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扑棰(撲箠)
鞭笞。东观汉记·左雄传:“諫帝曰:‘九卿位亚三公,行则鸣玉。 孝明 永平 始加扑罪,非古制也。’帝从之。卿于是始免扑箠。”
分類:鞭笞
《國語辭典》:敲扑  拼音:qiāo pū
1.鞭打。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敲扑諠嚣犯其虑,牒诉倥偬装其怀。」
2.鞭打用的刑具。《文选。贾谊。过秦论》:「执敲扑以鞭笞天下。」
《國語辭典》:榜笞  拼音:bèng chī
鞭打捶击。《史记。卷八九。张耳陈馀传》:「吏治榜笞数千,刺剟,身无可击者,终不复言。」也作「榜楚」、「榜箠」。
分類:鞭笞拷打
《漢語大詞典》:折葼
折取细枝。《方言》第二:“木细枝谓之杪…… 青 、 齐 、 兖 、 冀 之间谓之葼, 燕 之北鄙 朝鲜 、 洌水 之间谓之策。故《传》曰:‘慈母之怒子也,虽折葼笞之,其惠存焉。’” 郭璞 注:“言教在其中也。”亦以指鞭笞。 清 梅曾亮 《陆母林孺人像赞》:“爱子惟一,折葼弗惜。”
分類:郭璞鞭笞
《漢語大詞典》:鞭督
(1).谓鞭笞加以责罚。古代一种轻刑。晋书·刑法志:“ 魏明帝 改士庶罚金之令,男听以罚金,妇人加笞还从鞭督之例,以其形体裸露故也。”
(2).鞭策督责。朱子语类卷四五:“‘鞭辟’如何?曰:此是 洛中 语,一处説作‘鞭约’,大抵是要鞭督向里去。今人皆不是鞭督向里,心都向外。”
《國語辭典》:榜箠  拼音:bèng chuí
1.旧时刑罚用的竹片。
2.鞭击扑打。《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也作「榜笞」、「榜楚」。
分類:鞭笞拷打
《國語辭典》:打脊  拼音:dǎ jǐ
鞭笞背部。一种肉刑。借为骂人语,指对方是该打的囚徒。《水浒传》第四四回:「你这打脊饿不死、冻不杀的乞丐,敢来多管!」《醒世恒言。卷八。乔太守乱点鸳鸯谱》:「裴九老便骂道:『打脊贱才!真个是老忘八。』」
《漢語大詞典》:榜杀(榜殺)
鞭笞致死。新唐书·魏元忠传:“ 武三思 用事, 京兆 韦月将 、 渤海 高軫 上书言其恶,帝榜杀之,后莫敢言。”资治通鉴·唐肃宗乾元元年:“﹝ 史思明 ﹞遂榜杀 承恩 父子,连坐死者二百餘人。”
分類:鞭笞致死
《国语辞典》:篣妇公(篣妇公)  拼音:péng fù gōng
篣,鞭笞、击打。以竹杖打岳父。本为东汉时,名臣第五伦被诬陷杖打岳父的故事。后比喻诬陷。语出《后汉书。卷四一。第五钟离宋寒列传。第五伦》:「闻卿为吏篣妇公,不过从兄饭,宁有之邪?」
《漢語大詞典》:鞭磔
鞭笞磔裂。 宋 孔平仲 《常甫招客望海亭》诗:“海中百怪所会聚,海马海人并海驴。或如七十之老翁,或如三尺之侏儒。手足口眼莫不见,鞭磔尽作人号呼。”
分類:鞭笞
《漢語大詞典》:鞭缚(鞭縛)
鞭笞捆绑。 唐 无名氏 《李林甫外传》:“忽一日,方午,有人扣门,吏惊候之,见一道士甚枯瘦,曰:‘愿报相公。’閽者呵而逐之外,吏又欲鞭缚送於府。”
分類:鞭笞捆绑
《漢語大詞典》:戮挞(戮撻)
刑戮和鞭笞。 三国 魏 嵇康 《管蔡论》:“荣爵所显,必钟盛德;戮挞所施,必加有罪。”
分類:刑戮鞭笞
《漢語大詞典》:荆革
荆条皮鞭。鞭笞用的刑具。 清 黄宗羲 《密庵陆公墓碑》:“未离仕籍,不得妄施荆革。”
《漢語大詞典》:教笞
教训鞭笞。史记·律书:“故教笞不可废於家,刑罚不可捐於国,诛伐不可偃於天下,用之有巧拙,行之有逆顺耳。”
分類:教训鞭笞
《漢語大詞典》:击笞(擊笞)
鞭笞示罚。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与共毁太子。王以故数击笞太子。”
分類:鞭笞