵痛。
《國語辭典》:发表(發表)  拼音:fā biǎo
1.呈奏表章。《三国志。卷一二。魏书。崔毛徐何刑鲍司马传。崔琰》:「后太祖为魏王,训发表称赞功伐,褒述盛德。」
2.宣布表达。如:「对于这次的事件,有关单位尚未发表言论,说明处理方式。」「张老师应邀到海外发表论文。」
《國語辭典》:摇荡(搖蕩)  拼音:yáo dàng
1.摇动晃荡、动荡不安。《史记。卷一○三。万石君传》:「仓廪既空,民贫流亡,而君欲请徙之,摇荡不安,动危之,而辞位,君欲安归难乎?」《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汎淫泛滥,随风澹淡,与波摇荡,奄薄水渚。」
2.鼓舞、鼓动。《庄子。天地》:「大圣之治天下也,摇荡民心,使之成教易俗。」
《國語辭典》:摇荡(搖盪)  拼音:yáo dàng
摇摆晃荡。如:「窗口的风铃随风摇荡,发出清脆的声音。」
《國語辭典》:声气(聲氣)  拼音:shēng qì
1.声音和气息。《易经。乾卦。文言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句下唐。孔颖达。正义:「同声相应者,若弹宫而宫应,弹角而角动是也……此二者声气相感也。」后用以比喻朋友间志趣相投合。
2.声音、言语。《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滴珠生来在父母身边,如珠似玉,何曾听得这般声气?」《红楼梦》第六四回:「这好一会我们没进去,不知他作什么呢,一些声气也听不见。」
《國語辭典》:战鼓(戰鼓)  拼音:zhàn gǔ
战争时所击的鼓。作为鼓舞士气及发动攻击的信号。唐。李白〈猛虎行〉:「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颠倒。」
《漢語大詞典》:鼓作
(1).形容声音如鼓声大作。文选·郭璞〈江赋〉:“砯巖鼓作,漰湱澩灂。” 吕向 注:“砯巖,江岸坎穴也。餘皆水激射声。” 唐 赵冬曦 《三门赋》:“苞峦祕隒,砯其鼓作。”
(2).鼓舞振作。《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下:“夫含生禀血,鼓作鬪争,虽死不省者,气使然也。” 宋 李纲 《与赵相公书》:“重念某 靖康 间被命宣抚两 河 ,得兵二万,方欲有所设施,鼓作两 河 之人,以捍大敌。”朱子语类卷一三三:“ 孝宗 即位,鋭意雪耻,然事已经隔,与吾敌者,非亲杀吾父祖之人,自是鼓作人心不上。”
《漢語大詞典》:鼓发(鼓發)
(1).击鼓出发。 唐 张说 《岳州观竞渡》诗:“鼓发 南湖溠 ,标争 西驛楼 。”
(2).鼓舞激发。明史·高弘图传:“请声逆贼之罪,鼓发忠义。”
《漢語大詞典》:惊跃(驚躍)
惊惶跳跃。 宋 沈遘 《次韵和鞠颜叔游山》:“紫鳞惊跃起,白羽倦飞还。”引申为受到鼓舞,十分振奋的样子。 唐 刘禹锡 《谢男师损等官表》:“宠渥非常,授任不次,惊跃无措,靦惧失容。” 唐 蒋防 《霍小玉传》:“生闻之惊跃,神飞体轻,引 鲍 手且拜且谢。”
《漢語大詞典》:鼓气(鼓氣)
鼓起气势;鼓舞士气。 宋 沈括 《泗州龟山水陆禅院佛顶舍利塔记》:“近岁过之,则舟人鼓气自若,无復向日危惧恂慄之色。”朱子语类卷一三三:“假使自欲如此做,也自鼓气不振。” 曹丹辉 《伟大的历程》:“中央机关的许多干部和一些负责同志也在这里向战士们呼口号鼓气。”
《漢語大詞典》:鼓跃(鼓躍)
鼓舞踊跃。宋史·兵志九:“闻射铁帘,诸军鼓跃奋厉。”
分類:鼓舞踊跃
《漢語大詞典》:五卫(五衛)
(1).鼓舞士气的五种方法。逸周书·大武:“战有六厉、五卫、六庠、五虞……五卫:一、明仁怀恕,二、明智辅谋,三、明武摄勇,四、明材摄士,五、明艺摄官。”
(2).指 元 右卫、左卫、中卫、前卫、后卫五军,掌宿卫扈从,兼屯田。元史·百官志二:“ 至元 十八年,以 蒙古 侍卫总管府依五卫之例,为指挥使司。” 元 陈旅 《次韵友人京华即事》之二:“五卫旌旗秋甸里,千官剑珮晓云端。”
《國語辭典》:战歌(戰歌)  拼音:zhàn gē
鼓舞士气的歌曲。如:「军队在出发前齐唱战歌,声势慑人。」
《国语辞典》:抗战歌曲(抗战歌曲)  拼音:kàng zhàn gē qǔ
抗战期间,为鼓舞士气,同仇敌忾而谱的爱国歌曲。
《漢語大詞典》:鼓竦
鼓舞肃敬。 宋 李纲 《论建中兴之功札子》:“天下臣子莫不望风鼓竦,抃蹈踊跃,愿少须臾无死以观中兴之功,诚甚盛之举也。”
分類:鼓舞肃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